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1995年第8期刊载黑龙江商学院侯雪筠、周蓓同志《新增值税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一文。文中指出:“小规模纳税人不仅比税改前本企业税负重,也比税改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如果小规模纳税企业将购入货物再次销售,而其销售对象又要求按市价格定价,那么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售成本高,能获得的差价收入就明显低于一般纳税人销售同种商品所能获得的差价。’读后颇有启发。但是,笔者认为此观点只能适用于一般条件,即增值率不高,或低于某个均衡点时才能成立。如果增值率超过某个均衡点,就可能出现小规模纳…  相似文献   

2.
《上海会计》1996年第4期刊登了彭鹏翔同志《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的探讨》一文。笔者认为,该文“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大大高于一般纳税人”的说法有失偏颇。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同样的数据,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不同。只有当含税售价与含税进价的比值为1.638时,两种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相一致。当这个比值<二.638时,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多交增值税;但当比值>1.638时,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少交增值税。在实际工作中,比值>1.638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笔者查阅了1995年本市31个工业企业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有何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会财会》2010,(6):35-35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时适用不同的方法,而且实际税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降低了其交易便捷度与税务机关的征管效率,扭曲了市场经济活动,因而需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转换为一般纳税人。通过结合税收公平原则与税收效率原则的分析可知,小规模纳税人转换为一般纳税人既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也具有实践中的合理性。但实践中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在立法、税负、经营成本、票据等方面陷入困境。因而,需完善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的立法,降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后的税负与经营成本,加强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后的票据风险防范,以实现增值税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中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有两种身份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于众多商业企业来说,在不考虑其他税费的情况下,纳税人身份的合理选择,能更好地体现税负公平的原则,又能使纳税人获取更多的税收收益。  相似文献   

6.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交纳增值税的税负问题,一般认为其税负偏高,理由是根据1992年三税普查资料测算,原适用14%税率(价内税)的增值税产品,增值系数(含税)平均为35%,环节负担率为4.9%,现行增值税却把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产品的增值税率从高定为销售额的6%。这种观点从全国平均的角度看,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并不尽然。某些企业还愿意以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达到避税的目的。因为按销售额6%征收增值税,相当于对增值系数(不含税)为35.3%的产品按增值额的17%征税。而一些产品,如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等,其增值系数远高于35.3…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转型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及征管问题将变得十分突出。为此,笔者建议:合理界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和现行征收率,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覆盖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管,逐步缩减小规模纳税人数量,减轻征管压力。  相似文献   

8.
小规模纳税人主要是指年销售额低于规定的标准之下,且由于会计核算不健全等造成的不能按照规定向税务部门报送税负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本文主要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现状入手,对解决小规模纳税人收收负担现状的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会财会》2010,(10):43-43
随着我国税制的改革,我国的增值税完成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还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由原来的6%和4%降为3%。增值税的改革使得无论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整体下降。在新的情况下,企业应从设立的身份、规模到企业和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筹划,使税收负担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应制止向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新税制实施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迅速扩大,为适应税收征管的需要,把增值税纳税人划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根据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特点,新税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享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规定,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一般纳税人按规范化的增值税抵扣机制计税,对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办法(直接用销售额乘以征收率)计税。虽然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纳税人数量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由于其纳税额少,帐务不健全等原因,被排除在增值税运行规则之外。笔认为,虽然小规模纳税人创造的国民收入绝对额不多,但是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却牵涉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其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因此他们的权益应当得到保护。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政策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刘剑  秦燕 《税收征纳》2012,(1):10-11
一、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政策调整情况我国税法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增值税纳税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并实行不同的征收和管理方式。一般纳税人实行进项抵扣制度,小规模纳税人按征收率征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目前的征收率为3%。  相似文献   

13.
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筹划须谨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并规定对这两类纳税人实行不同的税收待遇:一般纳税人基本上适用法定17%的税率,可以领购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采取简易办法征税,适用6%(工业企业)或4%(商业企业)的征收率,但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金。税收政策的差别客观上造成了两类纳税人税收负担与税收利益上的差别,这也为纳税人选择何种身份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杨文侠 《中国外资》2009,(8):145-145,147
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上存在着差别待遇,这为企业利用纳、税人身份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纳税人身份认定的划分标准以及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进行了调整,文章主要分析了此项调整对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以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国家对增值税纳税人实行差别化管理。其中,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适用17%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适用6%的征收率。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其增值税负担是否低于同行业的一般纳税人,主要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主流的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纳税人,按照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异常申报和偷逃税现象没有根治,尽管1998年国务院提高了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将部分一般纳税人划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但是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异常申报现象并没有根本改观,商业企业低税负,无税申报现象仍较为严重,不公如此,小规模纳税人及其他纳税人低税负申报现象也频繁发生,纳税人偷逃税问题久治不愈,1998年全省稽查纳税问题久治不愈,1998年全省稽查纳税户7.5万户,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10.9亿元,1999年全省稽查7.6万户,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7.94亿,扼制偷逃税和异常申报已成为税收征管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增值税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若干思考林乐春,解忠艳增值税作为我国流转税的核心税种,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践证明,各项改革都已产生了并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仅就增值税关于一般纳税人和...  相似文献   

18.
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事业单位属于增值税纳税人的,同样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纳税人的计算和有关会计处理亦各不相同。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作了明确规定,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处理未作说明。为完善新制度,笔者补...  相似文献   

19.
樊其国 《税收征纳》2012,(12):22-24
随着“营改增”步伐的加快,一批批原营业税纳税人即将转变身份,跨人增值税纳税人行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纳税人要确认身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因此,纳入“营改增”试点后,企业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可否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是纳税人急需了解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规模企业在目前的税收征管中占很大的比重。现行小规模企业增值税征管办法中存在着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欠科学、税负过重、偷逃税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应从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纳税人划分标准,对一般纳税人认定“宽进严管”,采取灵活方法,建立纳税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