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的三次扩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曾三次扩大生产性劳动的概念。依照马克思以劳动是由使用价值运动引起还是由单纯的价值运动引起为标准来区分“生产性劳动”和“交易性劳动”的方法,作者借用现代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思想,得出并非所有服务都是生产性劳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王华华 《生产力研究》2005,26(11):23-25
研究劳动的价值创造性时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生产实物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则不创造价值的看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应该用劳动的“广义物质规定性”来替代“狭义物质规定性”,将劳动概念统一为常态劳动,这一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它们都具有自然物质属性,均能创造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性质特征都类似。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问题存在较多争议,在长期的讨论和争辩中大致形成了“宽派”“窄派”和“中派”三种观点。何炼成先生正确领悟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是反映一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根本思想,特别强调生产关系在划分生产劳动问题上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炼成学派。陆立军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何炼成先生的基本思想,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何炼成先生的方法论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表明,我国经济学界大多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首先,马克思没有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其次,马克思有两个生产劳动定义:一是生产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一是生产商品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最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区分的前提和基础是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4.
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对于正确分析价值自我扩张、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变量、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区分一般生产劳动和资本生产劳动。只有在生产中所从事的劳动才是一般生产劳动;资本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剩余价值生产标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绝对标准。  相似文献   

5.
评商品社会下的利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经济生活中利息和利润性质根本不同的现实出发,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学说和劳动价值学说,重新认识了利息的质和量,揭示利息“是来源于广大存款者和银行职员二者自身以向借款者提供对过去劳动成果的节约劳动形式,共同参与再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因此,利息实质是一种类似劳务的费用或收入,不是m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具有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资格的企业,在其外部,只有其所有者和国家二者有资格和权利参与其m分配(割),其他任何当事人与企业之间都是等值劳动交换者。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具有劳动与剥削双重人性,其占有的m作为货币积累生息,其中含占有再占有雇佣劳动者的节约劳动成果份额。把利息观念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上,有助加深对中共十五大报告作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决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进行科学界定,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必须打破生产劳动比非生产劳动重要的观念。只有具有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的劳动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7.
制度演进是否能降低交易费用,学术界一直存在质疑,原因是实际测算的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符,这与学者们所采用的测度方法不无关系.本文借鉴前人的思想,从交易效率的视角,另辟蹊径,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改善制度、交通通讯和教育等影响因素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交易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倒U形.  相似文献   

8.
交易费用不是流通费用的现代版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二者在考察对象、范畴引入、内涵和外延诸多方面存在不同 ,交易费用并不是流通费用的现代版本。流通费用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各自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曲庆伟 《时代经贸》2010,(22):56-57
交易为交易费用的出现提供了空间,交易费用制约交易的横向与纵向拓展。交易费用的实质是因交易而产生的中间价值。制度是交易的保障与障碍,制度的保障是交易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制度的存在又是交易无效率,交易费用高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交易为交易费用的出现提供了空间,交易费用制约交易的横向与纵向拓展.交易费用的实质是因交易而产生的中间价值.制度是交易的保障与障碍,制度的保障是交易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制度的存在又是交易无效率,交易费用高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交易成本视角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在追求交易成本节约过程中建立的劳动交易关系,农民工劳动交易契约绝大多数属于新古典契约,人力资本专用性低、劳动交易不确定性低、劳动交易频率低.劳动交易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低级交易治理方式.尽管上述治理结构节约了交易成本,但目前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存在低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过剩、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短缺这一劳动力供求格局下, “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交易治理难以兼顾劳资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调整公共政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专用性水平,平衡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优化劳动交易契约及治理结构应是构建稳定和谐的农民工劳动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建设供应链模式是项目各决策主体为提高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以应对现代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低收益状况而在多层面协商下达成的均衡结果.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对建设供应链模式的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进行分析,并通过供应链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分析建筑供应链模式价值创造的机理,探索价值增加途径.  相似文献   

13.
滕光进 《技术经济》2000,19(8):49-51
一、契约理论发展的综合性评述科斯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 1937)一文中 ,首次从交易费用角度对企业性质和边界问题作出了阐释。他论述道 :“当追加的交易 (它可以是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的交易 )由企业家来组织时 ,企业就变大 ,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 ,企业就变小” ,“企业将倾向于扩展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从理论逻辑上证明了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 ,认为市场与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在市场上 ,资源的配置由…  相似文献   

14.
交易费用计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费用的计量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证研究的关键。根据交易费用的不同定义,可以将交易费用分为宏观层面上的交易费用和微观层面上的交易费用,同时将微观层面上的交易费用分为市场型、管理型和政策型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对有关交易费用计量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分析表明,尽管近年来在交易费用的计量方面已取得不少成就,但总的来说,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尤其对非市场交易费用和政策型交易费用的计量仍然停留在经验层次,缺少对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直接计量。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是交易服务部门,其中存在大量的交易活动,交易就会产生摩擦成本。由于房地产的特性及其行业市场交易的特征,房地产市场中的交易主要表现为权益交易,交易过程要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所以其摩擦成本也是相对稳定的,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测算。本文以房地产业为研究对象,按照房地产行业的交易部门特性及其所有费用来测算2003年至2008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宏观交易费用;并选取商品性住宅为样本,根据诺思在人类行为理论基础上对交易费用和转换费用的划分,只测量通过市场的各种交易费用的启示,把商品性住宅开发分为生产阶段和交易阶段,生产阶段的交易费用部分和交易阶段的所有费用定义为交易费用,通过分析其价格构成,列出可测量的交易费用和转换费用单项,然后运用正向相加法和逆向剔除法,测量2008年北京市商品性住宅微观交易费用,为优化该行业效益提供实证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冯均科 《生产力研究》2006,4(12):254-255,258
审计市场中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均发生“交易费用”。这两个方面的费用之和,才是真正的购买审计服务的“价格”。审计契约中的审计公费,省略了被“外部化”了的审计委托人的费用,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人们对审计交易费用的认识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劳动价值论问题,我既不赞同错解、曲解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也不赞同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固守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而是主张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如商业劳动和某些精神生产劳动可以创造价值。我认为,不应该区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统一的。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是商品经济概念,所以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体现商品经济关系,劳动的重要性不能用是否创造价值来衡量。  相似文献   

18.
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雄浪 《财经研究》2006,32(4):68-79
文章运用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杨小凯的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观点。因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入手,本文通过揭示产业集聚降低区域企业交易费用,指出发生在产业关联企业间而不是企业内的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的基本动力。大量的产业关联企业在区域内聚集发展,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内生交易费用,而且能够降低外生交易费用,使人们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深化沿着大量地理接近的企业间而不是数量有限的企业内进行,从而为产业集群发展给出了一个具有新制度经济学含义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降低作为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的交易费用。理论上,交易费用会随着一国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而降低。但是,据瓦利斯和诺思测算,美国自1 870年到1 970年的1 00年间总量交易费用占GNP的比例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高了。这种理论(随着制度的进步交易费用应该越来越低)与实际(测量到总量交易费用越来越高)的矛盾被称之为"诺思第二悖论"。瓦利斯和诺思测量到的总量交易费用并非交易费用的全部,表面上测量到的总量交易费用上升了,但"理论上"的总量交易费用是下降的,即是说,随着制度的进步,不仅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下降了,理论上的总量交易费用也是下降的,所谓"诺思第二悖论"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