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越冬是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关键因素之一,半人工养殖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改变林蛙生活习性,实现"人养蝌蚪,天养蛙"的模式。提高林蛙的成活率和放养密度,扩大野外林蛙产量,只有在蝌蚪饲养时期投入成本,成蛙没有其它费用,而且产出的林蛙跟野生林蛙没有什么品质的区别。由于越冬技术的不过关,每年养殖户都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 以往牛蛙人工养殖主要采取池塘散养、粗放投饵的传统模式,因蝌蚪变态成幼蛙后个体分化速度很快,加之牛蛙有自相残食习性,所以此模式在牛蛙的大小分级和饵料投喂等方面有很多管理难点。湖北钟祥市高湖渔场青年工人刘伟在池塘养蛙失败亏损2.8万元后,自费订阅《渔业致富指南》、《淡水养殖》、《致富快报》等报刊,摸索出一套网箱高密度立体养牛蛙的新方法。利用农家肥、  相似文献   

3.
<正>蝌蚪是美蛙的一个特殊发育阶段,它的习性不同于成蛙,而与鱼类相似,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因此,蝌蚪的饲养方法与鱼种的培育方法相似。提高美蛙蝌蚪成活率是饲养商品蛙的基础,下面介绍美蛙在蝌蚪阶段的饲养管理上应抓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 1.牛蛙越冬“四防”。牛蛙越冬可在室外和室内。室外越冬即在原饲养场地进行,将所有成蛙适当集中起来,按大、中、小三级分池越冬。室内越冬可及早用空闲房间,在室内砌水池,其余地方铺上泥土,靠墙角的泥土中挖些洞穴。为了提早繁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造温室,解除牛蛙的冬眠,进行冬季强化培育。越冬期间要做到四防:  相似文献   

5.
<正>以往牛蛙人工养殖主要采取池塘散养、粗放投饵的传统模式,因蝌蚪变态成幼蛙后个体分化速度很快,加上牛蛙有自相残食的习性,所以传统的模式在牛蛙的大小分级和饵料投喂等方面有很多管理上的难点。湖北省钟祥市高湖渔场青年工人刘伟在池塘养蛙失败亏损3万元后,仍不气馁,他依靠《渔业致富指南》杂志认真总结养殖失败的教训,发誓一定要钻研养蛙的技术,把自己认准的依  相似文献   

6.
实用科技     
(一)美国青蛙。(1)蝌蚪:美国青蛙8~9月产卵孵化的蝌蚪,当年大多不能变为幼蛙。则以蝌蚪越冬。蝌蚪的耐寒能力较强,在冰层下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当气温降到10度以下时,先将越冬池进行清塘消毒后,灌水1米深以上,将水培肥,适当投些饵料,将蝌蚪放入就能安全越冬;一般成活率可达90%。(2)带尾幼蛙前后肢都已发生,但尾部尚末消失,变态未完成的幼蛙对寒冷和不良环境抵抗力弱。越冬期或开春后死亡率常高达50%以上,需要特别保护。①按蝌蚪越冬保护法,在池上覆盖稻草,兼薄膜等御寒物。②室内建池,池水深1米以上,室内加取暖设备,保持池水在0—5度。(3)幼蛙和成蛙在气温下降到5度以下开始冬眠,可采用两种方法越冬:①池水越冬,选背风向阳的养殖池,池底必须有淤泥20—30  相似文献   

7.
<正> 初夏的一天,记者来到湖南安乡县安丰乡五合剅村党支部书记钟杰家中采访,只见他家养殖的牛蛙膘肥体壮,活蹦乱跳,时不时发出一阵阵像牛叫一样的声音(牛蛙因此而得名)。满池的蝌蚪游来游去,悠闲自得。他家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8.
<正>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有如下几条: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发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3、做好遮荫降温工作,最适宜牛蛙生长的温度是  相似文献   

9.
由于幼蛙、成蛙已转变为用肺呼吸,因而运输方法与牛蛙、蝌蚪完全不同。常用运输方法是无水湿润运输法,即牛蛙不泡水但身体保持湿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牛蛙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6℃-12℃时开始冬眠。此期管理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越冬前要保  相似文献   

11.
——潜水越冬蛙地保持水深1~1.2米,并在池底留6~9厘米厚淤泥以便牛蛙潜水蛰伏越冬。 ——盖草越冬 冬眠开始后向2/3的池面投入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或在池内放30厘米厚稻草,这样既可防霜冻,又可确保牛蛙越冬。  相似文献   

12.
<正>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鱼种需适时并池越冬饲养。为使鱼种安全越冬,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笔者走访了几处养殖户,他们就鱼种越冬饲养管理谈了自己的意见。现就他们所谈的点滴经验,总结为"坚持三好、做到三保、注重三防"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4.
牛蛙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 6~ 12℃时开始冬眠。因此,此期管理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越冬前要保膘。牛蛙进入冬眠后,潜伏在水底或洞穴中不进食,依靠皮肤呼吸水中的溶氧和体内蓄积的养料来维持低微的新陈代谢。所以,在冬眠前每天应投足营养价值高且较全面的饲料,有条件的可增喂一些蝇蛆、泥鳅等,保证牛蛙吃饱吃好,以蓄积冬眠所需的养料,减少死亡。   二、越冬场所要避风。选择背风向阳地开掘直径 15厘米、深 1米以上、长不定的越冬洞穴。洞穴既要湿润又要避免池水淹没洞穴,还要设置挡风屏障。另外,整个冬眠期还应严防鼠…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5日,云梦县水产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来到云梦元丰水产有限公司牛蛙养殖基地,查看大风降温过后养殖基地生产情况,帮助基地恢复受损的塑料薄膜,并向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学习了解牛蛙越冬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在江苏省东海县牛山镇郇圩村有一块占地17亩,投资7万元的美国牛蛙饲养示范基地,这里养殖了60多万只美国牛蛙,近年来到此参观、咨询和引种的客户是络绎不绝。今年37岁多的朱玉花,是牛山街道办赫赫有名的"核心人物",她为探索养殖致富这条路,先后饲养过獭兔、泥鳅、黄鳝、胭脂鱼。在饲养獭兔时。她利用兔  相似文献   

17.
<正> 牛蛙冬眠期一般为11月至翌年3月,全程约100天。生产实践证明,安全越冬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8.
新技术     
新技术牛蛙人工越冬技术时令入冬,当大自然气温降至10℃时,牛蛙幼蛙、成蛙及亲蛙便开始进人冬眠。冬眠又分水下冬眠和地下冬眠两种。水下冬眠,牛蛙潜伏在水深60~100厘米的池底淤泥中及石块下和砂砾草堆里;地下冬眠,牛蛙蛰伏在洞穴中、树根下、冻土层下,离地...  相似文献   

19.
青蟹大棚高密度越冬饲养。可以较小的空间,较低的成本,简易的技术,达到理想的目的,获得较高的效益。其具体越冬饲养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春夏秋冬,气温变化大。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掌握不同季节养猪增重的一些良方诀窍,加强季节性的饲养管理,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养好猪的。一、春季注意防病对越冬的畜禽来说,体质欠佳,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春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做好以下防病措施非常重要。(1)搞好猪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