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来风     
《中国外汇》2009,(22):6-7
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升息25个基点 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该央行自2008年3月以来首次加息,也是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第一个步入升息周期的国家。澳大利亚央行的升息,提升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为其他央行升息定下基调。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的衰退周期巳经打破,挪威在月底升息几成事实,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可能跟进。  相似文献   

2.
10月6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由3%上升至3.25%,这是在各国纷纷表示不会过早退出刺激经济政策的匹斯堡峰会刚刚结束不久首个实行加息的G20国家,开启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退出宽松、回归中性货币政策的步伐。那么,澳大利亚加息的背景如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什么启示,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宇 《中国金融》2006,(3):62-64
2004~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利率政策和汇率走势发生逆转 曾经的超低利率时代 世界经济的上一个景气周期结束于2000年,当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曾高达4.7%,从2001年起.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持续低迷,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经济体相继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大幅度调低基准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相似文献   

4.
海外来风     
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升息25个基点 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该央行自2008年3月以来首次加息,也是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第一个步入升息周期的国家。澳大利亚央行的升息,提升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为其他央行升息定下基调。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的衰退周期巳经打破,挪威在月底升息几成事实,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可能跟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政策调整是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连续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率利率从1%调高至5.25%,欧洲中央银行也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10月5次提高官方利率,将再融资利率从2%提高到3.25%,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也程度不等地提高官方利率。日本央行于2006年7月终于将其目标利率从维持5年之久的零水准调高0.25个百分点,同时在年内通过减少对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开始了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在发达国家持续加息的带动下,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南非等也纷纷步入加息的行列。2006年间,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飞涨以及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尽管美联储自2006年8月以来停止加息,但欧洲和其他主要国家的加息进程并没有减缓。国际资本市场深受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现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王家强 《中国外汇》2023,(19):50-53
<正>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仍未结束,高息环境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相关风险不容小觑。我国应做好跨越周期的风险管理,在经济复苏的路上筑牢风险防线。经过2022年以来的快速加息进程及与之伴随的金融动荡,美联储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3年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提供了一个反思和研判的窗口。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来看,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彷徨在新的十字路口,世界各国需要为此做好长远准备。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于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隔夜目标利率自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提高25个基点至1.25%。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首次提高利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8月10日,美联储再次加息25个基点,从而确认了加息周期的来临。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2014,(17):24-26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采取了多轮量化宽松操作,使美元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美元指数也较为软弱,这带来了美国债券、股市和房地产的持续膨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也相对充分。在经济复苏势头相对明朗,以及就业和通胀稳步改善的氛围下,美联储从加速量宽退出转向考虑加息。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的时点和节奏,势必对全球资产价格、西方经济复苏乃至全球带来震动,令全球为之瞩目。  相似文献   

9.
陈伟 《证券导刊》2011,(30):18-18
7月CPI同比上涨6.5%,PPI上涨7.5%.都创出本轮通胀周期以来新高,这也让不少市场人士担心央行将很快加息。但我们认为.鉴于引领CPI上涨的猪肉价格已有回落迹象,本轮通胀已见顶.未来回落趋势将显现.以及当前经济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央行短期加息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世界各国普遍实施的刺激经济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驱动下,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抑制,被各国不断出台的利好经济、金融数据所证实.这虽然标志着全球经济基本走出衰退的周期,但又不能被视为由此步入了全面复苏的周期。全球经济的基本特征属于由衰退周期向复苏周期过渡的转折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7日凌晨,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25%-0.5%调升.5%-0.75%,这是自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这意味着美国将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宣称2017年可能加息3次.美联储的加息,对世界的经济金融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央行自去年启动加息周期后连续五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其调控宏观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在全球性加息浪潮涌动的整体氛围下,央行近期频繁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本文结合加息背景下的经济运行指标与宏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央行加息政策给宏观经济带来的积极成效和其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财政政策发力拉动经济的"药方",但侧重点却不同,关于财政发力新时代,经济宏观层面会有哪些新变化呢?特朗普当选,美元强劲走势带动了美股靓丽曲线上扬,相对应的是亚洲主权国家货币一片哀鸿,大有1997年金融危机风雨再来的势头。这一切随着美联储加息的逼近愈演愈烈,直至这只靴子彻底落地。市场短期的剧烈震荡可能是长达8年的世界货币宽松周期即将结束前的狂想曲。加息标志着超级宽松货币时代结束,  相似文献   

14.
与成熟市场相比,目前我国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巨大。在我过经济增长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居民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将逐步提升。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进入加息周期更加凸显了保险股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环球在线     
格林斯潘称石油价格攀升对经济影响有限,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但步伐缓慢,美国花旗银行东京分行因涉嫌非法洗钱被吊销营业执照,欧元加息前景暗淡,巴西第三大银行获准在日本的经营权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回暖,然而各国中央银行的加息时间表却迟迟未出,未来主要货币将何去何从?鉴于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期间注入的巨额流动性,以及全球各国主要央行为了避免未来通胀失控采取的措施,2010年很可能成为下一轮加息周期的开端年。未来主要货币间利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经济正逐步走上复苏之路,择机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考虑的议题。10月初,澳大利亚率先加息,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退出刺激政策拉开了序幕。近期,印度央行宣布上调法定流动资金比率,挪成、新西兰等国家也纷纷表示加息。鉴于此,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新兴市场将何时加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正>从紧缩政策进程来看,美联储已经步入加息周期后半场,市场关注重点由通胀压力逐渐转向衰退预期。宏观环境和交易逻辑的演变为全球外汇市场走势带来了新的变化,美元等货币表现可能偏弱,人民币、日元有望升值。美联储紧缩政策出现边际转向美联储首次放慢加息步伐。在2022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FOMC全体官员一致投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至4.25%-4.50%。相较于美联储6月至11月期间连续四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此次加息50个基点成为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第一次放缓加息节奏的政策调整。从政策沿革来看,  相似文献   

19.
美元流动性周期及其溢出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以美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总规模作为测度美元流动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周期性变化与美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关联储降息或者加息并不是决定流动性释放的绝对因素.美元流动性周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具有增长性属性、通货膨胀属性和汇率政策溢出属性.  相似文献   

20.
钟伟  张明  鲁政委 《中国外汇》2015,(15):22-24
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之后,全球都在持续关注其何时可能宣布加息,美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变化和就业情况,也因此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美国经济向常态的回归,决定了美联储迟早会步入加息进程。美联储加息与否可能会影响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将对全球资产价格带来压力。过去两年,人们一再预期美联储加息时点却一再落空,在2015年下半年,美联储会加息吗?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钟伟:欢迎两位参与本期的"圆桌"讨论。很久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