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玉添 《魅力中国》2010,(32):275-275
哥特艺术是中世纪后期的代表,是整个中世纪文化的巅峰。而在四五百年后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及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甚至今天,哥特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延续着其非凡的生命力,而且呈现其艺术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哥特艺术的溯源,窥视其极强生命力的内在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曼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5,(6):108-109
对于许多人来说,漆画似乎有些神秘,而对于追求艺术美境的人来说,漆画创作领域无异于阿里巴巴的宝藏洞窟。当我们走进漆画的缤纷天地,不能不目迷五色,叹为观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罗光强 《魅力中国》2011,(12):118-118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与理想生活状态应该来源于能够给人以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的外在环境,但是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文就是将建筑放入整体环境中,寻找它们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程技术,许多建筑物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中国古代建筑总体性、综合性很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能够从多方面折射出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5.
曾峥 《中国西部》2013,(10):110-123
博物馆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提供大量文化、情感资讯的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学习、休闲、交流、区域形象展示等功能。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不能忽视"以情感人"这一基本信息传达原则,在信息传达过程中,成功的展示场景设计有助于加深观者的认知深度与交流质量。  相似文献   

6.
卢津源 《沪港经济》2003,(12):53-58
幼年时随老人外出偶遇一位道士,老人一时兴起请道士给我卜了一卦,依稀记得道士说我一生迁移辗转频繁。现在年近五十了,回头想起这一幕真是很多感慨。  相似文献   

7.
李云辉  张正会 《魅力中国》2009,(20):173-17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松柏、流水、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域阻隔和文化差异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建筑风格。中西建筑的差别,其本质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环境,社会形态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它对建筑的影响反映在地域和民族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对建筑创作思维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艺术建筑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化品位和外在形象的特征。建筑从它涎生的那刻起,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与艺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相伴而行从远古走到现在。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建筑,因而有了建筑,也就有了建筑艺术,所以,建筑是艺术的载体,艺术是建筑之魂,正象曾经组建了建筑学说的梁思成先生所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化而兴盛衰亡。  相似文献   

10.
王贞辉 《魅力中国》2009,(20):103-104
我国有着自己古老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但由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建筑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我们建筑创作所采取的态度是:寻找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把握好当今建筑创造的大方向,探索建筑创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禾刀 《产权导刊》2018,(8):78-79
去年有幸去了趟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荆州,自然免不了饱览古城的古香古色.除了雄伟的古城墙,重建的张居正故居,特别是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1325年左右)的章华寺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其榫卯结构尽显鬼斧神工之妙.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男性饰品已经逐渐淡化了“奢华”和“繁冗”的痕迹,进而追求直接的艺术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表达男性情感诉求。设计师将男性饰品赋予更多的美学内涵,追求个性、气质和多样化。中西方的男性饰品无论从审美、材质还是风格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面对男性饰品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化设计至关重要,设计师必须在材质、观念、工艺上更加完善,将时尚和个性推至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13.
牛翊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03-204
建筑,作为一种美的文化观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不同的风俗文化、时代背景、社会类别等等,都会导致人们对于建筑美的不同认识,但人类的审美活动总存在客观的内在准则,它控制着人类审美认知的全过程。因此,对当代建筑审美准则的探究无疑对人类不断追求与创造建筑美及建筑功能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凯 《魅力中国》2010,(27):58-58
人类住宅发展从穴居、巢居到舒适健康的住所从单纯面积的增加到功能性能的齐备完善,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调、呆板、粗糙、生硬的"居室型"住宅.家庭构成、家庭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以及居住概念等的变化,造成了住宅户型和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不相适应的现象.本文针对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处理方法,供设计者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谈数学的美     
朱风华 《魅力中国》2011,(10):166-166
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然而,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江山如此多娇”的自然美,抑或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这些艺术美。然而,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后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16.
人类住宅发展从穴居、巢居到舒适健康的住所从单纯面积的增加到功能性能的齐备完善,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调、呆板、粗糙、生硬的"居室型"住宅.家庭构成、家庭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以及居住概念等的变化,造成了住宅户型和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不相适应的现象.本文针对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处理方法,供设计者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是一种有环境需求的动物,需要环境里有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是建筑,将人类各种分散的社会生活归拢在一道道的围墙之内,固化了流逝的岁月.承载了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廖永雄 《魅力中国》2009,(27):136-137
消防给水系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给水的方式选择,以及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借助网络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适应未来的有效手段。目前,美国超过95%的大型企业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使用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代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业更需要电子商务建筑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更是由行业地位、自身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一部吸引观众,能让观众不断回味的电视散文必须具备以下四种特征:一是创意美。一部成功的电视散文,无论是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创意,有了这个创意,才有了抒发感情的载体,才有了展示优美文字的机会;二是文字美。优美的文字有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画面美。好的画面语言可以为文字插上翱翔的翅膀,让思想飞得更高远,主题表达得更深刻;四是音乐美。音乐是电视散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音乐就有了情绪,就有了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