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从建立农地流转激励机制的基本目的出发,分析了农地流转所涉及的转让费、流转预期成本和流转预期收益等相关要素。笔者认为,农地流转必须在流转双方都有满意的财务效益时才会真正实现。因此,建立农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必须从财务效益的角度去挖掘。  相似文献   

2.
贫困山区农地流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应是规模化和规范化。为此,需要从政策法规、模式引导、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耿彩云 《价值工程》2012,31(9):49-5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高效流转,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存在制度缺陷、经济波动、政治干预、社会问题等外源性风险因素和流转客体条件不优、流转主体组织结构不健全等内源性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风险因素,并提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防范风险发生的措施,以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畅流转。  相似文献   

4.
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特殊产权,它是借助于签订承包合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等手段在集体的所有权上分设出来的产权束。由于"集体"的含义模糊、层级模糊、性质模糊、成员模糊,导致农地所有权模糊,进而使承包经营权模糊;签订承包合同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等工作中的不精细导致证实不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性较差;各种土地产权间边界不清,影响了各项地权的效用和价值。这些因素都对农地流转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曙光 《英才》2011,(6):100
如果拥有收益权和处置权,又何必在乎土地的所有权是姓公还是姓私。是坚持农村土地的国有化,还是搞农村土地私有化?这种争论,正随着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日渐白炽化。其实,对中国而言,无论是实行土地国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只是理想中的状态。因为无论私有还是国有,都缺乏实施的基础——土地制度的变迁离不开原来的制度基础。过去60年土地制度的变迁是丢不掉的,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前进。实际上,产权是公有还是私有,是集体所有还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农业经济发达国家农地制度实施的实践,来发现和寻找我国农地制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以期通过这种对比更好地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提供思路.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法国、日本的农地流转优势和特点,分析总结出能为我们所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的主要问题是流转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政府政策制定很难平衡公平和效率。忽视公平,就会损害农户的利益;而不顾效率,又会导致土地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以及农民主体参与意识的淡薄,使得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诸多行为困境,只有对其困境和原因加以分析,才能协调好农地流转各方利益,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近日,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相似文献   

9.
正完善制度安排,构建冲突治理机制广西防城港市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当前的农地流转形式有转让、转包、出租、入股、征用和其他形式。其中,转包、出租、政府征用的农地流转形式占的比重最大,其他形式较占比小。为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大发展的需要,防城港市需要征收大量土地用于建设,被征收的土地大多数属于耕地,有部分是宅基地。北港安置区居民主要由炮台村村民搬迁过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及建设现代农业的形势下,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实行农地使用权流转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本文仅以南阳市的土地现状为例,然后分析农地流转的情况,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不符合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使得土地产出效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同时小产权房普遍涌现的违法现象也具有了现实必然性。本文以小产权房为切入点,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潜藏在这种模式下的利润以及追求这种利润下的各方博弈,尝试寻找到中国农土流转制度变迁的可能性方向。  相似文献   

12.
确权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公司业绩评价及激励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业绩评价,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的依据是各责任单位的贡献和成绩为,从传统的单一指标评价、沃尔综合评分发展到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等新方法,业绩评价一直是中西方学者、咨询机构和企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15.
在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经营农业已渐呈趋势的背景下,农地的流转、利用深受影响.本文基于江苏省南京市、连云港市、扬州市部分农村的实地调研,采用stata检验、描述分析、熵值分析等方法处理分析数据,结合调研实情,对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和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二者差异明显,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导致种植作物的不同,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多种植经济作物,农地流转规模大,下乡企业发展科技生态农业,注重环境保护,但并无与农民实现农地增值的共享,存在“挂名头”、“非粮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干家万户的户营生产与干变万化的大市场越来越不适应,以致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郊区,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涉农部门及技术人员、乡镇干部和农村种养殖能手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多元化流转,进行农地集中成片开发,建立高效农业商品基地,带动农业围绕市场调节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农村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中,最复杂、最受关注的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流转经济基础不牢、农民狭隘保守思想观念等多种障碍性因素影响,山区农地流转量小势弱,仍处于自发、盲目、零星和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农地“弃而不流”、“荒而不让”情况客观存在,农地撂荒较为普遍。正视山区农地流转的主客观现实,积极认真地研究对策及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修翔 《企业研究》2012,(6):137+142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①,这是马克思引用威廉.配地的话,从此可见土地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土地从整体上说是无供给弹性的稀缺经济资源。目前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增强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发挥农业规模效益作用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基本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更趋有效,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都在思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