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耀华 《经济师》2005,(9):170-171
文章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展开分析,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经理层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维芳 《经济师》2005,(2):164-164,169
文章简要阐述了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国有企业在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指出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应明确的几个问题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 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首先,我们就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作个分析。  相似文献   

4.
也谈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国有企业产权激励机制的方案设想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做到责、权、利既相互对称、又相互制衡。通过这种机制的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分析,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方面谈了改进的办法,为切实解决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产权不清与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根源;经理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原因;企业家创新的环境不够宽松,制约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王琴 《经济师》2000,(7):105-106
一、当前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国企经营者的正式物质激励偏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理应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享有企业经营效益的剩余。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正式激励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是较低的,只为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的3至5倍,月人均工资约2000元到3000元。与这些经营者所控制和运作的资本规模相比,与“三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相比,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明显偏低,这是目前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不安心本职工作、心理不平衡和伺机跳槽的重要原因。国企经营者的付出与其收入的严重…  相似文献   

8.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乾 《经济论坛》2002,(5):20-22
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虽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上述两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建立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已成为国企改革和国企经营创新的核心课题和首要目标。本文试图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据对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差异及其整合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构建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绍朋 《经济管理》1999,(11):23-25
  相似文献   

10.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力争近期内大多数国企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定,是当前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任务之一。现代制度比传统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一方面它比传统制度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将形成有效的经营者人才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企改革,在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经营者人才配置、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企运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仅从1979年算起,也已经20年以上了。但除极少数以外,从总体上看,至今仍没有摆脱活力不强、效益不高的局面。致使相当多的企业长期处于亏损或虚盈实亏的状态,运转起来越来越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林 《现代财经》2004,24(2):47-51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劳酬失衡、激励不足、权力滥用的缺陷,而约束机制则存在政出多门、权力分散、流于形式的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形成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分配方式、用人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方式按照性质不同划分为。文化性层面、制度性层面和技术性层面”三个层次。这种划分结果的关键不仅仅是激励约束方式上的差异,而是。三种层次的激励与约束方式对被激励、约束对象行为规范的可靠程度和时效不同”,也就是说,被激励约束对象在执行各种层面的激励约束制度时,其行为的可选择性大小不同。三层面激励约束机制中,文化性与制度性层面激励机制主要解决激励目标或内容的设计问题,技术性层面激励约束机制则主要解决目标实现的可靠性问题。因此,三层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如何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职工及管理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些方面,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冰 《经济师》1998,(7):21-22
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高冰我国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问题已经引起全国以至全世界的关注。1996年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亏损达726.7亿元,比1995年增亏37.5%。国家计委对北京、上海等8省市2586家国有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表明,影响企业亏...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其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在经济分析中,根据研究问题和所要建立的模型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但是,在众多的假设中,有的假设条件是适合所有理论分析的。  相似文献   

17.
国企经营者人才配置,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国有企业建立经营者人才配置、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国企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二重缺位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一种必然.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有活力的细胞,其生存发展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制于经营者.他们的行为选择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的命运和前程.作为理性人,企业经营者在各种需要作出抉择时刻,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必是其最初的考虑.而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或多大程度的存在必然影响其决策与行为选择.本文的主要点则在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定程度上激励与约束的双重缺位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变珍 《经济师》2006,(3):152-153
激励与约束是企业在人员管理中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者应明确影响激励与约束的因素,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分阶段或环节实施激励的过程,以及制定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叶敏 《经济论坛》2000,(4):14-15
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对财产权“分权分立”的基础上的 ,即将财产权分为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 ,而公司的三个权力机构(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班子)与之相对应。股东会拥有狭义的所有权———即仅限于收益权、手权(用手投票)和脚权(抛售股票)。董事会拥有控制权———对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和重大经营决策权。经理班子拥有经营权———企业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行政权。三者之间是一种双层代理的关系 ,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制衡 ,初步组成一个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但从我国国有企业情况看 ,董事层与经理层融合为一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