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燕芬 《经济师》1998,(8):24-25
著名经济学家看非国有经济黄燕芬一、我喜欢“民营”这个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我喜欢“民营”这个词,因为民营是与国营并列的。他积极主张要把中国的国营企事业搞好,同时认为,必须认识民营事业的重大意义。民营事业中的很大部分属于中国宪法中规定的...  相似文献   

2.
《跨世纪的预言——65位经济学名家学者透析中国经济走势》于光远●编者按:本期我们在首篇刊发了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为刚刚出版的《跨世纪的预言——65位经济学名家学者透析中国经济走势》一书所写的《序言》。我们创刊以来,把一篇序言放在刊首重要位置发...  相似文献   

3.
[于光远小档案]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抗战前曾在陕甘宁边区从事经济研究和教育、文化方面的工作。1948年起夜中共中央宣传部从墓理论宣传和科学研究的管理工作。历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尽时步措社合学、教育学等。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深索》1-6卷、《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和记》、《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等。其中《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一书被列为“影…  相似文献   

4.
《技术经济》1997,16(9)
程思远、何光远、戴舟、于光远等领导专家出席并讲话【本刊讯】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中国德力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德力西集团经营管理经验和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7年5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吴明瑜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原国家机械。业部部长何光远《求是》杂志社社长兼副总编戴舟、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林子力、吴家、李京文、王义、周叔莲等领导专家出席了研讨会。(出席此次研讨会代表名单另发)。本次研讨会旨在塑造德力西集团良好的社会形象,总结他们在企…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各位学会领导,各位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代表:大家好!我们今天在此隆重举行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7届年会,首先,我提议,让我们一起深切缅怀为中国生产力理论和学会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名誉会长,希望大家继承和发扬于光远同志"孜孜不倦、研而究之、探求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研究》1998,(6):130-132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生产力流动与重组研讨会,在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于199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陕西省省长程安东,陕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贾治邦,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张塞、熊映梧、刘方域、晓亮、陈胜昌、...  相似文献   

7.
<正>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著名学者。于光远称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刘国光称他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尽管他已离开我们23年了,  相似文献   

8.
1999年9月初,在深圳召开的第5次知识经济大会上,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发表了题为《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演讲,他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经济都是有知识的,只是经济是否可以从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是否是知识型的产  相似文献   

9.
自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后,全省上下反响十分热烈。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感受,其内涵异常丰富,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社会、政治及文化生活。而休闲状况,就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正如美国学者埃尔文·埃德曼(IrwinEdman)所说:“检验一个文明质量的最佳方式是检验它的休闲质量。”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也曾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当代著名思想家于光远先生则认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由我国学者创立的新兴学科,是中国经济学家和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在广泛借鉴、吸收国内外经济理论、科技成果和相关学科有益成份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与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交叉学科。学科名称的倡议人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名誉理事长于光远同志。几十年来,光远同志著书立说,身教言传,为技术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也十分关注我们学科的发展,还在60年代初,他就明确地指出:“什么是经济呢?就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  相似文献   

12.
正《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四日首都学术界四百余人在政协礼堂庆祝于光远同志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十四日还召开了于光远同志学术思想讨论会。于光远同志是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发起人,现在又任研究会的理事长。为了祝贺于光远同志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年,刘与任、许庆斌、任俨三位同志写了这篇文章介绍于光远同志在从事经济效果、经济效益理论方面的思想,本刊特予以发表,以示对于光远同志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的祝贺,并祝于光远同志在学术上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紧密联系改革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大型经济类期刊。《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