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6,(4):6-6
白酒企业现在发展多数比较稳健.企业家们在市场扩张、多元化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比如很多区域强势品牌在向外扩张方面都比较谨慎.他们更注重在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2.
艳梅 《中国广告》2005,(11):152-153
中国目前有37000多家白酒企业.30000多个白酒品牌.其中区域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们在白酒行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煎熬.也分享着区域市场强势品牌的快乐。白酒需求从总体来说.中低档酒呈现萎缩的局面,中高档白酒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高档酒又在向“茅五剑”等领先企业集中,市场份额无时无刻不在被领先企业所蚕食.区域品牌的利润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3.
刘合心 《致富时代》2010,(9):128-128
近年来,在国家对白酒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下,白酒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各名酒企业纷纷打造品牌内涵,开展强势品牌营销来提升其品牌竞争力。但是,汾酒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却显得步伐缓慢,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在了其他名酒企业的后面。汾酒的品牌资产、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直接关系着汾酒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39):47-49
随着终端竞争走向巅峰,以及各名酒企业减少买断品牌净化市场,并开始加大对区域市场的占领和终端操作力度,白酒行业整体呈现出了千军万马比拼生死时速的局面。对于川皖鲁豫鄂等不同省份的白酒板块看,原来的一些区域化的强势品牌逐渐走出区域走向省外,一个多元化的局面逐渐形成,谁都不愿意在这轮竞争中成为被洗掉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提起全国化.也行很多白酒企业都会有些畏惧,随着酒水市场用的继续升高,以及白酒终端之后的迷茫,做全国市场成为了各大区域强势品牌的一种奢望。不过,伴随着区域强势品牌战略发展的需求,今年以来,“走向全国”的呼声开始再次响起。鄂酒,徽酒,陕酒、冀酒以及鲁酒、苏酒(指江苏酒)等主流板块,都正走在全国化扩张的路上。尽管有些企业只是小范围运作,但终究成为区域强势品牌市场外拓的一个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6.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2):94-95
在全国市场版图上,东北酒的分量确实还不够重,黑龙江白酒作为东北酒的一部分,也较少引起行业重视。但是我们都注意到。近三年来,全国白酒市场正在掀起一次新的区域品牌外拓热潮。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和企业体制的转变,很多区域强势品牌开始寻求更多的机会,但仍然阻力重重。在这个大背景下,以龙江家园等为主的东北酒为什么频频在省外市场先期取得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支出仅为啤酒、白酒和乳制品的1/6。随着市场的引爆,未来十年葡萄酒市场的容量将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品牌形象仍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品牌营销和渠道是葡萄酒生产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且市场区域的扩张要求对企业的销售管理更为精细。在此情况下,行业竞争出现马太效应:一线企业优势确立,强者恒强;二线企业须借助外力提高竞争力,而营销能力差且缺少资本支持的二、三线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低端产品将被边缘化。此外,短期内进口产品的冲击有限,给了国内企业发展壮大的时间和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白酒行业整体有所上升,但是白酒行业仍处于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日趋饱和、营销手法日趋同质化的尴尬态势中,做低端白酒产品,无利润;做中档产品,竞争激烈,区域品牌占据区域市场;做高档产品,门槛高,大品牌优势明显等等,市场难度大。白酒企业若想有所作为,最关键的就是不断进行营销策略、运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王琦 《糖烟酒周刊》2007,(16):30-30
近些年中国酒类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在传统名酒市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锐品牌,他们十分活跃。无论是在产品研发方面.还是营销创新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许多品牌的市场销量已经超过了原有的传统名酒,并且他们也凭借优异的销售战绩。屡屡获得国家大奖或行业认证,如许多的二线白酒企业已经获中国驰名商标。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白酒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区域强势企业开发买断品牌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如汾酒、西凤、陕西太白、新疆伊力特等等。这类买断品牌的主销区域一般仅限于本地市场,因此被称为区域买断。随着白酒竞争的日益深入。区域买断热现象会如何发展?白酒厂商又将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处理?对此本刊记者做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1.
田园 《糖烟酒周刊》2006,(28):64-65
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白酒行业开始逐渐出现大浪淘沙的迹象,一些没有实力的缺乏竞争力的杂牌酒逐渐退出市场,而另外一些注重打造“内功”,真正具备持久竞争力的品牌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出水面。剑南福就是这样一个“内功”深厚,正在低调而快速稳健发展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品牌区域化已成为白酒行业的—个突出现象和趋势。为此我刊在业内首先提出了这个观点。品牌区域化的直接结果是催生了一大批区域强势品牌。然而随着一定区域内的市场逐渐饱和,很多品牌开始谋求向外扩张。如板城烧在河南、洋河在山东、宋河在河北。区域强势品牌寻求突围正在成为白酒业的—个热点。于是,这条突围之路究竟如何走,所有的白酒厂商们都在思考。  相似文献   

13.
资讯     
《糖烟酒周刊》2005,(5):A006-A006
目前,国内白酒行业在经历长期无序竞争的“阵痛”后,已基本完成了由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转换的“脱胎换骨”过程,白酒市场开始出现以品牌核心力竞争为特征的良性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我国金融企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其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品牌的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本文主要分析个探讨了金融企业的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将强企业品牌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白酒行业素有“东不入皖”之说法。不仅源于安徽的白酒企业多,更是因为徽酒依靠强大的终端拦截术和区域化运作模式把本地牢牢封锁,给外地酒的进入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不入皖”的看法实际上并不准确。一方面,安徽市场无论价格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存在很多机会;另一方面,如今的安徽市场已经不是高不可攀,江苏酒、湖北酒、东北酒等很多品牌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安徽,使得安徽市场的品牌架构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43):22-23
苏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白酒消费的重点区域。隶属于泰州的兴化市更是白酒消费重镇。据经销商反映,当地白酒的年消费额决不低于15个亿,而且这个市场比较开放,消费者很容易接受来自不同地区的白酒品牌。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相对较好的市场氛围吸引着众多品牌纷纷进入,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7.
张晖 《现代商业》2007,(30):157-158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明显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的知名品牌,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探讨了品牌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我国企业品牌经营存在品牌定位雷同、品牌空洞化、品牌老化、品牌推广形式单一、缺乏对品牌内涵的理解等误区,同时从建立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虚拟经营模式,转变经营观念、正确认识品牌价值,抢占制高点、技术创新以及建立品牌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品牌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分销行业于2004年12月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零售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的严峻挑战,零售业未来的竞争实质上是服务的竞争,只有通过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并对品牌实行科学的管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型零售企业,才能赢得顾客,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品牌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目前我国旅游行业整体还没有树立起品牌意识,品牌集中度低。品牌扩张后品牌管理跟不上,战略制度与战略执行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培养,培养企业品牌核心价值,进行品牌推广,实施品牌组织架构与流程管理。  相似文献   

20.
发现了“中产阶层”,就有必要研究它们,而研究,更重要的是寻找出它们成长的共性。在研究过程中。白酒营销专家刘彬给我们提了个醒:其一它们都是一方霸主,即在当地区域市场(往往是省级市场)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消费者的口碑都名列前茅;例如洋河在江苏、口子窖在安徽、河套在内蒙,还有枝江在湖北。它们在区域市场一统天下。短期内无强势竞争对手。基础市场支持了企业的规模效应,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为品牌扩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其二它们具有稳定的经营思路和鲜明的企业文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企业几乎都有一个强势领导,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思路能够理解同,并坚定执行。其三它们都形成了自己的营销模式和强势的市场掌控能力。这种营销模式也有共性。例如都有鲜明的品牌定位和主打产品。并围绕主打产品进行适应的产品线延伸。稻花香占据中低档市场、口子窖占据中档市场、洋河蓝色经典占据中高档市场。结合这“三条”.我们在这些“浑身冒着热气”的企业中。继续寻找着它们成长中的共同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