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努力把辽宁建成旅游大省,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入新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兴城作为连接京津冀都市群的最前沿、全省的“西大门”,“引客出关”,加快建成辽宁极品旅游带的“龙头”,对全市乃至全省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快江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东泉 《企业经济》2004,2(10):129-130
江西有很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实现江西旅游业到2010年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的15%的奋斗目标的需要,本文积极探索符合江西实际、切实可行的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又称为"引爆产业",有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其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近年来,海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苏中领先、全省一流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按照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两大的要求,正在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新兴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薄喜如 《活力》2012,(1):6-7
2012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和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5.
薄喜如 《活力》2012,(2):6-7
2012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和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6.
冯瑞菊 《企业活力》2001,(12):21-21
旅游业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规模最大的新型产业之一,也是关联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优化产品经济结构,创造劳动就业机会,扶贫脱困、丰富人民生活、发展地方经济、培养新的财源,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目前省内市场需求不旺,经济增长乏力,新的财源尚未凸现,经济发展暂处于一个低迷时期的内陆省份,大力发展旅游业无疑于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加快河南旅游业发展,将河南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此带动相关行业以及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有效地克服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旅游业健康发展,应该在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中大力发展旅游教育,构建和谐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前进的必由之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旅游资源持续性基础上,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或接待区域的需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能对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云南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阻碍因素,要实现运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必须找准出路,转变思想观念,从多方面促进云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巩明 《活力》2011,(1):94-94
本文论述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特色: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加强城市建设、景区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出学习和借鉴重庆经验,加快哈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建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强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发挥全省旅游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惠蓉 《中外企业》2002,(59):37-40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和区域现代化。为此,要加深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区域现代化的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点、线、面结合,构建区域旅游网络;共同构建区域道路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道路和交通水平,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旅游交通;挖掘化内涵,弘扬先进化,提高区域化旅游竞争力;各城市共同关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甘肃旅行社当前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甘肃省的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辉煌业绩。从1979年——1998年旅游业开始兴起的十年中,全省旅游收入仅为1.91亿人民币,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82%,旅游收入由33万人民币增长到7002万人民币。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人们认识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事业,旅游成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以外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和享受,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爱保 《数据》2013,(6):37-37
近年来,山东省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全省经济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如今山东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呈现三大发展趋势,即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由促进产业融合的配角向主角转变,由少数群体消费向公众消费转变。旅游经济的茁壮成长2012年,山东省全省接待境  相似文献   

13.
旅游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汇点。旅游业发展依托良好的环境优势和人文资源,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由众多产业组成的产业群体,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不仅直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会大大增加居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掀起了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热潮。浙江省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与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全省旅游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新跨越”的目标。金华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也提出“旅游业是金华赶超崛起的潜在优势,要整合浙中旅游资源,打响浙中旅游品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金华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义乌市作为浙江省的先发地区,要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原有国家4A购物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做好科学规划,推动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造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挖掘文化内涵,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业人才,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全锐 《现代企业》2004,(3):51-52
陕西旅游业的特点陕西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它3100多年的城建史及其灿烂多姿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的首选地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陕西省的旅游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多样性强。陕西省既有丰富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省内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黄河流域的北国风光、长江流域的南方色彩、以及八百里秦川的秀美和高大雄伟的秦岭山脉而闻名。全省现有国家级风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地级风景区2个。丰富的地热资…  相似文献   

16.
刘洋 《中外企业家》2014,(6):188-189
任何一个涉及旅游的安全事故,都可能给旅游者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都可能使旅游业遭受重大挫折。因此旅游安全生产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事关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必须把“旅游安全生产”摆在首位,时刻警惕依法抓好旅游安全,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本文再次基础上对旅游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找出其原因,最终总结出旅游业安全生产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我国旅游业在大数据时代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从景区与酒店、旅客以及旅行社这三个角度分析了物联网对旅游业所产生的影响,以一个较为立体的视觉说明了促进物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的必要性,最后文章结合我国物联网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和区域现代化。为此,要加深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区域现代化的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点、线、面结合,构建区域旅游网络;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道路和交通水平,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旅游交通;挖掘化内涵,弘扬先进化,提高区域化旅游竞争力;各城市共同关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15%,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并高居世界前列。2001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5.2%。  相似文献   

20.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60座旅游业发达城市中.有31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杭州.苏州.桂林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具有高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平遥.曲阜.敦煌.凤凰城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业也早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不难发现,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所具有的浓郁文化氛围,丰富的历史遗址.较高的知名度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但这是否意味着“历史文化名城“是旅游业的一面万能金字招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