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财政支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寻求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效益的有效路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财政支农政策含义及主要内容,然后分别从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固定资金、没有合理的支农政策及中央和地方存在博弈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五方面提出了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
加强县乡财政支农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切实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财政部门要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起与新农村建设并轨、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财政支农管理体系;要对财政支农工作进行重新定位,有效调整支农资金投向.同时,应加速解决社会需要,解决地方财政不堪重负以及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混乱、整体效益难以提高等问题,以促进农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陷,导致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困难,需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农力度,走上积极的财政支农之路.  相似文献   

4.
财经资讯     
《商业会计》2007,(5):63-64
2007年我国财政工作突出8大着力点一、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和比重均高于2006年。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深化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促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是关键,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通过参与、扶持农业担保公司的路径,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生产性领域投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物质保障.为解决农村、农民发展农业项目贷款难的问题,信阳在市、县、乡三级财政的基础上组建了贷款担保中心,本文以信阳市为例对如何建立财政担保中心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近年来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出发,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遵循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针对我国现行的支农政策中的财政支农投入政策、财政支农补贴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现有的财政支农问题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在支农政策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规模不足,比例不高,结构不合理,宏观效率不高,县乡基层财力薄弱等.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10月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以来,青海省的农村牧区掀起了全面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需要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新农村建设中财政资金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财政支持青海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给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提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专项资金管理的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有效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成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分析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改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欧见秋 《现代商业》2007,(20):187-189
从我国近年来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出发,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遵循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针对我国现行的支农政策中的财政支农投入政策、财政支农补贴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现有的财政支农问题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保障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已成为我国的关键措施。目前。地方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中还存在着缺乏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缺乏完善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以及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效率低下等问题。应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创新资金分配机制,调整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地方财政支出使用效率,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陈晨 《中国市场》2010,(48):139-14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向农业倾斜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展开的基础保障。本文根据中国现有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状况,提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现阶段,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基于此,现分析了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并就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等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一贯重视财政支农的资金管理工作.整合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但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着运行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次多和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支农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发挥效应。本文首先说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现实意义,并以福建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为例,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原则。依此提出当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财政支农资金已是新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因此,合理安排和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充分提高其使用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各级政府围绕工业反哺农业方针,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本文利用近年来湖南财政支农方面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了投入资金的规模效率和产出效率,并提出了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政府的规划、管理和财政职能向农村延伸的一个具体体现。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解决规模经营,建立“公司 基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甘肃省酒泉市近几年财政支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整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供销商情》2007,(11):55-55
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致富天地》2008,(6):4
最近召开的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进一步落实“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深化“三农”投入机制创新;二是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三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机制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五是支持推进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