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指出,需要推进农垦土地资源的资产化和资本化,创新农垦土地资产的配置方式.本文从土地制度层面,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对农垦土地在资本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案例的调查研究,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一定程度上出现“半市民化”现象,即多数农民转户但并没有放弃农村土地资源.转户农民同时占有城镇社会福利和农村土地保障两种资源,这加重了重庆户籍制度后续改革的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转户农民土地占有权、经营权和分离权的剥离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土地资本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联动作用与实施路径,主张建立以“农村土地托管中心”为核心的土地资本化运行机制,实现土地资本化增值收益“涨价归农”和“涨价归公”,以形成农民自愿退出闲置土地的激励机制,以及为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中筹集和支付新增城镇人口社会福利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以更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劳动力完全转移,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14,(2):42-48
<正>土地制度变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我们认为土地制度改革将朝着以下四个方向迈进:首先,明晰土地产权,减少政府过度介入,将土地使用权、收益权、部分处分权明确和清晰地界定给农民;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  相似文献   

4.
李笑彦 《城市建设》2010,(6):273-273
在经济社会下,土地渐渐的深入市场,呈现出了资本化。本文就土地资本化的涵义还有如何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下,土地渐渐的深入市场,呈现出了资本化.本文就土地资本化的涵义还有如何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土地的资本化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的资本化运营是城市土地统一管理战略和公开交易战略的有效运用,其实现形式为城市土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开展城市土地的资本化运营,必须推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健全城市土地交易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土地的资本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土地信托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落荒,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其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聚合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所需的资本、技术、知识、劳动力、信息和资源,让农民更充分地分享改革成果,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在探讨土地信托流转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土地信托流转实践经验,根据信托行业特有的金融属性,构建了中国未来土地信托流转的可行模式,试图达到通过土地信托制度整合农业生产要素资源,推动土地的资产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扮演着不同角色.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土地资本化的影响日益显现,这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外学者对土地资本化定价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复杂化.本文着重对土地资本化定价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本化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土地资本化,通过资本集聚与政府投资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土地资本化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土地资本化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但这一模式不可持续,未来应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自主的土地资本化以推动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用地弹性系数高是城市土地国有制下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城市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应立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协同发展,进一步规范法制化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建立只用于公共目的的城市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可持续农业的制度障碍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可持续农业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技术变革,一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更具决定性。本文认为农业的外部性、弱质性、基础性构成了可持续农业需要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现行的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组织制度、农业保护制度、农村社会制度、农业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制度障碍。本文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制度创新路径:综合改革农业土地制度和组织制度,综合改革农业保护制度和农村社会制度,推进农业发展战略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制度缺失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制度缺失的存在,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严峻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凸现的失业问题;二是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三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制度缺失导致的这三个问题,加重了改革的社会成本,危害了社会公平,破坏了经济效率,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改革是一种多目标的制度安排,各利益主体在利益上既存在着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性.实施混合性制度变革,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社会在利益上的损失和汇率改革阻力,也有利于制度均衡的产生和改革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是一个具有时间指向和空间特征的非线性复杂过程.现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可概括为结构-增长分析和制度-增长分析两类模式,但都忽略了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从而难以全面解释和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其特有的空间组织基础,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这就要求空间组织模式从行政区经济转换到区域经济,这一转换既为缓解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和重要切入点,但也对深入推进制度变革尤其是构建区域综合治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林地流转中的制度失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蔡志坚 《经济与管理》2010,24(12):77-80
当前南方集体林区在林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失衡现象,如不规范的私下流转、基层政府过度干预、采伐限额制约林地流转、林地转让价格偏低以及抵押困境等。制度失衡的原因主要是林地产权制度的残缺、林地流转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当前农民的社会生存环境不利于林地流转制度效益的发挥等。因此,亟待对林地流转方进行生态补贴,加强对基层政府的权力制约,完善林地流转制度,改善农民的社会生存环境以促进林地流转。  相似文献   

17.
We use survey data to examine new firms in Poland, Slovakia, Romania, Russia and Ukraine. By measures of job growth, security of propert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ur countries fall into two groups: an advanced group including Poland, Romania and Slovakia, with Slovakia falling somewhat behind the other two; and a backward group of Russia and Ukraine.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is not sufficient for private-sector growth. A lack of bank finance does not seem to prevent private-sector growth. More inhibiting than inadequate finance are 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要求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多利润;制度环境要求组织采取社会认可的组织和制度,提高合法性。合法性是国有企业雇佣关系的基础。从合法性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国有企业雇佣目标多样化、封闭性、平均性等特征。合法性特征妨碍了国有企业雇佣关系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雇佣关系应该实现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合法性向效率化进行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制度改革是改革土地现有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土地权利的让渡实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应在土地所有制上再造集体所有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自然流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吴毅  吴帆 《开放时代》2010,(3):49-72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区土改的推进,是以翻转传统乡村的经济社会伦理和土地秩序观为前提的,这一翻转,并非如革命史研究所认为的那样容易,而是一系列精巧的政治与社会动员的结果。同时,这一翻转又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以平均主义为内核的制度选择的基础和起点,产生了复杂的历史效应。而当下农村正在发生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则意味着对既有历史的再选择,选择能否成功,则看其在保留历史选择合理性的同时,能否化解自土改以来所形成的平均主义土地心态的消极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这无疑又将发生一次观念的再翻转。只不过,这一再翻转不是要回复到革命前的乡村观念史,而是要在处理好传统土地观念——包括革命前的土地观念和革命所带来的土地观念——与现实需求的结合中做出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