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骏杰 《致富之友》2001,(4):28-28,22
泥鳅苗种来源有二:一是在市场上购买无伤而且活跃的泥鳅;二是在池塘、稻田、湖泊中捕捉。泥鳅亲鱼要求体型端正,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色正常,体长15—20厘米,体重30—50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泥鳅价格坚挺,养殖者日益增多。苗种来源一是人工繁殖苗种,二是野生苗种。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快;野生苗种成活率相对较低,增重较慢。如掌握了人工培育泥鳅苗种的技术,就可以大大降低购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养殖泥鳅的苗种,均是由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泥鳅苗种的问题,本文将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秋生 《农家之友》2004,(5):39-39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池塘建造 1、泥鳅苗种池与商品泥鳅养殖池水采用同一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  相似文献   

5.
6.
<正> 1、泥鳅繁殖习性:泥鳅品种较多,约有10多种,但适于养殖的主要有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种。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水温在18℃时产卵,最适繁殖水温为22℃—28℃,一般从4月持续到9月。4月至6月上旬,多在晴天早晨产卵,6月中旬到9月多在雨后和晚间产卵。泥鳅卵为浅黄色,半粘性。雌性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体重90克的泥鳅怀卵量5—6万粒,50克左右的泥鳅怀卵量为0.8—1.5万粒。雄泥鳅胸鳍  相似文献   

7.
鳅苗破膜后暂养在网箱内,每10万尾投喂熟蛋黄1个,一天2~3次,待其能充分自由活动后下池培育。其培育技术要点如下: 一、苗池整理 选择面积小的水泥池或土池,并在水泥池底铺10~15厘米厚的肥泥,用清水浸泡冲洗数次后每平方米用生石灰 112克或漂白粉1克消毒,并每立方米施基肥1.5公斤,注入新水后,待池水变绿,药性消失后将鳅苗放入池内。 二、放养密度 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400~500尾;半流水池每平方米800~1000尾,池水深度保持在30~50厘米。每个育苗池应放入同日孵化的鳅苗,以免大小悬殊,导致…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来,江苏省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笔者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  相似文献   

9.
10.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保健价值。近年来,泥鳅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苗种供应是我国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最大瓶颈,开展泥鳅苗种繁育是广大养殖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实践和探索,将泥鳅苗种土池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泥鳅人工繁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孵化率达80%以上,而苗种出塘率却极低,很少超过50%。笔者探讨泥鳅苗种培育的各个环节及注意事项,以期获得更高的苗种出塘率。一、苗池准备鳅苗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  相似文献   

12.
<正>为满足泥鳅养殖业发展的苗种供应,2011年3月下旬至7月中旬,笔者在湖南沅江市阳罗洲镇瓦岗湖渔村主持开展了泥鳅苗种全人工繁育技术试验,取得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亲鳅培育池2口,每池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根据近几年实践和探索,现将池塘精养泥鳅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选择养殖场以土池为好,所在场地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弱碱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二、池塘建造1.池塘规格苗种池面积一般为50~100m2,池塘四周高出水面20cm,池深80~90cm,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cm×50cm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cm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从全国著名的泥鳅养殖之乡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传来喜讯,由连云港快驰鳅业有限公司联合淮海工学院的水产专家,投资800多万元,进行泥鳅人工育苗,经过两年的科研攻关,终于攻克从泥鳅苗种人工繁育到幼鱼喂养转化这一技术难题,从而一举  相似文献   

15.
<正> 1、种苗饲养管理。刚孵出的泥鳅鱼苗用头部吸附在鱼巢或池壁上,3天后游动摄食,这时转入池中饲养。放养前先铺肥泥0.2-0.25米并施足基肥(牛、猪、鸡、鸭粪均可),水面上养藻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或用树枝、禾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成熟亲本的选择泥鳅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一般一冬龄成熟,但两冬龄用于繁殖更好。产卵期长江流域在4-8月,其中5-7月为盛期。当水温达到18-20℃时性成熟的泥鳅开始自然繁殖,泥鳅多次产卵,每次历时4-7天,多次性成熟。成熟的泥鳅亲本雌雄个体外形的差异较大。雄泥鳅一般个体较小,背鳍末端两侧有肉质隆起,胸鳍较大,前端尖型第  相似文献   

17.
泥鳅的运输     
<正>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它有3种呼吸方法:除鳃呼吸外,还可用皮肤呼吸和肠呼吸。一旦遇到水中溶氧不足,它就浮到水面吞吸空气,在肠管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泥鳅在溶氧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 泥鳅和黄鳝、鳗鲡一样,具有皮肤呼吸能力和体表粘液,所以运输方法基本相同。 (一)泥鳅苗种的运输 泥鳅苗种可用木桶、帆布桶等敞口容器运输,也可用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 1、泥鳅苗种运输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新稀养殖品种的发展,泥鳅的养殖成为众多养殖品种的一颗新星。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我县水产养殖良种场,2003-2004年进行了泥鳅快速培育养殖技术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场地选  相似文献   

19.
三角帆蚌以其体大、扁平、壳厚、质坚,便于手术操作,所产珍珠色泽鲜艳、细腻光滑等优点而作为淡水珍珠生产用的首选材料。但随着淡水珍珠产业的日益发展,天然三角帆蚌资源日趋减少,许多珍珠生产区几近绝迹,因此科学地进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三角帆蚌优质苗种繁育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棘胸蛙肉质洁白细嫩,味道特别鲜美,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由于人们的大量滥捕,近年来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