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动儿童如何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很多学者关心的一个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协助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现状了解,从流入地与流出地文化的差异、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城市居民意识、城市公共设施、社会政策五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建立基于社区—学校—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社区为流动儿童服务的功能,提升公民素养、增强行政服务意识、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城市公共设施为流动儿童服务的能力这四个方面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提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流动儿童规模日益加大,因此流动儿童面临着生理、心理、教育及社会化等各种城市社会适应性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工作的角度争取为进一步关注和关爱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实践价值和政策建议,以及为有关部门和团体提供决策依据。并通过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及评估,提出应建立起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义工组成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本,弥补不足,帮助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找到逐渐适应城市生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流动商贩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其生存和经营状况以及在城市的适应与融入问题令人关注。文章对烟台市1350名流动商贩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城市流动商贩的群体特征、生存和发展状况,提出了规范和治理流动商贩经营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目前流动商贩以外地青壮年人为主,摆摊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收入普遍较低,其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较差,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尽管目前与城管的关系相处较为融洽,但市场收费和管理不规范、子女入学等问题制约其经营及城市融入程度。为此,城管执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应成为主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工大潮向城市涌入,生活在农村中的新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们担忧.如何保障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入手,提出了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品德能否与当地儿童一样健康发展,而影响他们品德发展的原因又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方式使流动儿童的品德与当地儿童一样健康发展?究其原因.融入困难是影响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融入困难使流动儿童的品德与当地儿童有显著的差异,只有促使流动儿童融入当地及学校生活,扫除流动儿童发展的障碍,才能促使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忻州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入手,分析了忻州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基本特点、影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因素以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初步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职业技能缺乏、居无定所、身份认同困难等因素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由此也衍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在城市出现了"新二元结构"现象。因此,必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种种障碍,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中国约1亿农村劳动力在大中城市务工.加上他们的部分子女.约1亿4千万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新华社11月1日消息).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流动人口(或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农民工进城在很多问题上存在歧视是个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以及将来的一段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问题相当突出。做好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精细化、完善化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问题,如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理顺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机制,规范相关主体行为,并推进相应的宏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入托难是近两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流动儿童作为长期游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的群体,其入托面临着"公办园难、民办园贵、黑户园乱"等问题。本文以访谈法,实地考察为主要调查方法,以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三阳社区为主要调查对象,探究武汉市当前流动儿童入托难现状;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产生该现象原因的探讨与分析,在职能定位、政策实施、教育规划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长期规划与政策性措施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子女大部分不得不留守在农村,形成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很多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顾,学习上无人问津,心理上孤独苦闷,安全上没有保障。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接近2000万,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城市的非农人口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核心,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大规模的生存性需要的人口流动,还包括结构分化的经济性迁移。关注城市中的非农人口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更需要进行导入的方式设计和导入对象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城市的非农人口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核心,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大规模的生存性需要的人口流动,还包括结构分化的经济性迁移.关注城市中的非农人口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更需要进行导入的方式设计和导入对象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科学、高效管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一直处于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状态。对此,本文从分析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方法与体制入手,探寻中国城市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
流动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如家庭教育缺位,受教育满意度不高,缺乏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等。而高校拥有很多教育资源优势,高校有能力将自身的智力、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等辐射到周边基础教育中。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探索高校参与城市流动儿童帮教的路径,包括精准筛查帮教对象、精准筛选帮教内容、精准落实帮教主体以及精准建立帮教机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探讨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对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旨在对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提供可行策略。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歧视知觉分别与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歧视知觉能有效预测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自我隐瞒是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变量。结论为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流动儿童自我隐瞒进行干预或培养流动儿童自我表露在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流动商贩因未经过商事登记取得营业执照而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然而,从商事登记促进交易便捷、保障交易安全、便于政府监管征税的制度目的看,城市流动商贩经营不履行登记并不损害商事登记的功能。商事登记的种种成本也是流动商贩作为小规模经营者难以承担的。因此,为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对城市流动商贩应允许不经商事登记而成为合法的商事主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择业观点的转变,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伴随着大规模农村流动人口的存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也开始形成并呈现不断扩大之势。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教育,与此伴随的各种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正以6%-8%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并且没有实行无害化处理的自然堆放和填埋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本文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管与小贩的"冲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缺陷日益突显,构建稳定有效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城管部门执法方式,构建流动商贩行业协会,发挥社区能动性,调动城市居民力量并依靠摊贩自律,构建城市流动商贩多中心治理模式,才能实现城市流动商贩之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