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湖县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建立了几种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能流物流流通合理、利用充分,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兼与张叶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坚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4,(2):17-20
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兼与张叶先生商榷许坚(西北农业大学)人类的劳动,或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所谓生态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界自然环境,它是生物与非生物有机结合形成的统一整体,人类在生产劳动中,总是要以自然资源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4.
5.
农户经营行为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空前破坏,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已经威胁到了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繁衍生存的家园乐土。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其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甘肃省庆阳地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庆阳县黄土塬分布较广,如董志塬约有157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2.9%,是甘肃省也是全国最大的黄土塬;而环县和宁县地形较为破碎,属于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三个县的地貌特征都非常典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够代表整个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特征。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县208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和野外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已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通过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互关系的剖析,定量研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变动,可得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先同向变化,而后反向变向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紧密结合“十二五”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的发展战略。以RS作为重要数据来源,以GIS作为技术支撑获得城区绿地格局,采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等研究方法,对宜宾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降温增湿、休闲游憩及心理调试等方面生态功能进行估算,并进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投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进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6,(4):1-8
投资生态经济效益是投资过程中,将生态开源货币化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总和。影响投资效益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性投资与生态性投资的比例分配,后者的大小受生态资源价值和政府政策决定。因此,一个社会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调节两种投资的比例,来达到较好的投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经济效益是园林化工厂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是基础。文章对钢铁企业在实施园林化工厂建设中,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化规划,低成本管理,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协调统一,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代昌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6,(1):53-54
农林复合经营是生态农业的核心,它通过一定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与一定的农林经济系统,运用相互适应的技术措施,进行一系列能量与物质的转换,以提高综合生产力。湖南省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湘西山地杜仲混农林业模式;湘南山地混农林业模式;丘岗地区混在林业模式;丘岗山地庭国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洞庭湖湿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城郊型农村复合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顺应模式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芳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2):53-57
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是指广告语篇中的语码转换作为语言结构的一个侧面和一种语用策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广告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受众心理等方面的顺应,这种顺应是由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多层次、多种类的功能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得以实现的。因此,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对广告语篇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为广告语言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多元化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化,绩效审计的目标多元化、范围多元化、方法多元化、程序多元化、报告方式多元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阶段,正需要绩效审计发挥其多元化的特点,构建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多元化模式,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全方位的评价结果,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全面化的促进功效. 相似文献
13.
“崩溃论”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全面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与转轨经济问题,并从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金融四个视角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问题增长,在增长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这30多年的特点可以基本总结为,必要条件为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化部门;充分条件为对外开放;产业条件是不断动态地引进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制度条件为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转化经济发展模式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转化的社会成本和竞争平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暗含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假设,这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在我国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存在投资的潮涌现象和经济的结构性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Permanency and Flexibility of Institutions: The Role of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ffer a Lachmannian analysis aimed at studying the coherence and the efficiency of reforms in China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idea is that transition dynamics cannot be analyzed by reference to market criteria only; transition is, above all, a change in institutions. Every transition economy thus faces the problem of creating a new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which associ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activities by the market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a centralized mechanis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e explain that, in China, this role is played by decentralization. Indeed, we demonstrate that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 of which the main institutional vector is decentralization, show the particularity of reconciling, within one single logic, the permanency of a well-established institutional order required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plan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institutions necessary for the move towards the market. We then defend the theory that both the success and the originality of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 rest on their capacity to resolve the permanency-flexibility dilemma. 相似文献
18.
19.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就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争议不断。1994年以来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情况下,并未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央政府基于国家发展水平就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处于两难境地,期望建立健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减轻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社会”的性质,因此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比在城市社会中更为重要,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非正式制度的因素,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 二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