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风险管理:跨国经营之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财》2005,(6):14-15
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越来越引起许多企业的关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许多企业的实力得到增强,一些企业的目光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主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企业在挑战国际市场的进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其中风险管理就成为跨国经营中必须跨越的一道坎。中国著名上市公司四川长虹在去年年报推出前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经过计提存货减值准备11亿元、计提坏账准备约25.6亿元、计提国债减值准备1.828亿元,长虹预计年度亏损37亿元。如此巨额亏损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嵘 《上海会计》2002,(4):53-5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注册会计师受托实施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往往会遇到两种偏向:一是被审计单位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夸大当年利润或少报当年亏损,不提或者少提按规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二是被审计单位为了调节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计提的减值准备高于预计损失数,也就是所谓计提秘密准备。这两种偏向的结果都使报表不实、会计信息虚假。为了保证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3.
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企业寻求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走出去”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毕竟是新事物,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南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因此其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就非常突出,甚至有的境外投资企业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下面结合笔者工作体会,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遇到的主要外部风险及防范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规定,金融机构须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相应风险准备(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同属金融业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目前风险暴露还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对风险准备的会计处理背景和意义以及金融本原的理解不到位,在实务中存在超范围计提减值准备和与承担风险不匹配的多计提一般风险准备的现象,进而影响其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准确把握风险准备的定义和特征,梳理监管规则,有助于财务公司前瞻性地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祝群 《财会学习》2006,(1):50-51
一、相关案例介绍 2002年度ST轻骑(600698)创下了当年股市亏损之最,亏损额34亿元,其主要原因是计提大额坏账准备.2003年沪深两市又有许多公司沿用了此法,通过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有的计提比例非常高,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50%甚至100%,比如*ST亿安(52.39%)、*ST环保(63.37%)、ST啤酒花(78.86%)、美尔雅(51.98%)、ST长控(319.38%)、ST中燕(284.86%)、ST珠峰(105.29%)、*ST江纸(105.51%)、*ST北科(2650.57%)等,可见运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做法并非哪家公司的独创.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从2001年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这一会计政策对于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仅就固定资产减值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展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受托实施会计报表审计时往往会遇到被审计单位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会计人员区别不同情况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判断余地,这就为被审计单位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被审计单位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或是为粉饰经营业绩,不提或少提按规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或是为了调节年度利润,计提的减值准备高于预计损失数,也就是所谓计提准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性质敏感、情况复杂等特点。其容易被审计单位用于操纵会计利润,粉饰经营业绩。因此,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稍有不慎,就会掉进"陷阱",作出不恰当的职业判断,导致审计风险。鉴于此,笔者谈几点防范对策。1.增大资产减值审计风险意识。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计提并充分披露资产减值准备是被审计单位管理的责任;而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如果未能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披露中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揭露出来,应负审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中国民营企业需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进行跨国经营。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强对中国民营跨国经营研究,以利于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成本降至最小化,以利于引导中国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少走弯路,顺利腾飞。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4,(7):9-9
审计署于6月25日公布的《2014年第20号公告:中央部门单位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在2010年到2013年,社保基金会自营指数化投资组合亏损共计69.53亿元,其中2013年亏损14.7亿元。此外,2013年底,社保基金会未按规定对6只禁售期满的转持股票计提准备,确认减值损失至少103.02亿元。  相似文献   

11.
试析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新制定、修改的几项《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为企业在一定限度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这必将增大注册会计师在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中的责任和风险,本文试对资产减值准备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于期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作所得税纳税调整而不得在税前扣除。例如,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值为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万元,账面净值40万元。因技术进步,该固定资产已不可再用。对此,根据会计制度,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但根据税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全过程中做好纳税筹划,将有利于实现全球税负最小化、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选择走卅国门,进行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以谋求全球范围内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由于各国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等不尽相同,各国税制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跨国经营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纳税筹划的新契机。了解和把握国际税收体制,加强税收管理,进行必要的纳税筹划,对于维护企业信誉、减少法律风险、降低税务成本、巩固和发展国际市场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贷款减值准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商业银行风险覆盖程度和抵御风险能力。随着巴Ⅲ系列监管规则在我国的实施,中小银行如何更加准确地理解会计准则及国际准则,合理选择计提模型,并有效实施运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一、商业银行贷款减值计提相关规定(一)会计准则规定现行会计准则对贷款减值的规定主要是由国内准则《企业会计准则2006——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及国际准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作出的,两个准  相似文献   

17.
乔宁科 《投资与合作》2011,(10):217-217
当前企业正处于改革、发展重要时期,既面临历史性机遇,又要面对各种矛盾与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是最重的风险。许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因忽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导致企业举步艰难.甚至频临破产,因此时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现在实行的八项计提,其初衷都是为了尽可能挤去企业资产和业绩中的水分,防范经营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大比例计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替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付账”,为公司管理层决策失误“埋单”,甚至借计提把“好货”贬值贱卖。由于所计提的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相应地计入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因此也就直接造成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恶意计提的显性影响是一些公司因对关联方欠款计提巨额坏账而导致业绩亏损。而隐性影响是追讨关联方占用资金的事没人再提,上市公司的资金就这样“人间蒸发”…  相似文献   

19.
《安徽水利财会》2004,(3):37-44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人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20.
初探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2000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这条规定借鉴了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6月发布的IASNO.36——资产减值和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95年3月发布的SFAS121——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置的会计处理的规定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一规定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