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是国际型的大都市,上海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仅占百分之一、二,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是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上海二、三产业不断发展,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使上海农业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好。在世纪之交,上海农业如何以科技为先导,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实现新的腾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业GDP在全市的比重不断缩小,据此,一些人对上海农业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提出异议。其实,上海农业在有形直接经济贡献率相对缩小的同时,对社会无形的综合贡献率在不断放大。上海农业正以超乎寻常的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农业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上海郊区各级党组织千方百计地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首要任务,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郊区与全国各地一样也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1997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5277元,2000年为5596元,连续三年增幅徘徊在2%左右,特别是全市20万纯农户人均年纯收入仅在1400元以下。  相似文献   

4.
上海郊区是全市建设、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最近,黄菊书记对郊区深入调研后提出,要深刻认识上海郊区在全市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市中心区将主要体现上海的繁荣和繁华,而郊区则主要体现上海的实力水平。黄菊书记对郊区发展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是对郊区500多万人民的极大鼓舞,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要竭尽全力,把一个富裕文明、团结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5.
渔业是上海发展现代农业之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上海的渔业产值已经达到了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01%.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上海地方高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更是以服务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上海都市现代渔业和国家农业示范区为中心,发挥传统特色学科优势,努力为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的对外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利用外资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上海郊区是全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迅速发展。本文就上海郊区加强三资企业中的集体资产管理问题,发表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到1%,但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恰恰是上海的"不可或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正在向功能内涵升级转型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创了农业"接二连三"的新局面,成为上海都市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业态。都市农业进一步凸显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功能,也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面临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乡村旅游业如何提升发展,松江区农经站站长朱华平的文章《提升发展上海乡村旅游业的思考》,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通市把农产品接轨上海市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速推进农产品进军上海市场步伐。2002年全市蔬菜瓜果总产量326万吨,其中销往上海约占全市总量的26%;9000万羽出栏家禽中销往上海的占60%,40万吨禽蛋产量中销往上海约占21%,260万头生猪中销往上海的约占28%,黄豆、赤豆、蚕豆等特色杂粮约60%销往上海、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盐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面临重大机遇的一年,也是盐城市农业接轨上海实现突破的关键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接轨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总体战略部署,盐城市将加快农业接轨上海步伐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市高效农业发展,全力打造江苏高效农业第一市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分解落实任务,采取扎实措施,力争盐城农业接轨上海在招商引资、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上海郊区是上海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召开的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后三年郊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到本世纪末,郊区GDP总量争取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工业产值占全市的“半壁江山”。这将使象征富有实力和水平的上海新农村昂首进入21世纪。 本期刊登的冯国勤副市长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精湛地阐述了后三年上海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从探索发展都市型农业、  相似文献   

11.
一、上海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从上海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农业资源不足是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到下世纪初,上海可利用的耕地约为400万亩左右,加上林地、园地、养殖水面等农业用地,也将不足500万亩,按全市人口平均计算,人均占有农业用地仅0.35亩。如果继续依靠传统方式经营农业来确保本市农业可持续增长是十分困难的。上海的农业比较成本较高。由于土地级差及农村劳动力成本较高等  相似文献   

12.
蔬菜现代化产销设施建设是“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地区蔬菜产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总体水平。搞好蔬菜设施建设,对促进蔬菜产销逐步实现现代化,保障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全市人民对蔬菜的需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农产品质优、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达到这样的要求,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以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动员和组织全市上下,集中精力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 三产业,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 一、“三、二、一”的战略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近年来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自1992年以来,第…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金山是上海的一个农业大区,是上海农副产品生产重要基地之一,农业同我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密切,同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工作,加快农业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调整农业结构。 一、金山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金山和上海全市一样,农业种植业结构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从1984年至1989年,改三熟制为两熟制;第二次是从1990年至1995年,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扩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按照中央关于实现第三就战略目标的要求,共同探讨研究城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城郊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市场化的先行地区,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上海郊区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上海郊区的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上海郊区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建设具有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具有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顾吾浩建设都市型农业,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对农业发展的崇高追求。进入21世纪,上海将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作为上海大都市郊区的农业,伴随上海发展的轨迹,如何寻找自己发展的至高点?这就是,必须与世界大都市的农业接轨,建设具...  相似文献   

18.
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到GDP11.7%的情况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尽管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不到1%,但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依然高度重视郊区农业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同志多次强调,上海农业要有一定的保有量,这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上海的实际需要,更是上海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积极深化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发展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市农村各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农村经济实力全面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统计:1996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  相似文献   

20.
巴中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持全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稳定,有效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进而实现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