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郁 《中国高新区》2013,(1):136-141
国家高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如果说第一个十年是创业探索期,第二个十年是二次创业期,那么第三个十年就是战略提升期。围绕我国高新区如何战略提升且在提升过程中如何真正担负起创新经济“领头羊”角色,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的全体成员,在2012年针对我国高新区成立20周年连续发表了11篇文章之后,  相似文献   

2.
在各国家级高新区全面贯彻《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二次创业”的时候,南宁国家高新区迎来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多重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8月31日,第四届全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在新疆人民会堂召开。会议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共同主办,乌鲁木齐高新区承办。此次会议是为深入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方针,增强高新区肩负“四位一体”的历史使命感,推动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强高新区横向交流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7,(5):78-86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促进国家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6.
在各国家级高新区全面贯彻《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二次创业”的时候,南宁国家高新区迎来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多重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火炬计划”的实施是中国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开始,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程中,“火炬计划”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正是由于“火炬计划”的实施,创业和孵化器在全中国尤其在高新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风险投资从种子资金到上市投资,形成了很长的资本链条。可以说,“火炬”开创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高新区三位一体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而这个模式正是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十五周年,也是科技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起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53个国家高新区(此文数据截止于2006年底,故宁波国家高新区并未统计入内)高举火炬旗帜,按照“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五个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  相似文献   

9.
碧绿的大海,美丽的鹭岛。5月26日,第三届全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在厦门召开。会议围绕实施《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纲要》,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实施。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科技部党组成员、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厦门市市长张昌平、科技部高新司司长冯记春、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21日,科技部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标志国家高新区吹响了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第三个10年“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响亮号角。创新驱动是手段.是动力;战略提升是目的,是结果。我认为,国家高新区在既第一个10年“创业”的阶段之后,第二个10年“二次创业”,强调创新资源聚集和经济内生增长,是“创新驱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加强火炬计划宣传工作,交流各地火炬计划宣传工作经验,研讨火炬计划“十一五”发展规划,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05年11月27~30日,在贵阳高新区召开了国家火炬计划宣传上作研讨会。科技部火炬中心、贵州省科技厅、贵阳国家高新区以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科技产业》和《中国高新区》杂志(以下称“一报两刊”)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新区、科技厅局、创业服务中心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区》2009,(4):9-9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促进高新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近日,科技部批准广州高新区、郑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天津滨海高新区(简称天津高新区)开展创新型园区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时下,高新区谈论最多的无疑是“二次创业”。从1991年首批25家高新区成立,到目前53个国家级高新区遍及各地,12年来,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过去的十年,高新区以平均60%以上的速度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值更是超过了100倍。面对如此辉煌的“战绩”,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搞“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发展,以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为标志,历经近20年历程,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崛起,自主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新形势下,高新区要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高新区纲要》)的制定和发布,标志着高新区进入一个目标清晰的、新的、有序发展阶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指导未来”就是《高新区纲要》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在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上,10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发表了《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正式吹响了“三次创业”的号角。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于1988年正式批准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决定在北京中关村兴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央和国务院又明确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我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序幕。20年来,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国家高新区)构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布局,已成为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阵地。今天,国家高新区已形成“54+1”的新格局,正步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高新区》杂志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办刊,借助社会力量办刊,已成为全国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广大管理者、经营者和科技人员了解、交流的信息媒介,是高校专家、学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智慧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如何进行创业就业的重要窗口。创刊于2001年9月的《中国高新区》杂志,内页160P,彩色铜版纸精印,烫银封面,每月20日出  相似文献   

18.
秉承敢为人先之精神,历经勇立潮头之锤炼。“十一五”时期,和兄弟高新区一样,中山火炬高新区在“二次创业”的浪潮中扬帆竞发、破浪前行、满载而归: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成倍增长,持续多年引领中山市的经济发展,在国家高新区的位次不断跃升,获得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高新区寄语     
《中国高新区》2009,(12):24-34
创刊九年,出刊百期,见证高新区发展历程;弘扬创业,宣传创新,揭示高新区成功经验。伴随着中国高新区的成长壮大,《中国高新区》杂志逐步走向成熟。希望《中图高新区》杂志立足高新区,放眼全世界,充分发挥科技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沤歌高新区人创新创业精神,探讨新时期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为全国高新区构筑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杂志真正成为高新区决策者的智囊参谋,成为科技企业家创业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科技部在武汉召开了53个国家高新区所在市市长座谈会。会上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构想。转眼时间,“十五”即将过去,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