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凡  梁友英 《农家之友》2005,(10S):22-23
1、外塘甲鱼的养殖 外塘甲鱼养殖生产已进入了尾期,将逐步进入越冬期,调节水质、适时投喂,增加甲鱼的肥满度,准备越冬,尤其防病是这个月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1、外塘甲鱼的养殖外塘甲鱼养殖生产已进入了尾期,将逐步进入越冬期,调节水质、适时投喂,增加甲鱼的肥满度,准备越冬,尤其防病是这个月管理工作的重点。目前水温已降至21-23℃,甲鱼摄食量明显减少,宜每天中午投饵一次。10月上中旬,水温高于18℃、天气晴好的中午,也可根据吃食情  相似文献   

3.
12月份,外塘甲鱼已完全进入冬眠期,河蟹也陆续起捕上市。对一些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广大养殖户还应加强越冬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如适时换水,加深水位。常规鱼鱼种下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塘越冬前, 鱼池要清塘消毒,适当投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4.
<正>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将稚鳖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甲鱼的安全转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 甲鱼的价格经过大起大落,现在已逐渐稳定在每公斤60元左右,甲鱼已经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甲鱼根据养殖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外塘养殖、温室养殖和外塘与温室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甲鱼幼苗时在温室培育,成长期在外塘养殖)。只要养鳖户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无论使用何种模式养殖的甲鱼都可以说是无公害甲鱼,只是外塘养殖时间较长,甲鱼肌肉组织较紧密,温室养殖时间短,肌肉组织较疏松,但这两种养殖的甲鱼营养价值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正>厦门漳州市芗城区古塘村,水产养殖户蔡少华看准当地外塘养殖的甲鱼在冬季集中上市期,500g左右的商品甲鱼价廉的特点,亲自去塘边收购挑选雄性个体550-450g范围的商品甲鱼,在两山间的缓冲面上建的山间塘里,进行露天再养殖。闯过了在冬季投放甲鱼苗种成活率极低的难关,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水产养殖者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同时又解决了当地小  相似文献   

7.
一、选好越冬塘。越冬塘一般应选在远离村镇无厂矿污染,且灌排水源方便的池塘,水深最好2m以上,淤泥厚30cm左右,面积2-3亩,背风向阳更佳。有条件者可以分级分规格(亲鳖、成鳖、幼、稚鳖)越冬。在秋收割禾前将甲鱼进行体表消毒(用4%的盐水浸洗10min后)落塘养殖过冬。无条件者则原池越冬。  相似文献   

8.
<正> 甲鱼养殖户为了节省能源,采用温室与外塘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小甲鱼在温室中培育,这时放养密度高,加温的燃料成本低,等到4、5月份天气转暖,外塘的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养殖模式。但甲鱼从温室转移到外塘时,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甲鱼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之一是温室水温  相似文献   

9.
外塘甲鱼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塘养殖分从小苗直接室外养殖至商品和先经温室养殖再转外塘养殖。一、池塘建设及消毒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10,(11):53-53
11月份,先后进入立冬、小雪,受冷空气的频繁影响,水温会继续下降,外塘甲鱼进入冬眠期,根据天气情况应注意及时加深水位(1.5米以上),而河蟹逐步起捕上市。对一些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广大养殖户还应加强越冬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如适时补水,加深水位。常规鱼种下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塘越冬前,鱼池要清塘消毒,适当投喂精饲料,以增强体质,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11月份,随着立冬的到来和受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水温会继续下降,外塘甲鱼进入冬眠期,注意及时加深水位(1.5米以上),而河蟹逐步起捕上市。对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还应加强越冬管理,做好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12.
<正>越冬是稚甲鱼培育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因为稚甲鱼在当年生长期短,个体小,一般仅5~10克重,而在越冬期体能消耗又多,死亡率高为此,要加强越冬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 1、稚甲鱼 入冬前尽量投喂高蛋白动物性饵料,如动物内脏、鱼虾及螺贝等,让稚甲鱼吃饱增膘。水温降至18℃时,要将稚甲鱼转入室内增温,并保持室内温度维持在5℃以上;最好在甲鱼池上搭盖塑料大棚保温,防止池水结冰而伤害稚甲鱼。同时避免池水温度过高,若水温超过12℃时,稚甲鱼便会停止冬眠,醒眠后爬来爬去,消耗体力,降低越冬成活率。在越冬后期也须防止气温时高时低。  相似文献   

14.
正入冬后,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的摄食量明显减弱,此时是鱼种并塘越冬的最好时间。抓好鱼种并塘越冬管理是鱼种养殖过程当中的重要技术环节,根据我地养殖户的鱼种并塘越冬经验,鱼种安全越冬要抓好以下八点:一、越冬池条件。越冬池应选择背风向阳的长方形池塘,必须水源充足,注水排水方便,池塘面积以2~3亩为宜;池埂  相似文献   

15.
十一月起,将陆续起捕商品鱼,对尚未达到商品规格留作种用的鱼,要做好并塘越冬工作.为明年的生产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正> 甲鱼白底板病也叫失血性肠道坏死症。 通常发病的症状特征是: ①发病的甲鱼大多是150g以上的大规格甲鱼;②前期吃食旺盛,突然停食并发病;③从温室移到外塘的甲鱼最易发病;④底板失血变白;⑤肠道失血变白或充血或有瘀血;⑥腹  相似文献   

17.
<正> 浙江省海宁地区的养殖模式基本上是温室结合外塘,这种养殖模式成本低廉,每500克甲鱼成本在13元以内,而且甲鱼外观碧绿,裙边肥厚,接近野生甲鱼,售价高。  相似文献   

18.
<正>入冬后,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的摄食量明显减弱,此时是鱼种并塘越冬的最好时间。抓好鱼种并塘越冬管理是鱼种养殖过程当中的重要技术环节,根据我地养殖户的鱼种并塘越冬经验,鱼种安全越冬要抓好以下八点:一、越冬池条件。越冬池应选择背风向阳的长方形池塘,必须水源充足,注水排水方便,池塘面积以1500-2000m为宜;池埂高2.5m,池塘水深要求保持在1.8m以上,并保持水位稳定,池埂无渗漏,保肥度好,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15-20cm。在严寒季节能适当加高水位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陕西沿黄滩区是我省重要的渔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5万亩,并有部分热水鱼类养殖。时至冬季,随着冷空气的加强,大风降温天气逐渐增多,池塘水温下降加速。越冬管理成为渔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商品鱼养成后应及时出塘,避免鱼类越冬体重消耗造成损失,而且增加越冬风险。因其他原因需要积压越冬,池塘越冬管理甚为关键。1.加强鱼类秋季培育,科学合理投  相似文献   

20.
<正>初冬在池水温度降到8℃以下时,鱼类基本停止摄食,这时进行并塘越冬最为适宜。但要保证并塘后的鱼安全越冬,必须要做到以下"六个不宜"。一是淤泥不宜多。越冬池淤泥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淤泥过多,有机物分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