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颖  肖丽芳  朱治双 《财会月刊》2023,(15):118-123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发展质量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准自然实验,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增加企业实质性减排行为、促进企业创新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中和政策逐步实施,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开始启动、用能权交易试点不断发展,环境权益交易逐渐成为中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规模的快速扩大对企业生产经营、会计记录以及信息披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的异同点,提出环境权益交易的会计处理框架.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外部冲击,选取2004—2019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此外,研究还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创新水平提升以及人力资源水平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双碳”背景下,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的证据,对碳排放权交易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生产网络理论,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直接创新效应及创新网络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级市四位码行业层面创新数据、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与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内规制行业创新水平,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地区间投入产出关系对该政策创新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对相对上游行业的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下游行业的创新。机制检验表明,这一生产端冲击引发的创新溢出主要通过产成品价格和生产率传导实现,且将议价能力强、与下游行业关联紧密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更有助于发挥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在“双碳”背景下,本文为评估减排政策的创新效应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证据,对未来稳步推进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借助市场的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 目前处于碳试点向全国铺开的过渡时期.以中国碳市场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为背景,搜集2005~2017年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我国试点省市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及安慰剂检验提高实证结果的严谨性与可信度.研究发现,这项政策有效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减排,但是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显著.并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碳机制,发现该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能源消费总量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碳减排.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2011年我国碳交易试点工作的开展,电力行业首先成为碳交易市场重要试点对象.本文结合碳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以较早开展试点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2014—2017年的碳信息披露情况,并进一步对电力行业试点上市公司存在的碳信息披露比例、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及披露时间等问题进行剖析.基于此,本文从加强碳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研究、规范碳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碳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提高企业自愿披露碳信息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制度的建设,推进我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我国现有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三种融资模式解析我国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运作中的关键问题,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碳排放期权估价模型,设计基于碳交易融资平台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运作流程,提出打造国际化水平的碳排放权交易质押贷款运营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我国现有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三种融资模式解析我国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运作中的关键问题,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碳排放期权估价模型,设计基于碳交易融资平台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运作流程,提出打造国际化水平的碳排放权交易质押贷款运营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操群 《会计之友》2015,(8):21-26
随着2014年6月19日重庆碳排放权交易的启动,全国7个试点地区碳交易平台全部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全国7个试点省市在碳排放核算方面做法各有特色,对纳入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那么,各试点省市碳排放核算不同标准具体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价值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在我国目前的研究中还是一片空白.文章选取全部纳入试点的电力行业为切入点,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量削减项目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运行,对企业生产运营、资本运作、技术革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2010~201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手工搜集碳交易数据并匹配至上市公司,通过双向固定的多期DID与OLS模型,检验其对企业品牌价值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该效应在市场制的碳交易样本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制、项目制碳交易均通过营业总收入、研发投入与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品牌价值;在市场制碳交易样本中,社会责任起主要中介作用,而项目制碳交易样本中,营业总收入为主要中介因素.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占比高的企业,品牌价值受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更显著;企业所在地有碳交易试点市场,能够提高两个类型的碳交易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贺琪 《企业研究》2012,(8):191-192
近年来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中国的清洁能源项目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稳居世界首位。同时CDM作为《京都议定书》确定的灵活机制之一,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碳减排实践,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对现有的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的研究和梳理,从分类、基本特征、基本架构等几方面对碳交易制度进行了一次较为粗浅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议,旨在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市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特大型城市低碳发展模式,统筹低碳、节能、环保的协同促进作用,打造低碳试点发展典范,全面实施标准化引领,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3月7日,北京市共达成77笔碳排放权交易,总成交量超过6.4万吨,成交额近326万元。随着对碳交易理解的加深,各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交易量和成交额稳步上升,交易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9,(10):41-47
本文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单一碳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复合政策(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三类碳减排政策对碳减排率和总产出影响,发现碳税对碳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有中长期效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影响在短期内波动性较强;复合制度影响介于二者之间。在不同减排目标下,单一碳税制更适合持久性碳减排,而单一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则适合局部和快速化目标实现。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高碳排放生产行业应推行单一碳税政策;通过采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整体上,政府应积极推进实施复合制度,确保减排的政策效果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面对着未来的减排义务和压力,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问题.在这种新情况下,为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顺利对接,文章将CDM项目下的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提出初始分配方式采用混合模式,以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局部网络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微观扩散模型仿真分析创新扩散。研究表明,局部网络效应使得创新潜在采纳个体决策相互影响,从而导致这种采纳者之间微观交互模式所呈现的宏观社会网络结构影响创新扩散的速度和程度。即使某些创新收益非常高,也有可能因为创新潜在采纳个体之间交互模式的影响而导致其扩散最终失败。同时早期创新采纳个体一般具有社会联系比较广泛,自身采纳阈值较高,自身局部网络效应强度较小,更关注创新内在价值等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21年7月,我国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国碳市场究竟能否兼顾减排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八年碳试点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研究碳试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有助于预测全国碳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各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时间不同,采用更符合实际的异时双重差分方法(异时DID),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的。进一步对东西部省份进行了子样本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东部省份,碳试点通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要更加显著。最后,为如何在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同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3年12月26日开市,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尚无明确规定。本文分析了天津市碳交易市场的特征,并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在不改变现有会计科目的前提下,提出将碳排放权列入"交易性资产"科目,并分别为试点企业和投资机构提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和各国实践的调研和分析,可以从法律基础、基本框架设计、相关机构安排和调控政策4个方面分析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TS)的9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法律基础,体系的排放总量目标,配额的初始分配,排放量监测、报告与核查,遵约机制,登记注册系统,价格机制,评价机制,碳金融。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构建应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应整合连接7个试点的区域碳交易运行机制,对它们做统一规范,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第二阶段是对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的修正,也是对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发展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了第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性制度框架——《京都协议书》,欧盟、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战略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策略和经验,可为我国碳减排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如下借鉴:一是尽快实施成功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并使之成为亚洲的交易中心之一;三是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使中国的碳交易与国际其他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对接,吸引国际技术资金投资于我国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芦海燕  宋学兴 《财会月刊》2023,(21):102-109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以我国在7个省市先后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PSM-DID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试点政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审计收费,且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改变时间窗口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政策的实施产生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是审计收费提高的重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与审计收费的正向关系在高污染行业企业、国有企业与环境执法力度大的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在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可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相应的奖惩措施,充分发挥试点政策的“创新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