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耕经济是维持人们生存的主要生计方式,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管理不得不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实施高效管理,但是当前农村经济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选择外部财务ASP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和发达国家,总体上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阶段.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一种合适的会计信息化模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杨辉 《管理学家》2020,(1):95-96
经济全球化和企业信息化是现阶段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在我国所有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缓解就业压力、确保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时有利于扩大出口、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等.所以怎样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以此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良好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国民经济的根基,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占60%左右,为社会提供了约75%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不仅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却十分落后。据专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IT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5.
<正>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对规范指导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提高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来源于高职院校,然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却未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及时进行调整。只有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引入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是研究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起步,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且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信息化必将会继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太海 《企业经济》2004,(1):137-138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解决目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取得的进展,指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8.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实体,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中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先成为"信息强国".  相似文献   

9.
李素梅 《企业经济》2006,(12):167-169
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特别是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小企业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只有认清风险成因,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小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孙萁 《企业研究》2007,(8):69-70
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大大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大环境,对企业传统的经济思想、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作业方式和营销方式等将产生强烈冲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