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华商》2010,(2):22-22
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中国成亮点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月19日发布报告说,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一、全球直接投资新动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08年下滑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降为1.04万亿美元,降幅39%(见图1).其中发达国家在经历上年急剧下降之后,2009年继续大幅下挫了41%;流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投资尽管2008年保持了增长,2009年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而吸收投资最多的发达国家/地区依次是美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荷兰和中国香港,其中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为1370亿美元,下降57%;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为900亿美元,下降2.6%.  相似文献   

3.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08年下滑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降为1.04万亿美元,降幅39%(见图1)。其中发达国家在经历上年急剧下降之后,2009年继续大幅下挫了41%;流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投资尽管2008年保持了增长,2009年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而吸收投资最多的发达国家/地区依次是美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荷兰和中国香港,其中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为1370亿美元,下降57%;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为900亿美元,下降2.6%。  相似文献   

4.
一、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一)国际直接投资复苏势头疲弱。各国吸引FDI的竞争更趋激烈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增长趋势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全球FDI流人金融危机后深度下滑,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资本减少。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在2009年降至最低点1.2万亿美元,相比2007年的最高值2万亿美元下降了39.3%。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约21%,由2007年的1.83万亿美元减至1.45万亿美元。贸发会议指出,受不断深化的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发达国家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2007年减少了32.7%,降为8401亿美元。去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5177亿美元,增长了3.6%。但增幅远低于2007年。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全球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约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这一比例已经接近一半,而2002年已上升到约占60%,估计为4.4万亿美元。再从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来分析,1989~1991年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54%,2005年这一比重则上升到67.7%,主要发达国家达70%以上。由此可见,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正  相似文献   

7.
正金融危机后全球直接投资复苏势头总体疲弱。2009年全球FDI流入降至最低点1.2万亿美元,相比2007年2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40%。2011年回升至1.7万亿美元。其后,随着欧债危机逐步发酵以及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疲弱,全球FDI流入再度下降至2013年的1.5万亿美元。在全球直接投资资本总体紧缩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的竞争更趋激烈。在美欧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8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报告说: 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1.538万亿美元,超过2000年创下的前历史纪录(1.4万元美元)。  相似文献   

9.
<正>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08年1月8日发布报告表示,2007年下半年的金融震荡总体上并未冲击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动,2007年全球FDI猛增至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超过此前于2000年创下的1.4万亿美元峰值水平。不过2008年的前景更加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特点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后,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达到6480亿美元。虽然发达国家仍然是FDI的主要输出国,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80年的几乎为零,已发展到2004年的830亿美元。根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续第二年增长,达到9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仅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近年来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趋势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目前全球FDI流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将逐步提高从总体上看,金融危机后全球FDI流量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全球FDI流量达1.35万亿美元,虽然与2009年(1.22万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0.66%;但与2011年(1.65万亿美元)相比下降了18%;与2007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下降了32.5%。导致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经济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复苏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2015年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新趋势(一)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复苏,发达国家的FDI主导地位有所加强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了16%,为1.23万亿美元。2015年FDI流入总量跃升了38%,达1.76万亿美元,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跨国并购金额从2014年的4320亿美元猛增至2015年的7210亿美元,是2015年全球FDI强劲反弹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2010,(9):14-1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达到约95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报告称,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在2009年下半年跌至谷底,在今年上半年出现缓慢复苏,2012年有望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2012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企业跨国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下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量约为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8.3%。而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总量达到8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其中非金融类境外直  相似文献   

15.
<正>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的外国直接投资今年约为534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27%。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可能是中国,数额为500亿美元,超过了传统的最大接受国美国,美国今年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为4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发达国家,下降31%;发展中国家下降23%;中欧和东欧国家下降1%。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外资并购国有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之一———跨国并购根据联合国世界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分析,国际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94年为2250亿美元,1995年比上年迅速增长40%,达到3150亿美元;1996年再比上年增长10%,达到3490亿美元。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为42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增长18%,达到了1.3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占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比重,可以说跨国并购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跨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6月28日发表了《2003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趋势和最新发展》报告。报告中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上年下降了28%。报告还认为,2003年全球对外投资更多流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去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30亿美元)超过美国(40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国投资受惠国。  相似文献   

18.
<正>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10月16日发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人量连续第三年增长,接近200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在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仍居首位,不过与往年相比出现小幅下降。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306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38%,接近2000年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这反映出世界很多地区强劲的经济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一、全球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2008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信贷收缩、企业利润下降以及企业风险意识强化和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对全球直接投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全球FDI的、大幅下滑。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初步统计,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14491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21%。  相似文献   

20.
一、2006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及2007年基本判断2006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在5%左右,略高于2005年(4·9%)水平。200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幅预计达到10%,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周期性扩张阶段,但增速较2006年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