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几年来,经济界对投资膨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很少把投资膨胀同消费基金分配体制的不合理联系起来。这就很难解释这样一类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低工资制,另一方面又出现“消费过热”和消费基金膨胀;一方面非生产性建设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第三产  相似文献   

2.
<正> 1建国后三十余年间,我国曾多次出现较为显著的需求膨胀。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膨胀一般是单翼的,集中于投资方面;改革以来,则表现为双翼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同时膨胀。需求膨胀的伴生现象是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包括隐蔽的通货膨胀)。近年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十分强调抽紧银根、“拧住货币供给笼头”(控制货币发行量)对于中国经济宏观控制的关键意义。他们把物价上涨、需求膨胀的原因归于过松的货币供应,这无疑是合乎一般逻辑的。然而,如果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突出特点,尤其是从我国  相似文献   

3.
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使改革前的投资膨胀具有了可能性,投资主体三种职能──筹资、决策、承担盈亏、──被肢解于不同的部门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属于二类膨胀;改革后的投资膨胀仍是因为承担投资活动的单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并非真正的投资主体,仍属二类膨胀,因此是旧病复发;考虑到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投资主体尚待时日,预计今后我国投资波动的方向仍会以膨胀为主;治理投资膨胀,应首先通过把企业改造成’集等资、决策、承担盈亏三种职能于一身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把二类膨胀转化为一类膨胀,同时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信息指导减弱类膨胀。  相似文献   

4.
总量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多年来,一种占压倒多数的意见认为,财政赤字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总需求的膨胀,因此,解决需求膨胀的出路在于消除财政支出的缺口。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改贷以后,实际上直接控制基本建设信贷规模的是银行而不是财政;预算内资金同预算外资金的比例急剧缩小,财政支出的地位相对下降。这些变化的结果,使得财政赤字同需求膨胀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相对松散的状态,特别是1984年第四季度出现的需求膨胀,更是主要表现为信贷规模的失控而不是财政透支的过多。  相似文献   

5.
近代我国人地比较高及逐地守业思想使得地价高位运行,耗费了大量社会资本而无所剩几用于农业、工业积累,使得我国的工业化滞后于西方。我国农地产权公有化具有"负熵"的历史意义,当前宜在维护农地所有权公有的基础上,明确经营权的权责及法律地位,以鼓励农地合理流转。同时需防止农地用于非生产性投资而造成农地高价,因为农地高价会造成5种不利后果。要保持长久发展,农地需"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6.
消费结构演变、公共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32年末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经济膨胀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与此之前出现的因消费和投资双膨胀导致的经济膨胀不同,本轮经济膨胀被认为主要与投资膨胀有关。对于为什么会产生投资膨胀的解释,大体上被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在投资效率低下、资本产出比出现降低趋势的背景下,为维持基本的GDP增长率必须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张军,2002);其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格局,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相似文献   

7.
<正> 我就关于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的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在总量上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但是,如果认为需求偏大,供给不足,而从总量上采取消极的紧缩政策,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必然导致生产萎缩、供给下降、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而单纯从总量上增加信贷、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则会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膨胀,国力、财力难以承受,通货膨胀将日益加剧。我国  相似文献   

8.
公关费用和摊派费用等是企业非生产性负担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当前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企业减负的重点。本文匹配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和地级市主要官员信息数据,研究官员更替对企业非生产性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官员更替会显著增加民营企业的非生产性负担,并且官员更替对企业非生产性负担的影响会因官员任期和企业特征变化产生差异。好的营商环境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有助于降低官员更替对企业非生产性负担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为:要减轻企业非生产性负担和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和建设“亲”、“清”型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和成因作了中肯分析,指出当前通货膨胀的基本导因还是总需求膨胀,治理的根本措施在于严格控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社会信用需求膨胀。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行政权职能与所有权职能分解以前,投资饥渴症不可能得以根治投资饥饿症以及由此引起的投资需求膨胀、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也是一个长期没有治愈的顽症。就我国而言,建国以来,投资膨胀已相继发生过数次。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但不能避免周期性复发。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探寻投资饥渴的病灶,寻求根治投资膨胀之良方,乃是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工资制度改革的宏观分析模式 国民收入通过分配与再分配形成消费资金与积累基金,国民收入若在货币形态上发生“超额分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当前存在的社会总需求膨胀,除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以外,还有消费需求增长过快的原因。因此,在认真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的规模使之同财力物力相适应的同时,还需要从宏观上控制消费需求的增长。这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人们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时,大多认为既存在投资需求膨胀,也存在消费需求膨胀;可是,如何界定消费膨胀?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消费膨胀的成因和途径究竟是哪些?怎样控制消费膨胀等,尚待进一步讨论。本文拟就其中一些问题谈些看法。一、消费膨胀是反映宏观状态的总量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衡量当我们说存在消费膨胀时,不是指个别人与集团的消费量状况,而是就社会总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紧缩银根,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已使企业获取资金的外部渠道得到了一定有效控制,遏止了企业生产的过热发展,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然而,引致企业内在资金需求膨胀的原因并未得到根本性治理,仍在作用于企业使之纷纷争投资,挤贷款、造成国家有限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困难,推动着投资膨胀和贷款膨胀现象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实经济中,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的存在,吸引着企业过高追求局部利益,表现在资金需求上产生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股东控制所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我们通过一个严格的数学模型发现:由于大股东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将导致企业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将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公司其他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公司的投资风险将会降低;相比于非生产性大股东的公司,生产性大股东的公司将会投资于更高风险项目。我们的研究对于认识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投资行为,以及通过如何改进股权结构.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需求膨胀,即在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同时,出现了消费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形成这种膨胀的主要原因似乎是由单一国家行为,即由国家对国民经济追求高速度造成的。其实,形成需求过热的原因,不仅仅表现为国家行为,它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行为。当前,全民大中型企业的约束机制采取行政约束型和半行政约束型不能使企业形成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我们认为,这是当前我国经济膨胀的根本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抑制国民经济的膨胀,关键是要改变企业的约束形式,即由行政约束型、半行政约束型经济转变为资金约束型经济。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是长期以来干扰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顽症。从投资膨胀的行为主体看,地方政府无疑是催化投资膨胀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分析研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态势、动因及其在投资膨胀中的作用,并在宏观、中观层次上探求控制投资规模的对策和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合理化的途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 所谓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指以各级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活动及其方式。随着经  相似文献   

17.
正如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一样,理解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是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枢纽.亚当·斯密对非生产劳动的分析在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那里获得了重生,Pugno通过引入人力资本修正了Baumol模型的悲观结论.诸如教育、医疗等非生产性部门扩张带来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不仅作为直接投入要素促进经济增...  相似文献   

18.
投资和消费是相互影响的:消费需求通过影响消费预期、预期利润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投资失败导致政府补贴增加、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在自有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相互影响,"投资独立于消费而增长"的现象有可能出现;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被动地由投资决定,"投资独立于消费而增长"现象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自有资金不足、投资需求膨胀和预算软约束,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1 投资膨胀导致供求关系高度紧张,是我们一直面临着的严重问题。1984至1985年,投资需求膨胀使我们的经济再次受到冲击。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紧缩措施,投资需求的增长趋于平和,供求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1985年7月至12月,经济增长速度从20.2%跌至8%,1986年头两个月一些地区出现负增长,说明紧缩措施缺少我们所希望的弹性,长期或反复使用,必将压抑企业有所恢复的活力。而在近期内,预算约束无力的状况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改善,企业也难以确立正确的投资意识,具有合理的投资行为。放  相似文献   

20.
王琢 《经济纵横》1991,(11):26-28
<正> 深化改革要树立还帐观念。为什么要还帐?旧体制有个内在的扩张需求机制。需求膨胀,供应紧张,物价要涨,于是就实行冻结物价办法。但是,冻结物价并不能解决需求膨胀的矛盾,所以,旧体制有个特征;高积累,低补偿,留欠帐。旧体制形成的补偿不足,表现在多方面,有对自然资源的补偿不足,有对产品成本的补偿不足,有对生产企业平均利润的补偿不足,也有对职工工资的内含补偿不足,包括对房租和社会保险的补偿不足。这种种补偿不足都表现为价格补偿不足,包括生产资料中一部分产品价格和生活资料中一部分产品价格的补偿不足。长期补偿不足,积累下一大笔欠帐。这是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