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为人豪迈洒脱,狂放不羁。他壮志报国,却一生流离;他纵情于酒,却因酒而逝。酒是李白一生中的不可或缺,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掩饰着诗人落寞。李白因酒而名,因诗而名,是痛饮狂歌的有着赤子心性的"谪仙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李白求仙访道与致仕的经历,分析了他求仙访道的缘由。认为李白的求仙访道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功立业与其求仙访道并行不悖的人生追求,使李白游仙诗达到极高的精神世界——奇幻境界、超人境界、情感境界。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实施了省直部门定点包扶贫困县制度,加大了对泾县的包扶工作力度,确定了省政府办公厅、省建设厅、省社联、省电大、省烟草专卖局、省能源投资集团公司、马钢公司等七个省直单位定点帮扶泾县。从此,这七个单位与泾县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想方设法从信息、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尽力解决泾县扶贫开发中的困难和问题。从2001年以来,在他们的努力下,共为泾县引进协调各项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项目40多个、解决了1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牵线搭桥为使者省政府办公厅…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他以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作和沉郁顿挫、骨力道劲、气势宏阔的诗风.被称作盛唐时期的“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诗圣”,与李白一起成为中国诗坛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杜甫年轻时在山东度过了一段快意时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泰山诗.并在泰山一带与李白、高适等人郊游,结下了深厚友谊,传为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写月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在他现存的千余首诗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亮;写月写得最好的也还是李白,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1300年前,李白离我们而去了——他从采石矶俯瞰长江中那一轮难得一见的明月,飞身而下……不论从怎样的角度来看,激越或悲壮,今世或将来,他都是逸出传统程式的异数。归去来兮作为唐诗乃至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随着他不朽诗篇的代代传诵,李白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总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灵动奇丽的诗句以及坎坷曲折  相似文献   

7.
丁丁 《魅力中国》2014,(20):92-93
歌行体的发展有着漫长的过程。李白特殊的气质和胸襟,熔铸于歌行创作,使他成为自歌行体发展成熟之后,第一个有大规模且高质量创作的人。他给歌行体注入了创新性因素,使歌行体成为他最具特色的创作。不管是对抒情手法的创新,还是对歌行题材的拓宽,他都功不可没。在歌行体发展史上,李白有着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金代著名学者赵秉文对李白、杜甫诗词的接受传播.在赵秉文眼中,李白的诗歌呈现出浪漫瑰奇、富丽堂皇的大气磅礴之势,但是这种磅礴之势多以一气呵成的情感壮阔取胜,所以李白的诗歌情胜于理,峻峭成为李白的一大艺术特色;赵秉文认为杜甫是诗歌的集大成者,他遵循诗风的写实精神,崇尚魏晋风骨,开以文入诗,以文入词的先河.赵秉文是将李杜二人并举的,充分肯定他们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9.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杜甫写给李白的千古绝唱。李白的故里江油,地处龙门山脉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奇特的地理, 造就了奇特的景观:境内平原、丘陵、高山、峡谷、溶洞、奇峰、湖泊、河流、飞瀑,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也许正因为他小时候受到了故乡山水的熏陶,所以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  相似文献   

10.
最开始知道松尾芭蕉是源于他的一首俳句:夏日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当时就对这位芭蕉翁倍感兴趣,后来又读了不少他的俳句和散文作品,内心越发觉得喜爱. 当然了,芭蕉翁本名并不叫芭蕉,日本古代作俳句的人都要起个徘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笔名,就像后来的一茶、宗鉴、子规,风雅得很.芭蕉桑本来叫松尾宗房,酷爱李白,1672年到江户(今东京)后取的徘号叫桃青,这是源自于李白桃青之义.1681年他的学生李下送了一株芭蕉树给他,种在他当时隐居庭园内.第二年,由于太冷芭蕉树生不出果实,他于是取这个寓意改名为芭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文学理论中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为理论基础,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伟大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的因素。即皇族后裔优越感形成他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地域文化环境使他同时接受儒、佛、道思想又丰富了他的创作源泉及想象与联想能力;游历山川的所见所闻又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他的浪漫情怀,也形成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政治理想的破灭又使他由现实转向仙界来寻找精神的寄托;盛唐思想又造就了他豪迈奔放的激情。最后由影响李白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也试图推论出:影响一般作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以便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功德无量,是一种很高的赞誉。安徽泾县千年古宣宣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一葵不仅得到了此赞誉。而且得到了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千年古宣、功德无量”的亲笔墨宝。卢一葵能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不光是名人的提携,最关键的是他为千年古宣如痴如醉、呕心呖血、耗尽家财、顽强实验的精神。他成功的背后是一个艰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从现代视角看,李白是一个个性十足的自由主义者,他有着不同于儒家文人的十分自由浪漫的奇异个性;他的丰富的诗作,源于他的创造力,创造力源于他的自由思想,没有自由思想就没有他不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安陆和江油到底谁才是"李白故里",使用"李白故里"的提法究竟是不是侵权,成了许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李白故里"之争其实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很早开始,江油就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渲染对李白的"专有权",比如请领导人题字,申请"李白故里"的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15.
名人故里之争,说深了是为了经济发展,说浅了是为了城市扬名,再或者说是为百姓谋福祉。总的说起来,多个名人多条路,多个名片多棵乘凉树。正因为如此,"千锤百炼"的四川江油,在2003年通过把"李白故里"注册成为城市旅游商标的形式,把李白牢牢抱在怀里;正因为如此,湖北安陆也挑出了"李白故里"的大旗。  相似文献   

16.
近日媒体报道称,位于北京白石桥路某小区26楼顶层的建筑乍看还以为是个景点,其实是大兴土木6年的违建工程,这项工程占据了整个楼顶,有假山喷泉,还有树和阳光房,俨然一座高踞云端的空中别墅.这座房子的主人,便是张必清.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张必清依据"病从足起"的理论,在家乡安徽省泾县以发明销售"必清鞋"起家,后又靠一根号称治百病的神针赚取名利.有媒体记者历时1个多月到张必清的家乡安徽泾县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其身上"教授、中医世家、地方医院院长、30多年临床经验"等诸多光环,都存有巨大疑问和争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李白的一生及代表作,认为李白的家乡--四川因为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对李白的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成长,世界观、艺术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影响.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但却高自期许.李白蜀中"逍遥游"其潜在的目的是放飞心灵,超越现实,悠闲自适,以悟道真.  相似文献   

18.
清太平军在清成丰三年(1853年)6月攻占安徽安庆时,朱志大的母亲就带着三个儿子为躲“长毛”之乱,从皖南泾县逃到湖南洪江。  相似文献   

19.
天宝三年,李白因受奸排挤,辞去翰林一职离开长安,后来到嵩山友人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时写下此诗,诗人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胸中郁积很深,因此借酒消愁,抒发感慨,表达了时权贵和所谓圣贤的鄙薄和轻视.  相似文献   

20.
宁国府在明代以降逐渐形成商人群体,与徽商一同构成了皖南地区外出经商的主力。以往宁国商人研究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是徽商的附属商帮,忽视了宁国商人兴起与变迁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域分化。本文的研究表明,宁国商人主要来自宁国府南部丘陵山地的泾县、旌德和太平三县,其中旌德在明代率先开启了懋迁风气,至清代该县的领先地位却被泾县取而代之;在经济方面,商业风气的活跃促成南部丘陵山地的经济起飞,逐步超越了北部平原圩区,颠覆了宁国府原有的区域格局;而人口与生态压力的区域差异,又导致宁国商人的内部发生分化,泾县和太平商人有"一体化"的趋势,旌德商人则展现出"向徽"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