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盈余管理做出治理和规范首先要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和动机,然而盈余管理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影响,其存在有客观性,对于过度不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限制是必要的。本文从契约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合理限制的必要性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很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本文从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盈余管理的手段和盈余管理的利弊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理论界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源于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关注。在失真的会计信息之中,一部分是由违背会计法规、准则的会计舞弊行为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盈余管理所致。尽管盈余管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是盈余管理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不能仅局限于会计领域,它和企业行为,尤其和理财活动密切相关。在西方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的。这些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的发展和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从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选择2009-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媒体关注和盈余操纵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关注度越高,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外部媒体监督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会计行为的一种异化,在众多市场经济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均有存在。主要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有效管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特征,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经营者应该以所有者的利益为重来管理经营活动。但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致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不相一致。而在证券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就是盈余信息。投资者要求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但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或出于种种目的,管理者对盈余进行操纵。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公司治理中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业股盈余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减少公司不正当的盈余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资本市场中獐子岛"旅游扇贝"事件为例,以长时间的案例窗口分析农业上市公司利用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得出拥有生物资产的农业公司存在很大的风险,公司的内控能否有效的预警、克服这些风险变得尤为重要;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在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很大盈余管理空间等结论,进而为投资者、监管者和准则制定者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方面整理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盈余管理作为资本市场上一个主要的会计问题,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手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盈余管理都是非常具有争议的公司行为。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动因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及经济根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盈余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采用的是适度分离的模式,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在计算口径上存在许多不一致。应税收益具有一定刚性,与会计收益相比具有不易操纵的特点。国外很多研究表明,从会、税差异信息中能够捕捉到管理当局操纵利润,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将分析会、税差异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盈余质量的高低。以前的很多研究采用JONES模型来检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我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其是属于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还是会计作假,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一些观点认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另一些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不仅有损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且损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进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拟从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差异来区分二者,并对如何规范这种行为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区别1、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盈余管理的存在基础是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但当这些弹性被"过渡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下面笔者将总结一些如何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途径,并剖析一下进行盈余管理的会计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可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方面分析,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契约关系的存在、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存在缺陷等.上市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利用关联交易、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和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等.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从完善会计准则、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等三个方面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对几种常见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剖析,就盈余管理行为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较以往更加完备,大大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能更加全面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成了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制度与盈余管理两者相互交替,循环发展。不同的会计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企业盈余管理方式。本文就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企业仍可从中找到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对于正确引导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性,具有重要想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经成为会计乃至金融、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盈余管理的计量问题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对现有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进行归总,并对各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计量效果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对几种常见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剖析,就盈余管理行为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谨慎性原则而产生的资产减值会计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但由于资产减值与企业的利润存在重要联系,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屡见不鲜,资产减值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成因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动机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遵循某一特定行动路线(目标)的原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为:管理当局为实现公司效用或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而采用各种盈余管理政策的内在原因或内部驱动力。一、国外盈余管理动机分析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提出三种会计理论假设,即报酬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政治成本假设。以这三种假设为基础,管理当局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有所偏向,以使得报告盈余向自己期望的方向移动。1、报酬契约动机。在代理理论中,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由于代理关系的存在,由此产生了报酬契约,而会计报告盈余在签订、履行…  相似文献   

20.
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的两个差异之一。本文从资产的实质出发,研究资产减值的内涵及其本质、盈余管理的内涵及其动机,理清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而研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