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机关为使审计工作能够遵循审计法、审计规范和审计准则,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减少审计工作的随意性,防范审计风险,就必须对各项审计工作实施必要的控制。建立审计三级复核制度,就是把握了审计质量控制的控制点,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一、三级复核的概念和作用(一)三级复核就是审计组、审计组所在部门以及审计机关复核机构和专职复核人员,分别在审计的不同阶段就各个不同侧重点的审计复核审计组的复核,主要是审计组组长对审计组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收集的审计证据以及据以形成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审计组所在的业务部门的复核,主要是业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草拟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交处理书进行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专职审计复核即复核机构和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以下简称专职审计复核),主要是对审计组所在的业务部门移交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代拟稿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意见。(二)三级复核的作用实行三级复核制度,符合审计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要求,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发挥审计监督职能,防范审计风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减少或消除人为审计的偏差,以降低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审计工作20字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档案工作省一级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德州市审计系统先进集体、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做法是:建立两种机制,树立三种意识,发挥三种作用。 建立两种机制 一、建立质量控制机制。(一)实行审计复核制度。设立了专门复核机构,配备专职复核人员,实行审计组长、专职复核人员、分管局长三级复核制,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代拟稿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核实。坚持业务会…  相似文献   

3.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底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审计人员的审计思路和审计轨迹,对审计工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编写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和基础;是复核审计人员工作和考核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不服要求复核时作为复核的依据;为以后年度后续审计和审计研究提供重要资料等。鉴于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它颇为重视,制定并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六号——审计工作底稿》,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具体准则的要求,做好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各项工作,而且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保证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工作的质量。如今众多会计师事务所已建立起  相似文献   

4.
同任何事物一样,审计工作底稿有它自身的特点,对此审计人员应加以探讨,并遵循审计准则要求,编制具备自身特点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的特点1、审计工作底稿具有层次性一是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和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具有层次性。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是审...  相似文献   

5.
审计工作底稿是记录审计过程、集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重要资料,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确认审计工作达到本审计组的工作标准、消除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中可能存在偏见、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听在。2000年8月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第2号令《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第十二条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报告的复核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门人员,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这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 1998年以来,根据《审计署关于审计复核工作规则》的通知(审发[1998]305号)要求,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相应制定了符合本部门工作实际的《审计复核工作规则》,建立了专门复核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全过程实行“三级复核”。其程序是:审计组组长对审计组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收集的审计证据等审计资料进行审核一审计组所在的审计(处、科、股)业务部门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以及有关审计资料进行审计复核→审计小组将审计业务部门复核过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审计组编制关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异议的说明→专门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进行  相似文献   

7.
姚建福 《中国审计》2004,(15):73-74
审计复核是提高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的必要环节,在审计质量控制诸环节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应当认真探索审计复核工作的理论及其具体方法,从而为从根本上提高审计机关的整体审计工作质量做好服务文章。一、审计复核工作中的主要问题1、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缺乏规范性。———审计工作底稿和实施方案相互支持的协调性问题关于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规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形成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但在实际复核中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和实施方案相互支持的协调性不够,在实施方案所列内容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长青  杨世君 《当代审计》2003,(3):31-31,33
审计复核,是指现行准则规定的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复核,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这些规定在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报告编制准则和审计复核准则中孝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准则中都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主审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主审复核是第一级复核,是整个复核工作的基础,重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整理。但从目前执行准则的实的复核制执行的不够理想,一级复核制的责任尚未  相似文献   

9.
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要求,目前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混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工作记录的关系,未使用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记录应是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具体实施每个审计项目的工作过程记录,应按天逐日记载。而工作底稿应是对每一个具体审计项目审结后,对审计期间每天所做的审计工作记录的总结,通过对相关审计工作记录、审计证据的归纳总结,对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法、技术手段的运用、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结论及审计发现问题和判断依据的总括。审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审计规范》规定,审计机关在审定审计报告和作出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前,应当由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起草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代拟稿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这一规定,对于强化审计机关内部控制,严格审计执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避免审计风险必将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审计复核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当把好"五关":一是把好审计程序关。审计程序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法定操作规程。复核人员在复核审计程序过程中,要重点复核三个方面:(1)看步骤是否到位。从审计立项,到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收集审计证明材料、提  相似文献   

11.
应城市审计局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审计执法质量,创建优秀审计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5年来共有18个项目获奖。具体作法是:一、提高思想认识,实行目标管理。把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工作列入考核范围,获奖优秀审计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股优先评先;加强计划管理,将省下达的审计项目与地方自选项目报政府审核批转,以加强权威性;加强领导,一把手全面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挑选业务骨干担任省安排项目的审计组长。二、严格工作程序,规范审计行为。成立执法领导小组,实行内部复核制,审计人员把好审计底稿关,部门负责人把好审计报告关,专职复核员把好复核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乳山市审计局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约束机制,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建立审计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每个项目审深、查细、审透。按照“审计项目分工负责制”,将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责任落实到审计组成员、主审和审计组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实行过错追究,审计组若查出上一审计组在同一审计区间、同一审计内容因主观原因漏查瞒报的,给予责任人经济制裁和行政处分,以此强化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并结合新出台的“审计三级复核人员职责”、“主审人员职责”、“审计复核工作情况记录…  相似文献   

13.
张兰 《审计月刊》2004,(12):47-48
近年来,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笔者让为内审部门可以借鉴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设立专职复核岗位对审计组完成的审计底稿、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等材料进行复核。复核重点包括:是否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实施审计;  相似文献   

14.
审计署1996年颁布的38个审计规范,对于促进审计“三化”建设、提高审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审计规范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简要分析有以下几方面:1、基本没有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编制、复核、应用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概念混淆,使用混乱,造成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不完整、要素不齐全、观点不明确、条理不清楚、格式不规范;2、审计复核制度很不完善。复核机构不健全,复核人员不到位,有的审计机关没有明确、具体的复核制度。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审计组长履行复核职责不全面、不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照内部审计准则中对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针对实际工作中审计工作底稿在编制、整理和复核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一是要以"过程记录"为重点,细化审计工作底稿;二是要切实实行分级复核,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三是要以审计方案为依据,认真整理审计工作底稿。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复核工作 ,强化审计机关质量控制 ,坚持依法审计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署审计复核准则》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结合本省审计工作实际 ,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审计复核 ,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专职或兼职复核机构的复核人员和审计组长及所在业务处(科、股)长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通知书、审计听证告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等进行审核 ,并提出意见的行为。第三条审计机关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收集的有关文件、证据等资料的汇集,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资料.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过程,也是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同时它还包括从接受审计工作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过程.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完成审计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标准.因此,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于保证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明确审计人员责任,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人认为,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有四:其一,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在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报告中,所记载的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依据的是审计证据.而审计人员所取得的证据资料又都是审计工作底稿所提供的.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就成为编制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此外,如果审计人员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案件作证或为审计报告的正确性作证时,工作底稿则具有旁证和解释作用.其二,审计工作底稿是评价、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情况的真实记录.审计单位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对审计人员在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8.
张红英 《浙江审计》2004,(12):13-14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为保证审计项目质量,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了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三级复核。力图通过层层把关,使审计项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处理处罚恰当、审计程序合规。但三级复核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审计过程和阶段性决定了三级复核的重点和各级复核应负的责任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审计工作底稿在近一年的试行运用是基础上,经多方研究讨论模式已定型,从今年初起在我局计划项目范围内正式使用,这标志着我局业务工作在审计业务管理规范方面15个规定已全部执行。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依据审计业务管理规范的要求,我局参考其他审计局的做法及近一年审计工作底稿试用的实际情况,本着既不偏离审计业务管理规范要求,又简便易行的原则,从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入手,简化审计工作底稿的制作。其作法是: 1.按照规范要求,将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以标题形式列示,特别是将审计过程记录作了较…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和管理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 ,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第三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部过程 ,并记录与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 ,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记载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和时间等。第四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