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语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针对目前中国整个广播电视新闻业中刮起的一阵“民生新闻”旋风.对其节日主持人语言特点所做出的思考。南京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台的《第七日》、湖南卫视的《晚间》,这些电视新闻的模式更加关注民情,贴近民生。为了适应一种全新的新闻节目样态,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笔者认为,在现下寻求新闻节目新形式、新样式、新观念的过程中,民生新闻的兴起在给我们的电视新闻播报带来新的元素的同时,也使我们走进了一些小小的误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民生新闻节日主持人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民生新闻在经过了近六年的成长,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从发展到鼎盛,从鼎盛到平缓的这么一个电视节目周期律之后,民生新闻的种种弊病暴露出来。加之民生新闻自身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学界对民生新闻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民生新闻究竟该如何转型?很多学者把公共新闻作为这一命题的首选答案。本文总结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态势,并以地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江汉风》为例,对当前民生新闻实践操作中类似于公共新闻的一些做法给予分析和探讨,力求找寻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公共新闻之路。  相似文献   

3.
国以民立,政以民兴,党以民本。“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全面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规划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特征上有着明显的代际特点,具备较强政治认同感,但政治认知较为模糊;政治情感较为强烈,但政治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政治参与较多,但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这些特点导致了他们对《概论》的内容漠不关心、学习大打折扣,课程教育教学意义缺失。当前的《概论》教学必须要增强教学者的个人魅力;不迷信多媒体教学,善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认真组织开展好实践教学,以多元化地推进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妇女报》进厂矿、进学校、进社区的"三进"栏目为例,探讨中央新闻媒体如何将民生内容做得"有益、有情、可信、可亲",把新闻贴近性真正落到实处,使得中央级媒体新闻进入百姓生活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评价体系介入的观点出发,利用UAM Corpus tool对选自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30篇政治新闻语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政治新闻中的介入资源和政治新闻的多声性。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准确定位应该从其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得到阐释。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历史观基础是西方社会进化论中的社会有机体论和中国传统阶级调和论;孙中山民生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养民"的政治哲学理念,没有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政治价值观的倒转;孙中山通过其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展现了其民生思想的道德乌托邦色彩,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不同。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的揭示表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近现代继承者,它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8.
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从融入价值、融入内容、融入路径三重维度探究“为何融入”“融入什么”“怎样融入”等问题,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指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民生优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从理论和实践价值考察,“民生优先”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甫白 《新智慧》2008,(5):93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统称“五经”,它们都有自己的雅号别称。 《诗经》别称“葩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相传由孔子删定,当时共有三百一十一篇,秦朝焚书后少了六篇,现存三百零五篇,通计三万九千二百二十二字。后人称赞这些诗篇是诗歌艺苑中的“奇葩”,故又称“葩经”。  相似文献   

1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以学生“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代表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一种发自于内心、树立于理念、践行于实际的知行哲学,是执政党矢志不渝的政治诉求,是新闻传播领域社会责任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湖南日报》"三农"报道的成功之处正是体现在这种人文关怀精神上。具体表现在承担主流媒体使命,引导社会舆论;关注社会民生,反映农民诉求;注重精神生活,关怀弱势群体;在报道形式、报道风格上多样化创新,增强报道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卜辞有“立中”,建中之地在中央,民众从四方汇聚,尚中意识由此而产生,“中”在卜辞中兼作氏族社会之徽帜与测风之仪,作为氏族社会之徽帜,“中”与权力,法制、道德等有关;而作为测风之仪,“中”又与度有关,先秦尚中思想的发展,始终脱离不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尚中学说在《易经》中已建立基础,中间又经儒、道两家的发挥,到《易传》时已臻成熟,《易传》的中道思想实际是兼取尚中说精华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闻作品剽窃行为有损于公平竞争原则,尽管目前新闻作品剽窃行为并不普遍,但已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于新闻作品剽窃,人们多从《著作权法》上去寻求法律保护,但从对同行业务构成不公平竞争看,它同时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适用不同的法律,处罚结果会有所不同,正确适用法律对新闻作品剽窃的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节目也越多地被受众所喜爱。我国坚持以人为本,这从侧面反映出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尤其近年来随着发展迅速的电视民生新闻而产生的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探析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健康、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应有逻辑体系视野。逻辑体系视野中的《资本论》“商品”范畴内涵不限于开篇定义,还有广义内涵,即“物”商品和“劳动力”商品范畴对子的有机统一。其集中表现即《资本论》开篇研究“物”商品创立劳动价值论,与次篇及以后研究“劳动力”商品创立剩余价值论建构人类解放逻辑体系之间是“序曲—主旋律”有机一体主从关系。因而,《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是“劳动力”商品。“物”商品论囿于开篇把“物”商品界定为逻辑起点范畴,“目中无人”自相矛盾地阉割了《资本论》人类解放逻辑体系的建构“根据”,否定了《资本论》的人类解放性质和科学性质,贻误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亟须厘清。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给了平民百姓,是电视传媒平民化的趋势,是新闻节目的一大进步。本文将结合成功案例对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媒体的监督和宣传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以人为本的国家建设中,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民生的发展理念也将民生新闻的生存空间拓展的非常宽泛,众多形式的媒体也纷纷在民生新闻上下功夫、做文章,以此博得众读者对其的认可,使文化商品的竞争也陡显激烈。一条“有读者缘”的民生新闻可以有几十家媒体抢炒,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美丽的。没有色彩,世界一片灰暗惨淡。绿色,清新自然,生机勃勃;红色,热情奔放,喜感浓厚;蓝色,清爽淡雅,海阔天空……它们,造就了世界的五彩缤纷,造就了舞台的五光十色。当一束束绿的、红的、蓝的灯光射在太阳公公在舞台上的笑脸时,他就像一个好客的主人般,敞开热情的胸怀,等待相知相惜的人们——“红太阳”演艺中心的舞台。就是这样色彩多姿。三位新近加盟红太阳的演员,就像三种不同的颜色,再次缤纷你的视线,打动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