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形式、障碍因素及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依靠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民间投资和科研机构来转化渔业科技成果的3种途径,讨论了3种转化途径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在论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因素。提出了我国未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重点,以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特征及加快转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分析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需求特征入手,明确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析——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金融在整个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中总量和占比都比较小,金就支持不足已成为制约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为此,应坚持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的主导地位、强化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力度、构筑农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上市通道、稳妥发展风险投资和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以全面提升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四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5月16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主办的2014年水产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上海海洋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行。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牛灵江,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贾晓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国辉,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处处长于秀娟,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黄硕琳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水产学会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三大急需解决的问题,即供需结构失衡、转化率低和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自身的投入与产出机制缺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外部条件制约、一些地方政府的“轻农”观念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转变政府观念、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科技人员力量、建立采购计划听证制度和完善成果鉴定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则是从根源上缓解目前农业科技成果问题的政策基本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 6000- 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的转化率仅为 30- 40%,远低于发达国家 70- 80%的水平。发达国家在 70年代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率已达 60- 80%的水平。而我国“六五”期间农业产值增长中只有 30- 40%来源于科技进步,“七五”期间虽然获奖成果比“六五”增加将近两倍,但科技贡献份额却下降为 24- 29%。低的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的下降,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有必要研究目前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经济在甘肃省城市建设和工业产业中一直是支柱产业,然而,为了尽快追赶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以粗放的经济模式大量地透支了地方资源,不但破坏了地方生态环境,还影响了这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这些地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企业职工的未来生计问题亟需解决,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是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通过对甘肃省资源枯竭地区的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困境,发现产业科技含量低、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失衡是目前甘肃省资源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中科技水平的融入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升级,因此,加大对产业体系中科技因素的融入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转变政府的发展观,建设一系列科技引导政策和循环产业政策加快资源型地方经济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效率状况对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2009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对政府部门属农业科研机构的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规模报酬以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包含科技人员、科技经费及科技成果在内的6个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中的超效率模型测算全国32个省份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机构(含直辖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结果]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81,科技运行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机构学科领域分,水产学学科的效率值最高(TE Score=2.867 9);按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分,渔业的效率值最高(TE Score=1.901 1)。各省(市、区)农、林、牧、渔业农业科研机构的综合运行效率值大于1的有天津、吉林、贵州、宁夏、北京、辽宁。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是0.686,规模收益递减的省(市、区)占87%。[结论]DEA非效率地区所占比例较大,技术效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地区占56%,地区规模效率的提升可以依靠加大科研投入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在合理调控种植业科研机构的发展规模的同时优化其科技人员结构。通过开展农业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来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同时应根据农业科研机构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实现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存在的差异性,为配置效率的提升寻求有效措施。[方法]运用超效率DEA,对2001~2014年间中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评估,从中探究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趋势和时空特征,构建Malmquist指数以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水平考察影响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变动的因素。[结果]中国各地区整体的配置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超效率平均值从2001年的0.520上升到2014年的0.76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年均增长4.2%、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年均下降2.8%;从影响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来看,技术效率已成为主要因素。从细分的6个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最高,西北地区最低。从具体省份情况来看,有17个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其中天津、上海、广东、海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结论]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可采取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各地根据农业科技资源实际扬长避短、合作共赢,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测算园区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对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园区运营效率的因素,为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做出参考。方法 以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利用修正二阶段泰尔系数对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园区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在逐步变大,而造成这种差异拉大的原因是省域内园区之间的差异,因此造成园区运营绩效差异主要因素并非是区位因素,而是园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结论 对于运营绩效不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重视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完善、做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推动园区科技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建设。同时,注重农村电商平台的搭建以及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的培育,并促进示范基地与研发机构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大农业品牌化运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旱地农业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指出在旱地农业类型分区研究,覆盖农业、集雨工程、抗旱品种、不同类型地区重点技术体系和生产模式、农田水分平衡及调控研究等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提出加快现有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继续把旱地农业研究列入“十五”攻关计划等4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确定基于乌鲁木齐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并与现行标准进行比较,以期为当地后期耕地征收补偿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将耕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构成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影子价格法与成本替代法、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其进行测算,并对基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征收补偿标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从农户与集体角度,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能使农户获得的征地补偿金提高,从37.92 万元/hm2提升至了306.97万元/hm2,为现行标准的8.10倍;(2)从补偿范围角度,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补偿标准,兼顾了征地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补偿,分别提升至了299.43万元/hm2、10.25万元/hm2.[结论]文章创新构建基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充分考虑了耕地资源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多重效用,不仅计算了耕地资源对于农民的就业价值和农业产出价值,也重点体现了耕地资源对于农民具有的社会保障效用和生态安全效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资源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也迫切需要将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文章以研究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为出发点,首先分析经济视角下农业的发展模式,了解到农业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之一,因此采用低耗能、低排放和零污染的发展模式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的生产离不开科技资源,引用高科技技术、设备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评价研究,从农业科技授予专利数量、农业新品种的数量以及农业科技论文数量等角度阐述科技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指出其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为实现农业化发展、改善农业发展结构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新巴尔虎左旗的历史、地理、文化、人口、生态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独特,而草地畜牧业作为该旗的支柱产业。因此,实事求是地选择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模式,对当地的自由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长期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各种因素,构建出新巴尔虎左旗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模型。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个苏木(镇)转型升级模式进行定量评价,根据各个苏木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的高低,为其选择一种转型升级主导模式。其中,阿镇为内生企业和资本市场模式,其他苏木镇在现阶段主要采取以合作化生产和家庭牧场的发展模式。另外,运用斜交旋转法,本文分析出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影响因素,得出其中17种因素是新巴尔虎左旗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文章最后对新巴尔虎左旗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主张改造传统牧业,一方面需要强调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循序渐进,尊重牧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与21世纪山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山区建设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我国山区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指出了科学技术在山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利用科技进步实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西部农业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10项农业科技问题:提出在坚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等7项开发原则;5a内示范推广10项综合新技术、建设10个区域化规模化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10个科技综合示范县的“三个十工程”;提出了5a内为西部的农业管理、科技部门培养100名研究生等人才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