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海小企业》2007,(11):14-16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适用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些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要求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28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说,贯彻实施《劳动法》还存在许多问题,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报告建议要加快制订《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修改完善《劳动法》(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被称为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相比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有许多重要的调整,对于已经习惯和适应了《劳动法》的企业事业单位来说,管理上的诸多调整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白《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是自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毋庸置疑,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2007年12月末,国内权威的法制类报纸--《法制日报》、国内领先的劳动关系网站--劳动法世界(www.laboroot.com)与《人力资源》共同评选出"2007年十大劳动争议案件".这十大案件基本反映了过去一年国内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和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践中的典型问题.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劳动法世界laboroot.com创始人、知名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专家魏浩征先生对这十个案例进行点评,以期提醒用人企业注意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风险,避免违规操作,使企业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实施劳动关系管理,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颁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该法施行以来,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现行《劳动法》存在的缺陷日益明显,其中的某些规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实际需要,影响其实施效果。因此,应当对该法作一定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将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一起构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相对于《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第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在重申这一规定的同时,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作了更细化、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赵轼 《中国就业》2007,(8):23-25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第14条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扩大了适用范围,放宽了适用条件,给予劳动者以选择的权利。本文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第14条的分析,建议用人单位在遵循《劳动合同法》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保持劳动用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出现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各种新型用工模式出现、受不同法律关系调整的劳动关系所受到保障和待遇的差距拉大、现阶段各种劳动纠纷大量增加等现象出发,论述制定我国劳动法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确认标准,明确劳动法律的适用范围必要性,立足于今日劳动法律制度的思考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生效至今已走过了20年,自《劳动法》出台后《职业病防治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法律相继制定出台并及时贯彻实施。这些法律在调整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权利义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无疑也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法新规,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努力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书讯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的法定义务,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缴纳社会保险费。《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在职人员每月按规定期限缴纳,不得  相似文献   

16.
《创业者(广州)》2006,(4):36-42
为了配合《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出台。本刊选编了《劳动法》与几个重要社会保险法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考虑到《劳动法》作为《劳动合同法》母法。虽出台10多年。但仍有相当部分用人单位尚未引起重视。仅知其名而未知其详。实有必要加以熟悉或重温。《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极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劳资争议高潮。势同1995年之情形。而社会保障问题将是纠纷的热点与重点问题。广大用人单位宜对此未雨绸缪。以免届时自乱阵脚。给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基础,是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载体。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山东临沂市目前劳动合同制度执行基本情况,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内容上看,《劳动合同法》大幅度地提升了劳动者议价能力,与原有的《劳动法》及各种法规规章相比较,《劳动合同法》改变了劳动者的工作生态,提升了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从而对劳资关系中的另一方用人单位(企业)构成了实质的影响。现挑选重要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陈述比较。  相似文献   

19.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许多国家分属不同的法律门类,在我国则尚无权威的说法,还处于见仁见智阶段。本文在综述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试图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范围和对象上进行界定,并提出建立系统、规范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设想。概括我国目前关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互关系的各种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有关问题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谨 《现代企业》2006,(1):56-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劳动法》在实施中出现不少问题,尤其在劳动合同制度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得我们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找到完善解决其的法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