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异化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品的异化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金融衍生品过度脱离实体经济,导致高杠杆性、定价的扭曲性、风险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因此,中国应当坚持安全优先的监管理念,提高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适当限制金融衍生品的种类,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全球,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形成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可以归结为"金融创新扩张"经济发展模式的崩溃。通俗地说,"金融创新扩张"具有"传销模式"的特征,它基于一个宣称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吸引大量投资者购入,而后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高收益,循环往复,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之时,整个系统迅速崩溃。  相似文献   

3.
当前,美国次级债风波席卷全球.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与危机前的美国经济有一定相似性,流动性过剩导致以股票和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增.基于此,在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房地产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站在审视者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姬坤洋 《大众商务》2011,(11):20-21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迄今为止其影响仍未消失,金融创新的泛滥是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衍生品创新泛滥与监管的缺失不无关系,由此引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世界主流的监管模式,并叙述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的弊端和发展方向,为我国衍生品币场的监管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衍生品金融风险的警惕,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自由化趋势下,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风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金融市场长远发展的重要考量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开放金融衍生市场,以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股票交易制度以及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日趋完善,金融衍生产品也进一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回顾,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企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频繁出现巨额亏损。这除了与企业自身问题有关,国内监管的无效也是主要原因。国内监管的无效主要表现在监管主体缺位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两个方面。为了对国企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有效监管,应尽快制定全面的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办法,坚持国企境外衍生品投资的套期保值目的,建立国企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测机制,完善国企境外衍生品投资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监管人才培养并配置足够的监管资源。  相似文献   

7.
从次贷危机谈金融创新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是推动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管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矛盾的统一体,具有统一性和对立性,两者相互影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起着推动作用,监管是金融发展的引导力量和有力保障,金融监管能支持和引导创新,能消除创新的负面效应,科学有效的监管可以促进金融健康发展。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新和监管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才能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面临着金融的全面开放期,金融业务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不确定性都很大。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我国广大潜在金融衍生品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防止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走弯路、提高市场建设效率、保证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我们有必要及早制定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战略,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07年3月开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资产规模并不大的次级债,而危机波及面这么大.因为金融创新产生的衍生品CDO快速发展,促使风险承担者分散化、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使危机逐步传导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地产价格在政府政策的调控中逐年高速上涨,我国房地产金融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就以这一现实问题为导向,首先对美国在近期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发生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随后介绍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现状。并就我国和美国的不同国情,在总结了美国次按危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并针对当前的房地产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最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只要我们能够充份认识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危机,及时治理不良现象,我国房地产金融就可以实现健康平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次贷阴影下的中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客观分析以及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指出货币信贷政策紧缩和政府房地产政策调整可能引发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由于中国房地产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将导致银行呆坏账大量增加,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长期来看需要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制度建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风波成为近期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目前发生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条件不具备。但楼市火爆,房价攀升,房贷剧增,高利率,高通涨,都与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的金融背景极其相似。我国同样存在发生危机的隐患。本文根据美国次贷发生的诱因,结合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贷款市场状况,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提出了我国预防房地产按揭贷款危机,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于金融市场上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的质疑越来越多,人们不得不对金融创新重新开始思考。从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及原因入手,分析危机中的各方主体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创新的必然性以及由于创新的监管不力所带来的问题。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主体及监管者,应该对金融创新的过程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监管的创新跟上市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发生后,国际上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恶化与崩溃的许多信号早在此前就能够观察得到,次贷违约及违约的可能性存在多种决定因素;次贷危机并不特殊,其实是历次危机的重现;对于如何治理这次金融危机以及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许多学者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市场目前正在发生次按危机,及时研究浮动利率按揭贷款比重增加和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程度加深两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动趋势,以及在这两个趋势中,次级按揭债中的风险共振、风险的集中和放大过程,次按证券化过程参与方对风险的失察和忽视,以及这些产品市场交易缺乏产生的价值不透明等因素在引发和推动危机中的作用,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推进以及金融工具的加速创新,加之当前全球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薄弱,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力度都有甚于过往.在这个严峻的背景下研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传染渠道、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和中国如何构筑金融安全网,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全面归纳并分析得到了对中国有启示意义的结论,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推进以及金融工具的加速创新,加之当前全球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薄弱,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力度都有甚于过往。在这个严峻的背景下研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传染渠道、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和中国如何构筑金融安全网,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全面归纳并分析得到了对中国有启示意义的结论,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具有外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方式为主、以欧美为主要目的地等方面的特点,致使其更易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而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预期和贸易三种机制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使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下滑,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也将有所变化。应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健全出口保险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等措施来防止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在此背景下,审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阶段,坚持改革开放,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坚持发挥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等举措,都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的根源并不是次贷危机而是美元国际本位币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政策。美国政府和居民的过度消费、美元的全球流通体制和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只有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才能看清楚危机的本质,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类似金融危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