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可以通过建立与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具有激励、约束和配置三大功能,因此有效的产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有效的产权制度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产权制度的重点是要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农村土地产权和知识产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当代人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与子孙后代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的和谐,即代际之间的和谐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的 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 一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与构 建和谐社会 的矛盾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供需和谐、政治文明的稳定和谐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和谐,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一般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绿色经济则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绿色经济是在20世纪后半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句话说,绿色经济不过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快达到环境和资源无法承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心,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前,我国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乃至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凸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最重要问题。从实现社会公平入手,缩小差距,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各个社会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键,进而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概念,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面对资源、地区和利益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形势下,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综合手段,调整社会发展策略,实现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模式,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该文通过对市场产权的内涵及其主体分析,深入探讨了当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大和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等阐明了健全市场产权制度,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主要的要求之一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际和谐。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社会难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和谐社会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劳动关系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关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永佳 《经济师》2007,(8):111-112
当前社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相应的,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命题下的分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每个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因此,节约型社会要从节约型校园做起。笔者通过对校园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base for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eco-ruleand eco-economic rule. Human being should not violate the eco-rule. However, human being can make eco-systemsupply suit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speed through systematical innov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yand choice.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satisfaction of unit resource can be increased; structure andfunction of eco-system can be perfected; supply capability of eco-system can be improved. To build the harmonioussociety, human should consider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from two sides.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utilization of two functions of resource supply and pollution purification to nature should not exceed its special supplycapability formed under its spec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tates, i.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second sideis human being should think over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in economic society, i.e.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The reasonable economic activity of human being is the key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相似文献   

12.
和谐消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和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应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格限制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经济行为,严格保护涉及环境消费的自然资源与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3.
To buil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 the effect of morality.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moral values.Moral values can be divided into proper ones and improper on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social benefit is bigger than the social cost of the moral behavior.The former is helpful to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forma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while the latter is harmful to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 and ba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The proper and scientist moral values inclu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 on ecology,fair,just and win win view on morality,credibility,right view on rich and poor,right view on consumption and so on.To build the proper and scientific moral value,the more important way is building proper moral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 by recognizing properly and constructing moral property rights besides legislation,setting up moral surroundings,valuing moral penetration,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etc. Harmonious society;Moral property rights;Moral value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学所关注的生命系统中,维持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生态学追求的终极目标。用生态学理论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失衡现象,并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能使我们理性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保持均衡发展的态势,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选择与激励、资源配置的社会价值总量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平衡与协调等问题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社会价值生产总量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行政性配置量中的权力市场化、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的分配不公及利益失衡等体制性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继续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完善分配制度等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因素,不能因为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不完善而出现的经济社会的不和谐而废止改革。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与财政改革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国家财政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财政:构建以人民为主体的财政理论;按公平公正的原则改革税收体系;以全体公民的福利为重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绩考评体系;以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构建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住房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资源,对其公平配置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构建住房承受能力测度方法-修正的住房承受能力指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调查样本数据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仍然是影响住房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标志,住房承受能力越高,对住房制度改革满意程度越高,认为公平的家庭也越多;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主要家庭成员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等单位工作,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满意程度较高;现有住房面积大、个人规模适中的家庭对住房制度改革也有较高的满意度。同时还发现在收入较高的家庭中,户主性别对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不显著,户主年龄对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也不显著。提出从积极增进社会资本、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等方面促进住房配置公平。  相似文献   

19.
借鉴人力资源配置相关理论和模型,从理论框架构建、影响因素分析、总量优化、结构优化和人岗匹配等多个环节系统地分析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过程,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