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邦辉  李丹姣  蒋杰 《改革》2020,(5):139-149
公众需求表达机制解释了需求信息如何从需求方进入供给方进而对公共服务供给产生影响,是实现公众需求充分表达的重要保障机制。从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三方主体”入手,发现在当前三方主体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众需求表达渠道不畅通且话语影响力弱,公众需求难以进入政府决策议程;购买服务过程中需求信息难以“上下贯通”,公众需求存在被政府和社会组织偏好替代的可能;服务提供和完成后,缺少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反馈机制。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正确定位“三方主体”为基础、以充分表达需求信息为核心、以随时进入与退出的反馈机制为保障的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公众需求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类行为主体:作为服务购买者的政府,作为服务承接者和生产者的公民社会组织和作为服务接受者的老年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既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现实需求与压力,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公共治理方式,构建新型公共服务提供体制与机制的需要。在北京市宣武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基本方式有三种:一是“以公共服务协会为纽带的项目申请制”,二是“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的星级会员制”,三是“以老年人协会为载体的服务券补贴制”。这三种基本方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模式,即政府引导与资助、公民社会组织协调与运作、公民社会组织与社会实体共同生产与提供、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和协助的“委托——合作——参与式模式”。在这种体制模式中,政府购买服务、自费购买服务与志愿捐赠服务往往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深圳市西乡街道办为例,本文探讨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事项、采购方式、项目招标程序、经费投入等,评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反思。西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创新之处在于存在二级购买:西乡街道办向物业公司购买公共服务,这是一级购买;物业公司在民政局注册了非营利组织,用以提供专门性社会救助,这是二级购买。二级购买有利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注内蒙古     
《北方经济》2014,(8):44-45
正内蒙古试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将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扩面、四年推广"的步骤,稳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意见》指出了6个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可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供给。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行业管理与协调、技术服务、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及其他适宜由市场供给的公共服务事项。  相似文献   

5.
阮萌 《开放导报》2012,(4):89-92
社会组织是承担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可通过志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提供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探索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规模较小、购买服务体系亟需完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法律制度尚需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力度,有序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政府: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怎样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稳健、有效地建设,必须明确服务型政府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和怎样服务这三个基本问题。服务型政府应以服务于公民、社会组织、社会、市场为宗旨和导向,以有限、有效地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为任务和职责,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分别采用相应的制度安排形式,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由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服务主体共同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各项使命。  相似文献   

7.
李晗美 《中国经贸》2014,(19):108-109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通过建立健全地方财政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这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地方财政购买公共服务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加了社会福利供给,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本文阐述了地方财政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模式,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地方财政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了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实践和改革。我国研究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起步较晚,上海是最早尝试的城市。目前,国内外对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的研究都很少。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可分为两类,即政府购买的科技公共服务和政府为鼓励某一领域科技创新以政策奖励等方式补贴企事业单位购买的专业科技服务。研究探讨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的范围、现实需求、实现途径等,可为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是加速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农村公共服务是政府向需方直接提供的一种方式,可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及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可及性。近年来,唐山市政府在购买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并取得了积极地效果。本文介绍了该做法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购买过程,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以期使这一模式不断得以完善与推广,为探求政府购买服务推行的领域、措施和方法提供经验思考,更好的满足农村的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田璐玚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75-182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协同供给可以形成社会联动效应,降低公共服务成本。运用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分析框架,通过交叉分类方法从协同主体的利益与目标两个变量的耦合性出发分析广西钦州市智慧居家养老项目中养老服务主体间不同种类的协同关系,可以从加强政府领导、形成合作联盟、建立市场标准、创新扶持政策4个方面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不同类型的协同供给,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11.
尹芳霞 《科技和产业》2022,22(5):218-223
农牧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是评估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以乡村振兴为研究视角,以西藏农牧区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146份问卷调查资料,对农牧民在安居工程、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文体等7类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和需求满意度水平。结果表明,农牧民对公共服务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不同类型和不同项目之间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农牧民对教育和安居工程类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对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对文体、就业和医疗类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低。据此,提出以人为本、阶梯式供给、利益表达和绩效评价等优化配置政策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PPP视阈下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芳  赵玮 《特区经济》2012,(8):174-176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模式存在严重缺陷。与传统供给模式相比,在PPP模式下,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建造商和运营商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减少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因此,PPP模式的引入,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而且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刘显龙  余纪国 《特区经济》2008,(11):180-181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具有发力点效应,公共财政在帮扶农业经营模式创新以及其推广上发力,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上发力,在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落实上发力,在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与保证上发力。  相似文献   

14.
多中心理论视野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章  赵声馗 《乡镇经济》2008,24(8):108-1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有限,市场行为也不能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许多问题。为改进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的实践背景,借鉴多中心理论对相关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在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基础上,从多中心治道的理论视野来探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创新。  相似文献   

15.
肖文红 《科学决策》2021,(10):125-136
政府购买服务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形成多方协同格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形式,亦是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研究在近十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2010-2019)CNKI收录的934篇政府购买服务CSSCI来源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究政府购买服务研究的时间分布和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既有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购买服务的运作过程、专项领域服务购买、社会组织发展四个大的方面.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发挥跨学科以及混合研究方法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度了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运用系统动态GMM估计方法分析了金融支持对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能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增加财政投入,对于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在上游地区具有更显著作用;长江经济带下游相较于中上游,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普遍较强,因此金融支持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建立“政府指导+市场导向+金融支持”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资本参与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方资金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增强在供给总量与供给质量、融资引领、银证合作、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支持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高效供给。  相似文献   

17.
纪程 《改革与战略》2008,24(2):76-78
做好农村公益性服务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后税改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必须跳出旧的思维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起政府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及农民多方协作的新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机制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闰丙金 《特区经济》2007,(2):147-148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原因在于体制外的资金筹集方式、供给责任的缺失、政府职能的缺位、缺乏第三方参与的有效机制。应当明确各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改变投入格局,创新筹资模式,变革供给体制,提高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