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腐败是经济转轨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呈现集体腐败的特征.文章主要是运用博弈理论对集体腐败行为进行解释.文章证明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转轨国家,由于缺乏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一般都是上级官员作为其下级官员的监督者,他们非常容易合谋,形成集体腐败.随后文章对中国集体腐败问题做了实证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剧烈进行的时期往往是腐败高发多发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也往往是腐败高发多发时期。文章从讨论现代化的涵义入手,探讨了现代化与腐败的关联性,以及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如何遏制腐败现象过程中的制度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转轨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其滋生腐败机会的机制,并通过对包含594个案例的腐败要案案例库进行的检验,实证地揭示了经济转轨滋生腐败机会的微观机制。本文还对不同地区和中央部委不同时期腐败案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经济转轨对腐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转型国家企业的最新调查资料,本文从转型经济国家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治理的质量、政府干预程度和企业对政府控制程度与腐败的关系。就资料显示,政府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程度与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就一个国家内部的微观情况来看,政府对企业干预的程度、政府对企业的优惠以及企业为政府腐败支出量的大小之间显然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调查表明,市场化改革必须与有效遏制政府被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腐败的产生与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有较大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然后深入分析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腐败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反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次优选择与渐进转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流经濂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精巧的范式和方法,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却面临着转轨经济的严峻 流经济学崇尚的是市场的力量和最优选择理念的话,那么,转轨经济则凸显的是次优选择哲学。因此转轨经这便是次优选择经济学。中国的渐进改革是一个典型的由多重次优选择(诸如拨改贷、价格双轨制、乡镇企业、财政包干、金融控制、国有股安排以及债转股等)叠加而成的过程。不研究次优选择便难以理解中国的渐进改革  相似文献   

7.
转轨国家的政府俘获、腐败以及企业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9年商业环境与企业绩效调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俘获、企业影响力和行政腐败展开了研究.文章分析了企业对政府施加影响的各种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带来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很多转轨经济体中都出现了俘获经济,因此这些转轨国家未来改革的重点,应是引导企业通过透明改革、政治责任和经济竞争等合法方式而非俘获政府的非法手段来对政府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8.
转轨经济中的农村金融:管制与放松管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转轨经济中,国家试图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管制,来汲取农村的金融资源,从而保证对国有经济的金融资源供给。在国家对农村金融的管制之下,农村金融体系正常的金融功能被异化,这正是多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之所以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要害。近年来。“三农”问题凸现,农村经济发展迫在眉睫,而这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正常金融功能的复归。这种复归要求国家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市场转轨中的细分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发展和遇到的问题。透过既有的“细分——重构”论分析框架,资本市场是细分与重构的操作平台和制度装置,分摊改革成本,改变转轨路径,加快转轨进程。文章以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及国有股问题的提出为界,提出“转轨下的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转轨”两个命题。中国资本市场内生于渐进转轨,是重构拉动细分的产物。上市公司治理缺陷及其违规问题的集中爆发,是细分滞后于重构的表现。国有股减持与流通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符合资本市场转轨的要求,体现着细分推动重构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轨国家发生的通货膨胀,是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摩擦所引起的经济失衡的集中表现,本文分析了东欧国家经济转轨中的通货膨胀现象及其成因,转轨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各项政策,最后总结了经济转轨中通货台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并对行政垄断,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最后,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相似文献   

12.
Public finance should be a means whereby governmen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are able to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and end poverty. Corruption, however, reduces tax revenue and makes public expenditure policies ineffective for achieving social objectives. The papers in this volume, which is sponsored by the Fisc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describe how corruption makes public finance ineffectiv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Using data from a large panel of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95–2015,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corruption on public debt. Overall, the estimates reveal that corruption increases public debt. The effect, however, appears to be heterogeneous across income-related sample splits: it is stronger for advanced economies, but weaker and less statistically robust for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her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foreign aid may also affect public debt.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e inadequacy of conventional wisdom assuming that more detrimental fiscal effects of corruption arise in low-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同时考虑财政分权、政治晋升和腐败三个因素对地方官员行为的影响,进而构建了理论模型。从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基本模型中,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的偏好程度越高,则其努力程度越高、腐败程度越低。而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官员的努力也越高,但对腐败水平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在进一步假设腐败会被惩罚的拓展模型中,基本模型的大部分结论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分权程度的对努力的影响也变得不确定了。除此之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对官员腐败惩罚的力度和对官员腐败的惩罚准确程度的影响,相关命题表明,如果对官员腐败惩罚的越严厉,并且对官员腐败的惩罚越准确,官员努力水平和官员腐败程度都会变低。通过对研究结论的分析,我们还对以往文献的结果进行了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5.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suggests that firms may be subsidized for political reasons or because of the creditors' desire to recover a part of the sunk cost invested in an earlier period. In all these models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are viewed as being, in principle,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necessary restructuring behaviour on the level of the fir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mposition of financial discipline is not sufficient to remedy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related deficiencies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Using evidence from the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paper shows that a policy of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cannot induce successful revenue restructuring, which requires entrepreneurial incentives inherent in certain ownership types (most notably, outside investors). The paper also shows that the policy of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falters when state firms, because of inferior revenue performance and less willingness to meet payment obligations, continue to pose a higher credit risk than privatized firms. The brunt of state firms' lower creditworthiness falls on state creditors. But the 'softness' of these creditors, while harmful in many ways, is not necessarily irrational, if it prevents the demise of firms that are in principle capable of successful restructuring through ownership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东欧经济转型进行了回顾,指出了中东欧经济转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中东欧经济转型的成就,强调中东欧国家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目前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中东欧国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推动许多领域,特别是社会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引入环境所有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贸易结构变迁与相应的污染分布和转移,旨在揭示大国污染效应、工业化路径的环境效应、贸易结构变迁的环境所有权因素以及环保政策失效的原因。研究推导出不同国家间环境所有权模糊程度和交易效率变化对贸易结构变迁与污染分布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命题可用于解释现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传统计划体制背景下启动的,也是在一定的改革意识引领下发生的,但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形成的改革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获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我国经济学理论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为了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如何科学地认识市场经济,怎样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体现现代精神,都需要在范式转型的前提下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TFP贡献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影响经济发展结果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转型实质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形成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关键变量--社会激励结构,节约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形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中国特有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来对我国1978年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体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市场化率、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我国的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