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鱼类原虫病是指由原生动物门的种类所引起的疾病。原生动物又称原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小,一般肉眼看不到。其中一些种类侵染鱼体后,若数量少,则一般无多大危害。但当严重侵染时,有些种类可在短期内引起死  相似文献   

2.
鱼的鳃病种类很多,鱼发生鳃病后,有的养鱼户盲目地按估计的病症用药治疗,往往是先用一遍杀菌药,不见效后再施用杀虫药,结果不仅贻误治疗时机,还会造成浪费并发生药害。因此,在治疗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治鱼病,以便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 指环虫是单殖吸虫的代表种类,属单后盘目,指环虫科,指环虫属。这一属的种类很多,对养殖鱼类有一定危害性的种类有:鳃片指环虫、鲩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及坏鳃指环虫,它们主要寄生于  相似文献   

4.
《渔业致富指南》2001,(21):50-50
<正> 多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地区较普遍地流行了鱼类粘孢子虫病,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在2001年夏季北方及长江流域有些省份出现气候长期干旱情况下,它的病情来势凶猛,流行面更广。例如在东北地区该病原发生限于辽中区域,现扩大到辽阳、营口,江苏省扩至兴化、金湖、盐城及浙江省的湖州、萧山、余杭等许多养殖场。加之它常表现集约性侵袭蛀生于各种鱼类体表  相似文献   

5.
鱼的鳃病种类较多,主要发生于草鱼、青鱼等,在8—10月份为该病流行季节。在防治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找出病源,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方可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6.
在鱼类养殖中,鳃病是危害最严重的鱼病之一,因此,鳃病防治十分重要。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两种鳃病的异同点及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 一、小瓜虫病 识别症状:当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胞囊,所以该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宿主的病灶部位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的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覆盖干病鱼表面,同时鳍多病灶部位遭受破坏出现腐烂。 流行与危害:此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鱼病,密养情况下,此病发生更为严重,对所有的饲养鱼类,从鱼苗到成鱼都易寄生小  相似文献   

8.
石兵 《农家之友》2009,(2):78-78
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不少养鱼户因为分辨不清具体鳃病种类,盲目用药,不仅会贻误治疗时机,还造成药害。因此,在防治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发生鱼类流行性病毒病的池塘,一般是水质过肥的养猪或养鸭池塘;池塘发生鱼类流行性病毒病时,首先死亡的是鲮鱼,其次是鲢鱼、鳙鱼,最后是罗非鱼等鱼类,其主要症状: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颚、口腔、鳃盖、眼睛、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微出血,疾病严重时,鱼体表(包括鳍条)严重充血,以致出血(鱼体两侧有红斑),呈  相似文献   

10.
河蟹抖抖病,发病蟹一龄、二龄都有,但以二龄蟹居多,约占70%以上。病蟹在发病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严重时完全拒食,一般爬到池边浅水处或伏在水草上,肢体抖个不停,继而死亡。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约3—7天,检查病蟹发现鳃丝苍白水肿,有少量蟹黄,胃内无食物,手压腹部一般无粪便流出。  相似文献   

11.
<正>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鲈科、鲷科、鲀科、鯵科及鲆鲽类等都有可能患病受害。自2001年以来,我市为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鲆、鲽鱼类及虾类测报单位,在测报调查中,多次发现测报鱼类患有弧菌病,引起鱼苗及成鱼不同程度的死亡。此病如防治不及时,发病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蓝藻病害:蓝藻包括铜绿微囊澡和水花微囊澡,一般发生在夏季和初秋,它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和碱性较重的水中,当PU值为8-9.5,水温在28℃-32℃射,繁殖最快。如在一升水中有50万个群体以上时,水中溶氧往往不敷其需要,而会自身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容易分解,产生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这些毒物在水中积累多了,不仅能毒死鱼类,就是牛、羊饮了这种水也能被毒死。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鱼类致病菌大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多数适温范围在25℃~30℃之间,喜欢弱碱性环境。(PH7.2~76)。据此,在鱼病防治上:一是可选择对鱼类致病菌敏感的抗菌素,如红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呋喃唑酮、磺胺噻唑、磺胺胍等药物。施药时,对体表性细菌病(如白头白嘴病、白皮病、打印病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种类主要有大黄鱼、牙鲆、石斑鱼、真鲷、黑鲷、美国红鱼、鲈鱼及河豚等,但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来愈严重,致使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时有暴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促使我区海水鱼类的健康养殖,提高广大养殖业者的养殖水平,笔者依据积累有资料,提出国内海水鱼类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以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小瓜虫(Ichthyophthiriasis multifliis)寄生于鱼的鳃、体表,其胞囊呈白色,故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小瓜虫病对饲养鱼类的危害主要在鱼种阶段,长江流域一带的流行季节在4-6月(水温15℃-25℃),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鱼种死亡率可达60%-70%,严重时达80%-90%。用硫酸铜杀灭小瓜虫,国内  相似文献   

16.
<正> 盛夏高温季节,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鱼类一旦染上病害,即使不死,也将影响鱼类生长,从而损失全年的鱼产量,因此搞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将几种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由细菌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1、烂鳃病: [症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体色发黑,称“乌头瘟”,病鱼鳃丝腐烂并充血,带有  相似文献   

17.
辣蓼草,又名蓼子草、斑焦草、白蓼菜等,广泛生于路边、水井边、田边、溪沟边以及房前屋后湿润的地方。其茎、叶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锚头鳋病,效果显著,且对鱼类无残毒,也不会影响鱼池饵料生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正>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的发病季节。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如果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广大养鱼户应树立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方法,及时做好预防工作。现将四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网箱养殖的鲤鱼时有死鱼情况发生,时间多在夏、秋季节,经检查系由粘孢子虫寄生而引发的。 病原:孢子虫。粘孢子虫种类很多,而网箱内养殖的鲤鱼是由一种吉陶单极虫寄生于肠腔。孢子呈梨形,单个极囊,孢囊大型黄白色,孢囊在肠腔内似串状密集排列。 症状:外观病鱼肠道成大而规则的鼓囊节状。病鱼消瘦,腹部胀大,摄食能力减弱呈不安状的漫游发展到不摄食,轻压腹部有黄粘液流出,此时肠腔大都为胞囊充斥,似石榴籽般的孢囊堵塞了肠腔形成肠梗阻,尤以前、中肠明显,肠壁发炎,此时已不能摄食,不久即死去。 危害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网养的普通鲤鱼、建鲤及镜鲤,感染率有时高达40%,如  相似文献   

20.
<正> 1999年11月2日,渝东某水库开始拉网捕鱼,发现大批草鱼、鲢鱼、鲤鱼消瘦、体色异常、体形略畸,且诊断不出为何病。11月7日,本所接报派员会诊,确诊这是国内首例鱼类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