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晓坪乡广泛流传着一位“土专家”的故事,他就是柑橘、冬枣种植大户杨顺寿。初中毕业进入农广校学习的杨顺寿,凭着一股勤奋、刻苦、肯学、肯钻的精神,掌握了一手过硬的柑橘、冬枣等特种水果的栽培技术,不但自己富了,还帮助本村及邻村的300多户村民致了富,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山寨里的“土专家”。  相似文献   

2.
陈新全 《浙江林业》2005,(10):16-17
温岭市滨海镇靖海村党支部书记应锡明是位种植能手,承包土地200多亩,从事蜜梨生产,他试验得出的大棚梨种植经验,有着很好的推广价值。他所在的村,因在他的带领下,班子团结,战斗力强,为群众办实事,受到村民们的普遍称赞。他因处理公私事情上很有分寸,原则性强,深得村民信赖。像抗击今年9号台风“麦莎”时,他就是舍了“小家”的200亩梨树保“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10,(12):40-40
大棚,一年竟收入5万元,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武家沟村村民冯兆增种植反季山野菜获得了高收入。 冯兆增培育的山野菜有“猫爪子”、“大耳毛”和“蕨菜”等,两个棚一个暖棚,一个冷棚。他介绍说,他种山野菜力求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他把自己多年苦心钻研出的蘑菇种植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当地农民,并带领他们利用冬闲田种植蘑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使一个山区贫困村的人均纯收入在短短几年间增长两倍多,被当地群众称为“致富领路人”。他这就是荔浦县新坪镇广福村共产党员、蘑菇种植能手吴荣学。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09,(6):16-16
“村上有了懂网络的村官,我们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真的大有可为。,,有着5年种植苗木经验的村民夏团元兴奋地说。原来,大学生村官刘小飞巧借网络为村民寻求客户,给村上种植花卉苗木的农户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07,(7S):16-16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里排壮寨的村民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利用“套袋”等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无公害枇杷种植,实现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元,成功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农村财务管理和农民减负工作是农经工作的重头戏。可是如果不发展集体经济,财务制度再完善也无用武之地,村民们找不到生财之道,减负制度再到位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在为百姓理财的同时还要助他们生财。以往我们农经站所辖22个行政村就有9个“空壳村”,当地村民又习惯于种粮为主,品种单一,粗放耕作,效益低下。用村民的话讲就是“一斤稻谷抵不过一支烟钱”。为此,镇农经站的同志都琢磨着如何转变观念指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使村民增效增收。1995年,农经站在当地镇政府和办事处的支持下,在辖区蒋才文村发展了几户葡萄种…  相似文献   

8.
朱世刚,是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景区王家新村村民,虎崖茶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0年山东省阳光工程农村创业人才临沂第二期培训班学员,也是郯城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通过学习他提高了经营管理和创新研发能力,扩大了茶园种植,加大了茶叶的推广力度,使研制的“虎崖春”绿茶迅速投放市场,结束了郯城无自主茶叶品牌局面,让“虎崖”绿茶香飘沂蒙大地。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八桂大地一片春色,广西恭城县西岭乡大岭山屯利用生态农业改造大石山区,在石缝里种植红花桃。当满山桃花开放的时候,也是这里旅游的旺季。据介绍,村里水果年产量五六万吨,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村民们形容,这里是从石头缝中“长”出来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10.
“真是多亏了王科长呀,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优质稻种和栽培技术,是他给了我们村民种粮的信心,我们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他……”日前,笔者下乡到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优质稻种植基地采访时,一位当地的村民面对笔者,高兴地夸奖起他们的驻村指导员兼宣讲队员——王伊永。  相似文献   

11.
“你的玉米跟别人的有啥不一样?”“我的是‘水果玉米’,生的就能吃。”“80后”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一到驻地,就被团团围住,这个有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博士头衔的农民,已经成了内蒙古代表团的“明星”。马瑞强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当一名农民,他带领村民组成合作社种植水果玉米。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5,(1):38-38
陕西省干阳县水沟镇水沟村六组是全县有名的蔬菜生产示范点,年均种植蔬菜300多亩。村民人均蔬菜单项增收260元,村民种菜已由政府引导发展到村民自调茬口,自发进行。说起六组的蔬菜发展.无人不赞李有书。他勤学好问,接受新技术快。尤其擅长栽培技术,被村民誉为种菜的“田秀才”。因为他常常用学得的技术帮助村民种菜致富,人们也称他为种菜致富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1,(12):11-11
湖南省湘乡市白田镇三迁村的村民廖金玲,这位刚满30岁的女子凭借着一股干劲和智慧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当地闻名的“香菇专家”,并且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4.
高山顶上的“香菇村”在湘西南八十里大南山1700多米的山巅上,有一个以种植香菇而闻名的“香菇村”,它就是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的潭泥村。在绥宁县,只要提起“香菇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奖“香菇村”里的民兵营教导员杨光先和那些带领村民种...  相似文献   

15.
惠民乡,位于澜沧县东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与西双版纳毗邻,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全乡面积394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57个村民小组,3508户14138人,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民族乡,这里有优越的亚热带气候及良好的水土资源,最高海拔1780米,最低海拔600余米,是甘蔗、咖啡、茶叶及经济林果最适宜种植的肥田沃土,尽管这里的哈尼族众长期斯守着它而不懂得或者说是无力开发利用,但它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从1996年“九五”计划实施开始,这里已然成了“隔岸桃花红未半,已有蜂儿枝头闹”的开发热土、思茅、版纳等地州的各类公司将期盼目光悄悄投向了它。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浦南镇涌现出一批技术精、市场熟、营销活的民兵“科技营销员”。他们在种植、养殖、加工、务工、贩运中,把外地的新经验、新成果、新技术带回家乡,为搞活当地商品经济发挥该镇党委政府引导群众转变重生产、轻营销的传统观念,变单一种植、养殖、加工等为引进技术、挖掘人才的“两级起跳”,使!##多名民兵成为“科技营销员”。唐顶村青年民兵张继义从哈尔滨带回玉米新品种“黑包公”,小麦新品种“转基因小麦”和“黑宝石一号”,水稻新品种“秋香一号”以及全套栽培技术在全镇推广种植;浦北村民兵王和平从上…  相似文献   

17.
“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岸都是种树人”,4月5日前后,记者在怒江、澜沧江沿岸山坡上,看到不少村民在挖塘种树,而上年种植成活的核桃、漆树、草果、花椒也已吐露新绿。泸水县子克村主任邬小凤说:“这是州委、州政府带领我们种植的‘脱贫树’、‘小康树’。6年后,这些果树挂果后,荒山将变成花果山,穷寨将变为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素有“油米之乡”的富源县黄泥河镇,昔日大多数农民仅靠种植水稻、油菜发展经济,如今许多山区农民在荒坡上种植天麻已发家致富,把一个小产业变成了大财源。去年,黄泥河镇种植天麻就实现了总产值.600万元,户均2万元以上的104户,户均10万元以上的就有3户,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过去较为贫困的阿汪村民委员会靠种植天麻,去年人均纯收入一跃达到了1586元。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夏季以来,河北省清河县谢炉镇孝义屯村村民宋朋海特别高兴,他种植的6亩冬枣大都已经挂果.并且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估计今年能收入4万元。谈到这些,他兴奋地说:“这是我们村支书田保栋带领群众开辟的特色农业致富路。”  相似文献   

20.
“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小富不是富,要富大家富。”12年来,他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忠实地履行着一位人大代表、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依靠种植红椒发家致富,使昔日落后的穷山村发展成为大棚总量12000多个,年产红椒2000余万公斤.年实现销售利润5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的“鲁南最大的红椒种植基地”。他就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大代表、桑村镇王庙村党支部书记——陈庆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