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结合中原油田情况,对油田高含水期生产特点、改造依据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结合已建或改建工程实际运行效果及集油干线端点计量站加药辅助配套工艺的应用,实现了集输系统计量站不加热计量、不加热集输,联合站实现了“三无”油气压力密闭处理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含水期油田地面工程的改造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科华  史文光  柳忠宏 《发展》2009,(4):149-150
一、长庆采油二厂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背景 陇东油田经过37年的开发开采,主力生产区块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含水率上升、优质储量减少、油田开采难度加大,老油田设备、管网老化严重,腐蚀破损现象时有发生,采油、注水、集输、电力、供热五大系统效率明显低于长庆油田平均水平,开展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雷济平  张赫 《魅力中国》2011,(11):52-52
长期以来,油田企业生产为粗放式经济增长,既是产能企业,又是能源消耗大户,能源消耗在企业成本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油田企业降低能耗既能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又能增加社会效益,对于现代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能源领域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能源开发与节约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青松天业水泥有限公司2005 年建设并投产的日产1000 吨的水泥生产线经过2007 年的扩建改造高压电动机(10kV)由原来的5 台增加到目前的9 台,总装机容量达到5400kW。高压电动机的电耗量占到了总电耗量的50%,在运行过程中电机的功率因数低,又由于窑尾系统的三台风机采用的是风门开度调节风量的调节方式,能耗较高造成了用电量的大量浪费。为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在扩建改造时综合考虑了目前所使用的各种节能措施和方法,设计采用了价格低廉而又符合实际要求的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解决能耗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盈  张颖 《天津经济》2012,(1):44-46
"十一五"期间,天津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年均10.8%的能耗增速支撑了生产总值(GDP)16.1%的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十二五"时期,天津单位GDP能耗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降18%,节能压力很大。本文总结了"十一五"天津节能降耗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推动"十二五"天津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倪承波 《科学决策》2010,(11):56-69
本研究是在搜集大量国内外节能降耗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和智能电网理论为基础,结合胜利油田电力系统节能降耗管理的工作实际及其特点,科学地评价了其节能降耗管理的现状。通过实地调研,采用AHP/ISM研究方法分析了胜利油田电力系统在节能降耗管理发电、输配电和用电三个方面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相应的节电降耗措施。本研究首次尝试将DSM和智能电网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到油田电力节能分析中,后续研究应该对理论本身进行深化与梳理的基础上,根据油田电力节能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改进研究方法,使其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7.
樊文创  张卫华 《魅力中国》2010,(13):160-160
从提高能源利用率出发,论述系统能耗环节和评估;已运行系统能源浪费的表现和程度;分析能耗悬殊的原因;提出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完善系统挖掘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8.
迫于节能降耗的严峻形势,在150MW火力发电机组进行了加装低压省煤器的技改工程。介绍系统及其特点,通过热力计算分析,对改造工程进行综合效果分析,提出确保其安全又经济运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油田注水系统优化的节能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宁  杜玉明  崔小义 《西部大开发》2011,(4):133-133,139
油田企业作为油气能源生产企业,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注水采油是我国陆上油田主要的采油方式之一。它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石油采收率,目前国内石油行业还没有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的全面的技术规程。除了注入地层的有效能量外,注水系统能量还要消耗在电机、注水泵、调节阀、管网和井口及井筒各处,这些能耗一起构成了注水系统的总能耗。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太仓协鑫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冷却塔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淋水填料、除水器、淋水系统、风机进行了一系列地改造,并对改造产生的节能经济效益作了分析。以期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冷却塔的节能降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诚 《科技和产业》2021,21(2):274-277
中国陆相页岩油和油页岩资源丰富,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和油页岩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原位加热,但能耗大、开采成本高.若采用洁净能源如风能、光能作为能量来源进行加热,可有效克服原位加热技术的缺点.目前中外尚没有洁净能源联合加热开采中低成熟度页岩油或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案例,利用科学经济的手段开发这部分资源,将使中国石油能源的可利用量大幅度增加.回顾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和太阳能聚热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技术前沿,在此基础上提出风能-太阳能发电加热开采技术和太阳能聚热开采技术,并重点分析两项技术的研究难点与应用前景,为开展洁净能源在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及油页岩开采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并提供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杨昆  郝玺龙  刘伟  白羽 《科技和产业》2023,23(24):207-213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VAR模型分析能源消费与废气排放量关系,进而提出改变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的建议。基于山西省2007—2021年煤炭消费量、石油消费量、焦炭消费量和废气排放量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约翰逊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做出出脉冲响应图并进行方差分解,得出山西省煤炭消费量、石油消费量、焦炭消费量和废气排放量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和影响力度。研究表明,煤炭消费使废气排放量呈高排放状态,石油消费未曾大的影响废气排放,焦炭消费使废气排放量先升后降。研究提出山西省能源生产消费的节能减排路径,包括应用先进煤化工和煤电技术、开发石油生产消费低碳技术、促进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开发能源互联网及绿色金融等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既定目标。但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导致CO2排放总量同步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油气资源自给度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困难;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局限,只能作为化石能源有限的补充,这种能源利用现状制约着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集输管道的输送工况通常为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并且管内含水、CO2、H2S、O2等腐蚀性介质,常常造成严重的腐蚀。缓蚀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见效快的优点,被油田集输系统广泛采用。影响缓蚀效率的因素众多,明确集输管道缓蚀效率的主控因素十分重要。统计油气田生产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影响缓蚀效率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混输管道缓蚀效率的因素关联度排序为H2S分压>O2分压>CO2分压>Cl-含量>pH,温度>含水率>液体流速>气体流速>压力。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缓蚀效率预测关联规则,在确定缓蚀效率影响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得到10条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15.
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8-2011年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增长依赖化石能源的投入,并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相对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广东省在继续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应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16.
能源稀缺性与关键要素把握:缘于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性稀缺和经济性稀缺两方面对中国能源稀缺性程度(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析表明,中国三大能源之中煤炭价格相对较低,原油价格基本与世界持平,而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鉴于中国现阶段主要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提高煤炭价格肯定会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应该根据各地的煤炭稀缺性程度来调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上海市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以Tapio脱钩弹性指标为手段,研究上海市2001-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间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电力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弱脱钩状态,天然气则属于扩张负脱钩状态;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都未能较好实现脱钩,第二产业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对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能源消费除了总量控制外,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和能源结构的高效低碳演进是节能减排最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油气输送管道是现今能源输送的重要工具之一,对油气输送管道的监测是保证其安全输送、预防和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环节。无人飞行器在监测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具备了在小到大型空间尺度上获得有价值监测数据的能力,使其正在成为现有油气输送管道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在回顾油气输送管道监测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基于无人飞行器油气输送管道监测应用案例的深入分析,讨论其得以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无人飞行器监测系统应用配置需考虑的主要因素给出建议,并提出三种无人飞行器用于油气输送管道监测的可行方案,最后对无人飞行器在油气输送管道监测系统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集输管道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渠道,承担着能源运输的重大责任。一些重大管线如果发生事故,则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迫切需要解决管网事故率高的问题,以减少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采用GPS系统来监测长距离集输管道的异常位移,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并且卫星通信覆盖能力强,信号稳定,相对于人烟稀少的地点,更具有优势。本文介绍了利用GPS(RTK)技术监测集输管道实时位移的方法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