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丝·沃克的重要作品《梅丽迪安》是一部关于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身份的小说。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由一个迷失自我的女性,经历反叛和南方之旅,最终完成了自我身份寻求的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美国当代女作家桑德拉·西斯内罗斯的代表作,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借助多种意象来表达情感。其中"房子"这一意象贯穿小说的始末,它的内涵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不断的发展变化:从种族歧视、不平等到对女性的羁绊,从父权的压迫到女性自由的港湾。以房子为载体,桑德拉·西斯内罗斯表达了对种族、性别和女性身份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母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的一贯主题。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宠儿》中,赛丝对宠儿的疯狂而扭曲的母爱,让人震撼,无法释怀。在其2008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慈悲》中,她再次成功塑造了一位崇高伟大却没有名字的黑人母亲形象。她们代表着千千万万的黑人母亲,通过对比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可以洞见扭曲社会制度下的扭曲人性和扭曲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美丽与毁灭》对二十世纪初兴起的消费社会和消费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了小说"消费场"中资本分布和惯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出,经济资本直接影响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而惯习则间接引领消费的实践活动。论文通过这一剖析,展现了小说中人物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证明了在有着多重斗争和利益冲突的消费场中,上层阶级寄希望通过消费来维持自己的身份以及下层阶级期盼通过消费来进行身份建构的愿望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母亲波莉深受种族主义霸权文化影响,被美国主流价值观和白人文化彻底内在化,迷失了心灵和身份。女儿佩科拉自小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母亲的厌恶,一直幻想有双蓝色的眼睛,渴望母爱。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抛弃下,最后变得疯癫。失落和扭曲的母爱无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哈尼夫·库雷西的首部小说《郊区佛爷》探讨种族、身份、文化差异、性别冲突等问题.主人公克里姆抵抗既定的偏见与对立,发出自己的声音,融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这体现了库雷西对后殖民后帝国时代移民个体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许多评论家和读者推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一部成长小说,但文章从哈克贝利·芬身份的迷失和道德成长的静止角度入手,探究哈克的不成熟性,而将哈克的角色固定在长不大的小孩折射了马克·吐温对当时物化的美国社会的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8.
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描述了新一代中国移民在美国奋斗生活的故事。通过剖析小说中主人物的身份嬗变来展示任璧莲在身份建构问题上所做的创新探索,以及她对“典型的美国人”作出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塞林格小说的成就与他半犹太身份密切相关,在他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塞林格的犹太及半犹太特征。塞林格出生在纽约一个半犹太家庭中,其生活成长的时期又恰逢美国反犹呼声甚嚣尘上的时代,而其半犹太人的身份又有着独特的生存尴尬,这一切折射在他的创作中,就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最富争议的一部小说。小说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那直露的性描写,还在于它是劳伦斯作品中唯一一部三个手稿都正式出版的小说。现在读者通常看到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反复修改并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个文本。第一稿《第一查泰莱夫人》于194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第二稿《约翰.托马斯与简夫人》于1972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国内研究界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早已不陌生,但对这部小说的前两个文本却鲜有评论。本文着重比较了小说中重要人物克利福德在三个文本中的发展演变:他从第一稿中的博人同情的战争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完全被机器异化的反面典型,成为冷酷的非人性的工业化象征。劳伦斯通过不断修改文本中的这个人物形象,更深入地揭露了工业化社会对人性的异化,表达了对和谐自然人性的倡导。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许多文章都从美国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聚焦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消费主义下的身份认同,对书中主要人物自我身份的设定进行分析。正是因为他们在消费主义的趋势下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引发了这一悲剧。  相似文献   

12.
《红与黑》描写了一代青年被毁的悲剧,其悲剧根源在于主人公打破了特定伦理环境中的伦理秩序,因而被其所在社会环境所不容。由此可见,小说《红与黑》的主题是一部伦理悲剧。论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入手,分析《红与黑》中主人公三次伦理身份的诉求历程,同时回到特定的伦理现场,探讨小说中主人公所遇到的伦理困惑,以及主人公的伦理选择背后对特定伦理秩序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相似文献   

14.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法国"新小说"领袖人物罗伯.格里耶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部电影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电影中声音与影像的不断交错,时间的倒回与重叠,人物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引人入胜,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肖班在《觉醒》中解构母性神话,揭露父权制意识形态下的母亲身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母性淡化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及母亲价值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阿斯彭文稿》是亨利·詹姆斯一部趣味悠长的中篇小说,题目中的文稿却在小说从头至尾中都没有露面,没人知道这些文稿是否确切存在,叙事者对它的存在只是一种猜测。因此,笔者在这里大胆指出,这些文稿是不存在的,叙事者的叙事只是对读者的一种欺骗,至于这种欺骗是有意或无意,则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接骨师的女儿》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再次关注母女主题,说明了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处于种族"他者"和性别"他者"的地位,因而她们都感受着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困惑和两个世界之外的迷茫。接受中美两种文化不仅使得她们双重的文化身份得以确立,而且有效地消解了东方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托妮·莫里森的经典小说。作家在小说中采用多角度叙事、文化色彩人物刻画、自然叙事隐喻三个方面的叙事技巧,实现了传统叙事模式的突破,叙事艺术具有前景化风格。这一独特叙事模式增添了小说的形式美学意蕴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借助于这一叙事艺术,作家突出展现了美国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冲击下的精神迷失、文化传统重构的呼唤、身份认同的追求,揭示了作家对于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黑人前途命运的深深思考。透过前景化叙事艺术,读者能够充分挖掘小说的潜藏文本,进而深入解读小说的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翁达杰在其小说《世代相传》中所运用的狂欢化思维,蕴含了颠覆性的开放的狂欢精神,使小说文本本身成为异于常规世界的"第二世界",即狂欢广场,小说中的事件、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征。作家打破了传统僵化的等级划分,使种族、民族国家的身份界线变得模糊进而消失,尝试实现边缘人物的身份重置。  相似文献   

20.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塞尼的处女作,在小说中哈桑一直处于受害者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他者理论,分析小说中哈桑的"他者"语境和身份,对哈桑在该处境下的悲剧命运进行解读,并剖析了胡塞尼作为美籍阿富汗裔的"我者"身份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