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前后两年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债务重组上市公司重组绩效与证券市场监管关系问题。结果表明,2006年发生债务重组收益公司重组后会计业绩显著提高,股票回报率与市场总体无显著差异,2007年发生债务重组收益公司重组后会计业绩无显著变化,股票回报率显著高于市场总体,说明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扭曲导致资源的严重错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盈余管理视角讨论了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和政府监管对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影响。以2005—2008年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利用重组方式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新旧准则下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方式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亏损的效果不同;政府监管对债务重组方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控制关系豁免监管的加强导致2008年选择控制关系豁免的公司少于2007年,但公司却通过控制关系非控制化仍然达到盈余管理目的。建议将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监管细化到方式和非控制关系重组上。  相似文献   

3.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然 《经济师》2009,(5):145-146
: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遭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盈利能力下降、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困境,因此,债务重组活动不断发生,进而促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首次颁布,对于规范我国债务重组交易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等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对准则进行了修订,这是我国政府根据市场环境特点以及债务重组具体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的突破性举措。2006年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上市公司利用准则进行利润操纵以及盈余管理。准则的修订。其目的就是力图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导重组交易行为并能够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准则。  相似文献   

4.
结合管理后盈余分布法和T参数检验、Wilcox on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诱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得出结论。债务重组准则的重新修订虽然从表面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从实质上讲。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因此得到控制。而是在策略上进一步隐蔽化。  相似文献   

5.
张亚丽 《时代经贸》2007,5(1X):14-14,16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新股的不断发行和上市,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已有1380余家。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一些连年亏损、资金利用率低、经营管理不善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恰逢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这是为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本文认为,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整个上市公司群体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新债务重组准则出台为背景,重点研究该准则的一些缺陷之处及其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强制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债务重组是2006年度亏损公司在2007年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并且是亏损公司在2007年度扭亏的重要方式;(2)2006年亏损公司在2007年除了增加使用债务重组这种方式外,所使用的其他操纵利润的方式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营业外收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3)2007年扭亏公司表现出了利用新准则扭亏与利润平滑并存的特征;(4)2007年继续亏损公司仍然存在洗大澡的现象;(5)在描述性统计中发现了一些亏损公司在2007年存在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本研究的发现具有一定的监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新股的不断发行和上市,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已有1380余家.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一些连年亏损、资金利用率低、经营管理不善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恰逢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这是为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本文认为,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整个上市公司群体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新债务重组准则出台为背景,重点研究该准则的一些缺陷之处及其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即将在2007年开始实施,在了解其必要性的同时,必须还要看到其有可能消极的一面,既防止某些上市公司以此作为操纵利润的手段。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债务重组业务处理的监管力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把这次准则修订的真正效果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与国际会计的接轨。本文在这里对企业债务重组的一般原则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新债务重组准则会计处理上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尹亚红 《时代经贸》2007,5(10X):18-1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新准则重新规定了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本文对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和债务重组新准则的应用进行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新准则重新规定了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本文对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和债务重组新准则的应用进行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定义、方式、会计处理等进行了重新界定和修改。与旧准则相比,其变化在于一是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二是规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本文主要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项丽华 《经济师》2012,7(3):172-173
2006年2月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极大地规范了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重组后的损益分析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文章从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出发,以华光水泥厂债务重组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指出债务重组这种方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此前为《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1)》(以下简称旧准则)研究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以及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丽娜  牟辉 《经济论坛》2006,(16):137-13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对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通过与旧准则以及国际准则的对比,本文对新准则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对新准则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一)总体变化新准则改变现行“将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把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新准则的规定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会计新准则出台后,在债务重组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比较,来揭示新准则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对ST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首次制定到2006年再次修订(2001年首次修订),债务重组再次回到了1998年债务重组的层面上。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归。从与债务重组相关的基本理论出发,运用近三年沪市ST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2006年2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38项新准则,并从2007年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本文通过对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比较,指出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和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施天明 《经济师》2007,(1):157-158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防范少数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会计利润,财政部先后几次修订债务重组准则,努力使该准则既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尽可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文章对2001、2006债务重组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重点就债务重组定义、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账务处理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更好地理解新版债务重组准则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较旧准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分析了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差异,对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具体分析了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并简要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为债务重组戴上"紧箍咒",使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将成为促进当代中国企业真正发展的又一推动性制度。而其中的债务重组相关准则有了原则性的变化,成为新准则中被关注的亮点之一。本文将通过新旧准则及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分析,来对变化后的债务重组的相关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