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女性主义性别理论为视角,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传记体小说《奥兰多》进行分析与探讨:小说中的异装/混装现象与性别、异装/混装与性别身份以及君士坦丁堡的象征意义。作者认为,伍尔夫是通过异装/混装来解构和颠覆关于性别与性别身份的主流文化规则,并借以讽刺和批判菲勒斯中心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2.
伍尔夫通过《奥兰多》这部小说表明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看法,提出双性同体的观点。这一观点明确表明伍尔夫主张女性和男性从智力和地位上是根本平等的,女性并不逊色于男性,所以女性从本质上是独立的,拥有自我的。在双性同体的前提之下,女性获得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自身的话语权的实现成为可能。伍尔夫双性同体的观念涵盖了后来许多女性主义的观点,也引起后人对女性主义思想当中如何确认女性这个概念的讨论,是一种具有超前性和涵盖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就《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伍尔夫对现实的不确定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挑战传统以及寻求现代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探索而言,可以说,《墙上的斑点》具有元小说的性质和特点,伍尔夫在此小说中探讨了现代小说该写什么并怎么写等小说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类型模式,摒弃以往人物呈现风格,挑战旧有社会秩序及固化观念,为居于社会权利架构从属地位的酷儿们重塑身份,最终通过酷儿角色接受“与众不同”的自我折射出现实中的酷儿建立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的历程。以数部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立足于文化研究理论和酷儿理论,对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酷儿形象演化加以解读,从而揭示酷儿群体的性别认同在大众媒介框架中的呈现,这将为性别文化研究提供一种洞察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奥兰多》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属于特殊类型。代表其思想的两部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和《奥兰多》,分别融括了她对女性独立的思考和对女性价值的评判。本文以《奥兰多》为中心,结合其思考观念的脉络,探讨《奥兰多》中提出的"双性同体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判断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许多评论家主要是关注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分析意识流创作手法在其小说中的运用。文章从伍尔夫的人生经历出发,以小说代表作《达洛卫夫人》为例,着重探讨伍尔夫的精神遭遇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她对社会的反抗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青春之歌》和《长恨歌》是当代文学中影响很大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都出自于女性作家之笔,都是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以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因而在叙事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的比较,可以折射出在不同的时代、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在讲述女性故事时对叙事方式的不同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有利于衔接当代文学史中不同时段的文学创作,形成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作家,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多部现代主义小说追求心理探索的内倾性特征显著,作品不再着重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而转向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对内倾性和主观真实的追求,拓宽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变革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弗吉尼亚.沃尔夫采用蛛网状的结构形式来创作自己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既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小说理论、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更是为了满足充分表达小说复杂深刻的多重主题思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不-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当时第一部日裔美国文学作品。本文分析了小说中Ichiro疯狂的把母亲拉到镜子前的行为;阐述了镜子这一文学意象这小说中的深刻隐喻内涵,它已成为个体构建身份的重要媒介。Ichiro不断与代表着自身日本文化身份的母亲不断抗争,最终找到了独立的自我。  相似文献   

11.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之作,完美地展现了伍尔夫别具一格的写作方式以及空间叙事艺术。在探索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伍尔夫勇于创新,敢于摒弃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常规,转向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她在创作方式及空间叙事艺术领域的创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女性小说《爱玛》被认为是女作家简·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成功的作品。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意识角度浅析爱玛形象,进一步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阐释出奥斯丁公开向男权社会提出抗议,反对女性做"房间里的天使"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堪称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政治讽刺小说,小说问世之后,同样受到儿童的喜爱,并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外转变?笔者认为除了作者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时运用了大量具有童话价值艺术表现手法和塑造了童话人物形象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谋篇布局时。采用了童话的常用的三种结构形态,即单线型结构、复线型结构及冰糖葫芦结构的模式来构建整部小说。本文将从上述三种结构形态特点出发,分析非童话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童话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本质是转换语言,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风格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而这些情节的载体是语言文字。小说语言有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两种。从我国开始发展翻译理论,一直争论语言风格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定义。基础此,主要从风格翻译视角探究了《傲慢与偏见》译本的对话、句子结构、独白、语言表达能力、译本选词以及译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人物,《接骨师之女》是其第四部力作.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三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故事和命运.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接骨师之女》中四名女性不同的婚姻观,挖掘其深层原因,即华裔女性所承受的父权社会及美国白人社会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6.
凯特·肖班(1850-1904)是十九世纪末活跃于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她的代表作《觉醒》因其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跻身美国文学的经典之列。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入手,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分析,旨在指出小说《觉醒》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迪里埃在势力庞大的男权社会中,其反抗行为的艰巨性及悲剧性。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到灯塔去》是其代表作之一。作者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相结合使用,使作品的时间结构呈现为精妙新颖的同心圆式结构。通过分析伍尔夫在该作品中对时间的运用和安排,挖掘出主题内涵——对生命岁月的追寻,通过记忆来挽回失去的韶华,贮存生命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亨利·詹姆斯作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以其大量创作实践和理论构建,从叙事结构、叙事手段及叙事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詹姆斯的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被公认为其代表作。他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将作品的表现对象从外部事件转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其文化融合的思想。本文探讨这部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要艺术特色.从而认识亨利.詹姆斯在英美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从《传奇》到《半生缘》,再到近几年才出版的《小团圆》,一部部小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背后总有着形形色色的男性,他们共同演绎着一幕幕悲剧.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传统的英雄式的男性形象已经瓦解,取而代之的却是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已经麻木了的甚至是扭曲了的男性群体,但他们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20.
波特的短篇小说《风霜老奶奶的婚变》一直被视为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作者在此将另辟视角,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来解读历经风霜、却傲如梅花的新老奶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