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蔡理雄 《开放潮》2006,(11):64-6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村法治是我国法治实现的基础。农村法治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2.
陈凯宇 《宁波通讯》2009,(11):44-45
民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而民生对法治存在着依赖关系。为此,鄞州区委在《关于建设法治鄞州的决定》中提出:加强法治建设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实力鄞州、生态鄞州、文化鄞州、富裕鄞州、平安鄞州“五大鄞州”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深入实施“幸福民生40条”中,进一步提出要突出稳定和谐,着眼安全安定,深化平安、法治建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确定了将改善民生的理念与“法治鄞州”建设相结合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加强民生立法 构建民生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实际上,在当代中国,作为关乎社会生存、国民生计以及群众生命的“民生”问题正逐渐成为超越民主的时代主题。亟待有力的法治保障。改善民生,尤其需要加强民生立法;依法治国,其内在要求正是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4.
邵云 《老区建设》2008,(9):20-20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民生”就是“百姓的生计”,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消贫减困则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社会建设总的目标是推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必然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追求。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为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障,在价值追求上至少应追求人民性、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正、规范公权力以保障私权利。  相似文献   

6.
陈丽洁 《特区经济》2010,(12):240-242
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公民的农民,应享有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的权利,但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权、教育权及财产权等方面的权利仍然得不到平等和应有的保障。农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是法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的客观实际,构建农民权利法律保障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和保障农民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7.
法治政府是政府行为合法化的表现,也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政府法治化建设的方向,和谐社会作为政府始终追求的重要目标,既需要法治政府提供保障,又为法治政府的建立提供环境支撑,十二五规划初期,以法治政府为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深入发展。一、法治政府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法治政府要求政府的行政活动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做好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过硬队伍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的根本途径。当前,在新形势下。对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自觉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不断提升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健全群众工作机制。把群众工作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始终做到服务民生,发展民生,利惠于民。  相似文献   

9.
国以民为本,农民是国源,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毛泽东一生致力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解决农民生产力、土地、教育,社会福利等问题。这为我国保障农民利益、改善民生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我们有必要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中关于维护农民利益的思想和方法,从其民生思想中探索当代关于农民利益保障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观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和法治建设的立足点.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新常态作为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对我国经济情势的基本判断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出发点.经济新常态决定了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立足“立法先行、于法有据”的指导方针,围绕经济新常态这一核心,在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法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适应了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人权事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念,探索中国人权进一步实现的路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权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权事业提供政治保证;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2.
关注民生新政,就是关注民生的幸福,民族的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在于人民当家做主,在于民主与法治,在于去旧布新、兴利除弊、革新体制、开创新政,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吴义太  臧荣华 《特区经济》2007,(12):169-1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严重不足,探讨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十分迫切。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途径可以从农民工的自由迁徙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结社权、救济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根本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加强廉洁和效能建设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村法治是我国法治实现的基础。农村法治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我国农村法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没有形成合理的成正比关系。农民法律意识仍相当淡薄,主要表现在:(1)缺乏平等和独立的人格意识,导致维权意识不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在经济上的脆弱性最终决定了农民人格主体性的丧失和依附性的增强。有不少农民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胡锦涛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赋予群众路线新的内涵;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揭示了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重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夯实了群众路线的社会基础;孕育了"群众路线是民主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思想,使群众路线获得了制度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我市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保证。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把民生抓在手上,大力推进平安宁波、法治宁波、美丽宁波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优化民生事业布局、着力深化民生体制改革……"十二五"走过的这几年,各项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展现新面貌,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产业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17,(29):2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明确要求我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层单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重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法治建设,需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融入社区治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和环境,推动社会全体成员参与到法治社区的建设中来,形成良法善治氛围,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姜仕华  汤勇 《理论观察》2016,(4):144-14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一切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和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法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