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出务工经历、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勇  杨倩 《经济评论》2020,(1):146-160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选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借助CHIPS微观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了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自主创业的概率.在处理了遗漏变量和外溢效应等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稳健.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还对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与留守本地农民相比,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加广泛,且更容易获取创业资金、客户资源和经营许可.此外,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不同类型创业项目的异质性影响.具体看,外出务工经历对初始投资规模较小和以发展为目的的创业项目影响显著,对初始投资规模较大和以生存为目的的创业项目无明显作用.文章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不同类型农民在创业决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还为当下政府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CHIP家庭微观调查1988-2007年的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以及非参数分解等多种方法,本文试图对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从业模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从整体的收入分布来看,早期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提高,而后期经济增长则带来更多福利改善;其次,家庭主要非农收入来源是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所得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本地非农就业则具有扩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程度也有所改变;最后,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不同群体,但并非平均分配,不同群体获益情况不同,增长和不平等通过作用于不同类型家庭影响到最终的收入分布。  相似文献   

5.
农民外出务工行为是中国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系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儒家文化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对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大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越低,但这种抑制作用在自身和父母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要从文化和思维方式转变的角度根本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的问题,促进农民工的良性流动,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3-200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观察期内,从劳动力结构看,外出就业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规模多于女性,外出就业的平均年龄趋于上升;从工资水平看,外出就业的总体工资水平明显上升,个体工资水平与受教育时间的长度是正向变动。外出就业的收入高低还与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相关。  相似文献   

7.
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刘-费-拉二元经济模型来看,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获得的工资仅为制度工资(生存工资),而制度工资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其制定和调整取决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利益博弈的均衡.深圳和龙岗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践也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其制定和调整更多的是迎合企业的偏好.解决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劳动者、企业以及政府利益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新一轮的博弈实现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8.
分析贵州不同类型家庭外出务工对家庭的影响,发现夫妻共同外出务工家庭多以进工厂的方式外出打工,他们收入要高于户主单独外出务工家庭收入,而夫妻共同外出打工对留守老人与儿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户主单独外出务工的家庭。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农合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暴露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对于农村中的外出务工人员保障的有效性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578万人,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近40%。如果不能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新农合的有效性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探索一套机制来解决新农合存在的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0年在陕西省进行的"子女外出务工背景下的陕西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研究"调查数据,通过对陕西农村地区留守老人以及非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即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指标的比较研究,发现留守老人的孤独感明显高于非留守老人,而留守老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却低于非留守老人,这说明子女外出务工对于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子女的外出务工不但加重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劳务负担,而且也影响到了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建立我国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题组 《当代财经》2006,(1):11-14,32
以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状况的大量调查为基础,分析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建设我国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方向和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秋红 《财经科学》2007,57(10):53-60
随着高失业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注就业安全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基于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构成部分,通过考察就业率的变化,拟定"失业警戒线"等指标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效运行.二是从就业机会的获得程度、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和条件、就业的公平待遇以及失业后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程度等方面,考察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第二层面,考察制度约束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省外务工经历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为避免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还选取"各省近20年平均城镇失业率"作为工具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省外务工经历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高其风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省外务工经历通过增加收入、增长金融知识、增强社会网络来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据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村家庭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进而使农村居民更好地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相似文献   

14.
除普遍存在的技术落后、结构不合理、负债率高等问题之外,人员过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为使广大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本文拟就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科技革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从 2 0 0 0年人口普查取得的资料看 ,2 0世纪 90年代我国中部出现连片就业萎缩地区 ,劳动力持续外流。与中部地区就业紧缩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沿海地区工业部门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部门不断扩展 ,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以劳动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迅速 ,这些地区正在以一种反梯度模式进行着其特殊的“再工业化”过程 ,并形成对内地国有部门和传统工业地区的刚性就业替代 ,地区差距在就业机会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非农就业机会在地区间的转移、替代和重新分配 ,是解释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选择农村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针对安徽、广东、河南等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子女数量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分割率、生活成本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报告了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流动人口就业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形成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农村流动就业人口的“非正规化”矛盾愈加突出,文章对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环境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对我国今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宁泽逵  李红  宁攸凉 《技术经济》2011,30(11):68-72
利用对陕西省农户所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重分类概率模型,就农民对不同就业方式的参与概率进行估计,重点分析了影子工资率及人力资本、就业成本、收入差距对农民迁移与就业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农村劳动市场的发育状况、农村社区环境的发展、农户家庭特征、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对劳动力要素有效配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制度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外贸政策、新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等制度倒逼下,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破产或转向东南亚,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减少了低素质、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原有和潜在的农民工转移困难。此文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应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作用;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搞好东西部加工制造与贸易业务承揽的分离,增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围绕科技进步和劳动就业两个主题,分析科技进步、劳动就业,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社会总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就业、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相关关系,阐明了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正相关关系即科技进步会拉动劳动就业的数量,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劳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策、制度等外在影响因素的不断消除,劳动力素质对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强,已成为影响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内在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制约因素。文章以山东省梁山县企业法人单位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选择为例,采用多元选择Logit模型分析了县域农村劳动力素质、劳动报酬、劳动力所处镇域经济对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之间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报酬和镇域经济对劳动力就业行业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