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广西水泥工业发展历程 建材工业是基础工业,属于优先和持续超前发展的工业。根据我区该产业的资源、发展速度与潜力、市场需求、就业容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效应、利税与创汇额等,广西建材工业被确认是具有多元优势的支一柱产业。名列全国第十位的广西水泥工业,其总产值已占全区建材工业的54%,税收约占25%,它已充分体现了水泥在建材和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轻纺工业获得了长足地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与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轻纺工业已成为我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基础,是自治区国民经济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和40个配套文件,奠定了广西工业未来10年发展的“14+4”产业框架(即重点发展年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4大新兴产业),标志着广西工业发展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的重大转变和提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工业发展方式问题将成为广西工业需要着力突破的主要矛盾,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主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徐松屹 《浙江经济》2012,(10):16-17
在大力倡导做实业的当前,从根本上扭转工业有效投入不足的不良倾向对浙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地区国民经济的根基。以工业投入为主的实体经济投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结构。在大力倡导做实业的当前,如何加强工业有效投入,从根本上扭转工业有效投入不足的不良倾向,对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就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明确提出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工业的投入对工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杨轶 《广西经济》2010,(4):18-19
2010年3月26日,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自治区主席马飚指出: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牢牢抓住工业这一事关我区发展全局的关键,促进工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转优。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产业结构是工业结构的基本结构形态,决定着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格局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少白 《河南经济》1997,(11):16-17
市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域工业的龙头和城乡工业的结合部,搞好,搞活市营工业,能够加快市域工业化进程,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引导千万农民奔小康,几年来,灵宝市实施“强工重农,科教兴灵,工业立市,再创辉煌”的发展战略,加大工业投入,以市营工业发展带动市域工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逐渐摆脱依靠传统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毫不动摇地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科技投入对于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柳州“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科技投入各个指标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科学考量生产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善科技投入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工作》2002,(12):13-15
一、总结经验。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我区新型工业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从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形势看,轻工业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重工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区工业经济的主力军一直起着骨干拉动作用。各种所有制企业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发展后劲。1-10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80.83亿元,同比增长18.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一、我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大.更新改造投资强劲上升 近年来,我区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几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5年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达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达30.9%.工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1.
辰溪是一个工业老县。在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辉煌时期。由于历史的、体制的与管理的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年来的工业经济不景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于是相当多的同志大有县域工业前景黯淡、难有作为之感。然而,近两年来,辰溪工业又呈转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果因势利导,完全可以把工业做大做强,经过一、二年努力,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新增4~5亿元,在现有1.95亿元基础上翻两番,是完全可能的。一、辰溪发展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认为,辰溪发展工业具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方如江 《南方经济》2005,(12):80-82
工业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湛江市的中心城区,要打造强势中心区、推动新跨越,实现在经济总量上三年再造一个赤坎的目标,就必须抓住工业化这一重要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把握城区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找准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城区工业突围,以新一轮工业的发展提升壮大赤坎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10,(9):6-7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战略和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是根植于全面创新的“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相似文献   

14.
佟允上  刘起等 《天津经济》1995,(5):22-24,38
(一)世界乙烯工业现状,乙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乙烯工业,因此,作为石油化学工业主要标志的乙烯工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黎大治 《中国经贸》2011,(18):106-107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贫困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激烈的外部环境的竞争,处境十分艰难,在此情况下,如何突破重围,追赶跨越,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将是贫困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仔细分析了贫困地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希翼对贫困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一、总结发展经验,认清形势要求 (一)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去年我区的工业搞得相当不错.郭书记、马代主席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也是亲身经历、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有几个亮点:一是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了2000亿元.达到2001亿元左右:二是全区工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15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突破500亿元.达到503亿元:三是实现了500亿元产业的突破.汽车、冶金行业总产值双双超过500亿元:四是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突破200亿元.达到270亿元:五是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超额完成5.5%的约束性目标。2003年以来.我区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主导全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黄莹 《广西经济》2010,(11):93-93
自主创新是转变丁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核心动力。我区与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差距,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差距,集中表现为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层次低,企业创新能力差。在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8.
《北方经济》1993,(5):5-10
综观起来,我区大致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即轻纺工业重点发展的阶段,支撑这一判断的理由主要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资本等方面。因此,从发展的阶段看,轻纺工业应是我们自治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许有人会说,超越工业化发展顺序,也有成功的先例。  相似文献   

19.
一、2000至2004年工业运行情况。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为青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0年至2004年间GDP年均增长12.1%,而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生产工业基地和健全的产品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WTO的加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通过建立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规模经济、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从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民族品牌开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