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相伴而来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明显。中小企业由于其在信息化方面管理和网络安全防范相对薄弱等特点,在各种信息安全灾难中往往首当其冲,更容易受到冲击成为重灾区。企业建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ERP、CRM、OA、SCM、MIS等信息化工程,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安全保障,成为网络安全的“豆腐渣工程”。信息安全问题的危害不仅在于对企业造成了实际的损失,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的需求本身就不是非常明确,往往因为担心信息安全和由此增加的成本而裹足不前。中小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伴随着其信息化的进程而日显突出,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建立起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安全方面的保障机制,将会严重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程江  姚国章 《当代通信》2006,13(8):54-55
在当今网络经济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可以说已经到了需要广大中小企业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行动的时候了。对中小企业来说,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动因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的前提,也是理清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路的重要条件。总的来说,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通ePOWER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首发仪式9月1日在浙江宁波成功启动。这一仪式的启动正式宣告中国网通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全新推出。一种可以使运营商和中小企业双赢的信息化模式将使更多的企业受益。ePOWER,中文名称是“宽带商务e动力”,是中国网通浙江省分公司以新一代网络技术和超强的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基础语音、数据宽带、“企业彩铃”、“网络传真”、“视频会议”、“呼叫中心”、“IDC”、“企业万事通”等各种基础业务和增值服务,并以创新模式着重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ASP…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观点和数据均来自于不久前开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调研活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观念淡薄,信息意识落后企业对于何为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大都缺乏透彻的认识,往往将信息化简单地理解为拥有电脑、建立财务管理系统或网站网页,重设备而轻信息。调查反映出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项目建设仅仅是简单的跟风行为,也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投入不足,资金配置欠妥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调查表明,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特点 要求见效快。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希望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效益,如增加销售、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等,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和无形效益,更加关注战略、管理控制问题的大企业。  相似文献   

6.
《邮电企业管理》2005,(9):73-73
8月8日,在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的倡导下,中国电信联合思科、微软、惠普、联想、中兴、用友等9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并发布面向企业客户的客户品牌“商务领航BizNavigator”。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不断优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而是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实施计划,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找到一条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使企业信息化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步推进、相得益彰。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后ASP时代? 中国软件论坛第五期的会议主题是“后ASP时代的企业信息化——on Demand”。组织者认为,在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主体的市场趋势下,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实现捷径的ASP模式又有了新的突破,在硬件和管理软件等信息化领域,on Demand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被日渐广泛地提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8月8日 中国电信与联想集团、思科、微软、神州数码、惠普、中兴、点击科技、用友软件等8家IT企业其同组建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该联盟的任务是全面整合联盟成员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的综合实力与企业信息化密切相关。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将对国内经济的全局产生积极影响。目前,中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生存和发展压力很大,因而其信息化备受重视,并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11月17日,上海电信联手HP、微软、用友、联想等20家知名IT企业成立“上海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此举既是上海电信贯彻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建设“数字上海”、为上海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实际行动,也是上海电信响应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06,(6):16-17
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日前召开的“中小企业对话世界500强技展会”上,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总裁左迅生明确指出,电信运营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鼎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腾飞,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42万,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信息环境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手段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凸显出来。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成为中小企业面对竞争和挑战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6,(5):56-57
日前,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升级其“宽带商务”业务品牌。它链合了企业内外邮通信需求,同时融入了全面的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服务,为中小企业客户打造基于电信运营级平台之上的仝面信息化解决方案。从基础电信运营到整合的信息应用服务,中闲网通“宽带商务”的全面升级,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腾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办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暨百万企业信息化培训信息发布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企业上网培训工作。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在发布会上指出,在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为关键的手段之一。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丰富了企业开拓市场的手段,延伸了企业的产品市场,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把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是湖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底,湖北中小企业超过23.5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8%,规模以上企业超过9000家,形成各类产业集群206个,提供就业岗位136万个,上交税收占全省财政收入的46%。广大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自主创新、构建和谐湖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目前湖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应用不够,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还依靠于手工操作,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市场潜力巨大,广阔的“蓝海”市场才是电信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传统话音市场的饱和,各大运营商在话音业务上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一些地方的恶性价格战愈演愈烈,对企业本身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广东移动以移动信息化服务中小企业的实践表明,很多行业和企业对信息化都有着强烈需求,信息化市场天宽地阔,孕育着很大商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还很不理想,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的只占44.2%,只有16.7%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52.3%的企业县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其核心业务的应用低于10%。因此,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且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电信正式推出其倾力打造的、旨在服务于企业信息化的“商务领航BizNavigator”全新品牌。这是中国电信实施由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电信适应信息化发展所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姚国章 《当代通信》2004,(10):34-36
越来越多的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其他IT厂商开始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这一新兴的市场,希望从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如果不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作一基本的了解的话,往往会误入歧途,尤其是那些过去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知之甚少的服务商对此更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拟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需求作一基本分析,以期有志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的厂商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