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聚合物驱油是目前推广程度很高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在中国的很多油田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聚合物驱油的过程中注入聚合物溶液的性质、注入聚合物的量以及聚合物的注入速度、开发油层的非均质性、开采油层的物性参数等均可以影响聚合物驱油的开发效果。实践证明,在采油开采过程中注入聚合物的浓度越大、注入聚合物的速度越低、聚合物驱的采油井的含水率越低,采出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的目的区块中注入聚合开采的油层,前后进入了注入聚合物开采的后期以及在注入聚合物开采结束后的在进行注水驱替原油时期,为达到目的区块注入聚合物开采油田达到高产稳定增产增效的目标,研究注入聚合物驱开采油层的注入聚合物的技术界限等参数;并在目的区块研究模拟的基础上,对注入聚合物驱油的油层从注入聚合物的注入周期、注入粘度以及注入强度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三元复合驱油术在三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经过多年开采以后,各区块地层和注入体系发生较大变化,驱油效果和采收率也逐年下降。因此,在地质研究和典型区块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影响驱油效果主要因素,并形成了同心分层注技术和分质注入技术,在现场规模化应用中,含水率大幅度下降,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注聚同心分注技术可有效地避免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同时解决多年来注聚井难以实施多层段分注的难题.该技术采用环型降压槽设计,使聚合物溶液能达到预定的流量和压差,在低流速状态下流经配水器,避免传统配水器在节流时对聚合物溶液产生的剪切降解,有效地提高聚合物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羊二庄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增加可采储量,实现老油田可持续发展,在明三4层系开展污水聚合物驱油,通过对聚合物体系及注入方式的研究与创新应用,在连续三年实施注聚驱后,实际采收率提高3.49%,老油田的开发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针对聚合物—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数值模拟为手段,运用交联聚合物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研究;以区块综合含水率、累计产油量和单井产油速度三项指标为依据,考查储层垂向非均质、平面非均质、高渗层厚度变化、注聚时机等几种影响因素对聚合物—交联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垂向非均质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最大,高渗层厚变化次之,注聚时机和平面非均质的影响比前两者要小。  相似文献   

7.
大港油田在"七五"期间成功地开展了国内第一个清水聚合物驱现场试验取得成功,但受清水水源限制及环保要求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污水配制聚合物驱油技术逐步取代清水配制聚合物驱油技术。随着注聚区块实施规模却来越大,聚合物溶液注入工艺由原来的单泵对单井已变为一泵对多井的注入方式。文章通过近些年来大港油田注聚区块现场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注聚泵存在的震动大、维修周期短、粘损率高等工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及试验,解决了现场存在的工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地层注入聚合物进行驱油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驱油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油的产量和采油率。聚合物采油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随着聚合物采油的持续进行,每吨聚合物提高原油产量的指数不断的下降,因此需要开展提高注聚合物采油效率的研究。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聚合物驱油的开采规律,同时提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的技术方法,通过研究对于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驱分层注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大庆油田实践表明,聚合物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2007年大庆油田聚驱年产量达到1149万吨,占总产量的1/4,已连续六年超过1000万吨,为大庆油田高产、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大庆油田沉积环境影响,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高、低渗透层差异较大.在笼统注入方式下,存在着高渗透层无效循环严重、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后仍有约50%的原油残留于地下,聚驱后产生的次生大孔道更加严重,致使转水驱后水的指进现象突出,导致最后聚合物不能通过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水的洗油效率.本文主要从聚合物驱后的存在问题入手,建立了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进行了多种现场试验,聚合物驱后采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和微生物驱,通过多种现场试验,摸索出适合港西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辽河油田化学驱部分区块现场应用过程中聚合物溶液黏度低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室内研究与现场论证工作。研究不同水质配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变化,将配制污水分别进行曝气、抽真空去除溶解氧、添加稳定剂,真空绝氧配制,进行室内实验,评价聚合物黏度的稳定性及长期热稳定数据。真空绝氧的情况下,长期热稳定数据最好,但结合现场工艺,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可行的方案为使用聚合物黏度稳定剂,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稳定剂的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变化情况,筛选出稳定剂适宜浓度范围,并依此对室内驱油实验和现场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目前的注入工艺条件下,提高采收率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剂可以有效提高污水配制聚合物的黏度,提升稳定性,节约聚合物干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三次采油中重要措施之一的聚驱技术,是油井的降水增油的重要措施之一。渤海某些油田经过多年聚驱的实施,注入管线中存在了大量结垢物,造成注入压力高、设备负荷大,使聚合物驱注入端受到严重影响。文章针对海上某油田情况和聚驱设备、流程,分析结垢原因并提出了一种适合海上解决聚驱注入流程管道结垢的方法,即“化学除垢法”。该工艺占地小、易操作,可有效地解决渤海油田聚驱流程除垢困难的问题,保证聚驱作业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驱油进行原油开采,是一种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聚合物驱油已经在油田采油增油降水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油井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大,注聚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到了聚合物注入效果。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注聚井欠注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提高注聚井注入效率的措施。通过研究对于提高注聚井注聚效率,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聚合驱工业化的推广,聚合物溶液在油层中沿高渗透条带突进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采出井见聚浓度达到800mg/L以上,含水高达98%以上.本文针对此类聚驱效果差的油井,就如何有效地利用油层中的聚合物溶液,增加采收率,开展了在聚驱采出井中反向注阳离子封堵的可行性研究,初步确定了阳离子聚合物的有效注入浓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聚驱开发的不断扩展,聚驱产量对保证稳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合物母液外输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注入站配注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在北III五聚合物配制站2010年9月15日投产以来,在聚合物配制过程中,从分散、熟化、转输过滤等工艺环节及对母液输送质量,通过数据及现场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全文主要对二大部分进行了分析:第一、对配制工艺、设备对配制母液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分析总结出了对聚合物母液粘度有直接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为攻关对象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这些措施和方法的使用使配制站中的聚合物母液的粘度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为注入站提供符合地质方案要求的聚合物母液。  相似文献   

16.
当石油开采到了中后期,为了达到更高的增产效果,经常采用聚合物驱的方法进行驱油,主要是依据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降低了油水的流动比,从而加大了驱替物的波及体积,减少了采出液含水量的上升速度,进而加大原油的采收率。当油田的采收液进展到高含水阶段时,随着油污水的排量大幅提高,使得清水逐渐供应不足。因此,急需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这种问题,在使用新的注聚工艺(利用由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对采油的污水进行稀释)时,由于污水当中含有的很多离子对聚合物的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具有还原性的Fe2+,该离子会大大降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文章利用模拟矿化水实验研究Fe2+的降黏机理,以及其在不同浓度时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对含有Fe2+的污水中,配制出适当降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驱替溶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借鉴分析了M油田B区块三元复合驱较好的开发效果,对三元复合驱开发初期合理注入压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在空白水驱阶段,注入井的压力越低,周围采出井的最终受效状况越好;前置聚合物段塞末期,注入井压力较空白水驱末期升幅在3-4MPa之间,周围采出井受效状况最好。在水驱空白期和前置聚合物段塞期,采出井流压控制在2-3MPa时,采出井的单位厚度累计产油量、最大含水降幅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水一油的流度比可以根据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来改善,通过降低驱替相指数,加大波及系数,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为了加强驱油效果,减少开发成本,很多机构都在研究相应的方法使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达到稳定或增加它的粘度。有很多的方面可以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产生影响,对于一般的聚合物来说,主要因素有分子量、水解度、溶剂、浓度、温度、矿化度、搅拌速度和热、氧等。而温度、矿化度、搅拌速度和热、氧等主要影响一些特定的聚合物。文章主要对影响聚合物粘度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通过运移、膨胀、堵塞、变形、再运移、再堵塞的特性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为了确定低渗透油田在高含水期聚合物微球合理注入参数,利用双填砂管并联物理调驱模拟实验装置,评价了聚合物微球注入浓度、聚合物微球注入量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 mg/L;最佳注入量为0.3 PV;最佳注入聚合物微球乳液的时机是动态含水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过去主要侧重于聚合物特性方面,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物理实验方法模拟聚合物驱过程,研究不同驱替液所饱和岩心的电性方面影响变化规律。对进一步优化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法、提高注聚驱后储层参数的解释精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