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情简介:李某是本市某公司员工。一九八六年二月一日商调进入该公司工作,双方签订、续订劳动合同至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底。一九九八年六月一日单位以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为由,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为此,李某提出本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只有二年,公司不能与我解除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顾 李某于2008年11月17日入职C公司,双方签订了有效期至2011年11月16日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规定李某工作岗位为出纳,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880元。2009年1月12日C公司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支付李某工资至2009年2月6日。  相似文献   

3.
【案情】 申请人李某2010年7月1日到被申请人单位即A公司工作.2011年2月份.双方签订了一份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书面劳动合同。2011年5月14日.李某因A公司没有及时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提出与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张驰 《人力资源》2008,(10):73-74
案情介绍 2004年1月,李某与某软件公司签订了2年期劳动合同,从事市场推广工作,约定月工资为4000元.由于李某业绩突出,2006年1月双方协商一致,续订了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约定将其月工资提高至6000元.  相似文献   

5.
正编辑同志:我的亲戚李某2009年11月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2年2月,因他在外打架造成对方重伤,被依法判了刑。公司接到通知后于2012年3月10日对李某作出了除名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我作为李某的亲属到公司要  相似文献   

6.
[案情] 申诉人李某1975年在某基层单位参加工作,1992年经组织调动到某公司任副经理,2003年5月该公司部分资产被收购,组建成了某化工有限公司(被诉方)。按购买协议,新成立的公司(被诉方)接收了原单位的全体职工,并与所有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自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2004年5月8日被诉方在未履行法定程序情况下,做出了与全体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并同意支付申诉人12个月经济补偿金。申诉人对经济补偿金月数及工资基数有异议,故具状仲裁委员会。请求依法裁决被诉方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被诉方撤消了与申诉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  相似文献   

7.
【案情】 李某于1998年1月进入A公司工作,每年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至2007年2月。2006年10月,A公司将李某的工作关系转入B公司,A公司与B公司系同一股东投资设立的两个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1月5日,A公司、B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三方协议,内容为:A公司将李某派往B公司工作,李某与A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自李某与B公司另行签订劳动合同起解除,李某承诺不向A公司提出任何经济补偿要求,B公司承认李某在A公司的连续工龄。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2007年10月,李某经人介绍到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与单位签订了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为期6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2008年1月28日单位通知李某,将于2月28日与他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同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案例2010年3月12日,正在筹备阶段的某公司招用李某从事电焊工作,工资按天计算,双方签订了1年期劳动合同及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2010年8月4日,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0年11月2日,李某在上班中不  相似文献   

10.
李某于2000年2月到苍山县某公司工作,月工资1200元,直到2008年2月,单位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为期5年,但是一直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2011年1月,李某想辞职,要求单位给予经济补偿,单位以合同不到期为由,不同意李某辞职,更不愿意支付经济补偿金。李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给予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月1日,袁某、李某受聘于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做清洁工作。双方未签劳动合同。2004年11月2日。该公司与另一家科技公司合并。该公司在未提前发出解约通知书的情况下,解除了与袁某、杨某的劳动关系,并以示意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按劳动法规给予袁某、杨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2.
李某与企业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期为2001年10月20日。李某在企业的工作表现良好,但企业仍然与李某终止了劳动合同。2001年10月20日,李某所在企业向李某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公司与  相似文献   

13.
申诉人李某系本市某外商投资企业员工,1994年1月应聘进入该企业工作,在生产一线任挡车工。李某与企业签订、续订劳动合同至2000年1月底。1998年10月中旬,李某在工作时间因工负伤。1999年12月初李某身体恢复后来上班。2000年1月底被诉人与李某终止劳动合同。李某经与企业多次交涉未时,于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要求被诉人恢复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委员会经过审查后予以受理。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李某于2002年开始在某公司任保洁员。2007年至2011年,该公司先后与三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但派遣公司均未与李某签订过劳动合同,也未给李某缴纳过社保。2013年,该公司以超编为由与李某解除了劳动关系,李某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仲裁委作出终局裁决支持其诉求,公司以李某与派遣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为由到中级法院申请撤裁,被法院驳回。  相似文献   

15.
申诉人李某是本市某公司员工,一九九四年八月李某通过招聘进该公司,任出纳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一九九九年五月初,申诉人发现在此期间该公司未为李某办理招工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李某经与公司多次交涉后未果。于是,李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裁决,要求被诉人为其办理招工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查予以受理。  相似文献   

16.
[案例]夏某,1955年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1990年进入某公司工作。夏某与公司最后一次签订的劳动合同是2001年签订的一年期合同。2002年12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后,夏某向公司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但公司迟迟不予答复,夏某仍在公司上班。2003年  相似文献   

17.
《创业者(广州)》2006,(23):31-32
申诉人蒋某于1994年4月5日入职被诉单位某公司.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最后一期劳动合同的期限自2004年8月13日起至2005年8月12日止。2004年11月21日凌晨,申诉人因遭抢劫受伤住院治疗,直至2005年12月7日出院,医院诊断证明申诉人的病情好转,建议门诊复查并休息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张建新 《东南置业》2005,(87):43-43
案例:2004年7月30日,李女士单独与李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双方约定由李某购买李女士名下的福州市台江区某单元房,后李某支付全部的房款给李女士,李女士配合李某办理房产转让手续,李某于2004年8月12日获得福州市房地产管理局核发的房屋所有权证。2004年8月23日,李某按约定收房,但李女士的丈夫林某拒绝搬出,致使李某无法入住自己所购买的房产。2004年11月3日,李某一纸诉状递到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林某迁出此房。  相似文献   

19.
周嫣 《人力资源》2016,(5):64-66
2010年1月,张某与某劳务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后被派遣至某公司担任电焊工,双方签订最后一期劳动合同的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2014年1月13日,该劳务公司与张某签订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前,张某提出安排其进行离职体检,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承诺签订协议后才能安排张某体检,但却在协议签订第二天反悔.2014年4月,张某被诊断为电焊工尘肺一期,2014年12月10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职业病致残程度七级,张某要求恢复与某劳务公司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公司以双方已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为由拒绝了张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李某自2006年1月1日起入职某公司工作,2013年8月31日因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未安排年休假,李某实际也未休年休假。李某2013年11月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未休年休假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