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已有两年了。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活力,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了能全力抓住中央指出的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使企业变成具有凝聚力、幅射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实体;为了能胜利实现“七五”计划提出的基本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必要对第二步利改税以来的实践作一些研究,探讨如何把第二步利改税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税收作为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利改税     
一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利改税,是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利改税,或叫“以税代利”,就是把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向国家缴纳税金。国营企业缴纳税金后剩下的利润,全部归企业自己支配——用于  相似文献   

3.
1983年6月全国国营企业所实行利改税是税制改革第一步,它对完善经济责任制,调节企业经营积极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加强财政监督,具有积极的作用。据初步计算,全国1983年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税利上缴占国营企业新增加收入的61.8%左右,企业所得占38.2%。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中,企业留利占16.7%,其中用于职工奖金和福利部分占利润总额的3.6%。广州市二轻利改税工业企业所得中,国家占75%,企业占25%,职工奖励福利金部份占8.3%,体现了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重要经营形式,是当前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就其中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利改税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意味着否定利改税,坚持利改税就不可能实行承包制。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利改税在处理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上的方向和政策总的说是正确的。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主要问题是只明确了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比率,  相似文献   

5.
牛昌奇 《开发研究》1985,(1):54-54,58
<正> 自去年十月以来,根据中央决定,甘肃省张掖县国营企业均已实行了第二步利改税。由于张掖地处边远,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全县57户工交企业均属小型企业,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实行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其优越性在企业生产经营上,体现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财税体制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一直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有时集中多一些,有时分散多一些,以适应当时客观政治经济环境的要求。但总的变化趋势是由高度集中到适度分散。过去:统收统支高度集中——国家与国营企业: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1983年以前,国家对国营企业基本实行利润上交制度,不征收所得税。解放初经济恢复时期。国营企业利润全额上交;"一五"时期,实行  相似文献   

7.
王铮 《珠江经济》2003,(1):54-55
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以认为,体制创新就是改革。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下一步改革的突破点是“四化”,即资本社会化、产权多样化、分配公众化、管理法制化。前不久,在北京万寿北路的家中,一直低调的高尚全就此问题表达了他深思熟虑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法规,国营企业也分批实行了两步“利改税”制度,税收稽征工作得到了加强,取得的成绩是不少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在税收领域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人任意违犯税收法规,千方百计钻改革的空子,采取各种手段偷税漏税。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影响着税收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税收的作用和加强税收的法制,则是摆在当前税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当前偷税漏税的特点及其原因当前在一部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中,偷税漏税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中个体经营户最为突出。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偷税漏税的面很宽。据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9.
赤平文 《上海改革》1995,(12):45-45
最近.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在一次题为“关于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中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我们对企业改革的主体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再到国家投资的企业。……从目前来看.国家投资的企业大致可划为五类:  相似文献   

10.
“现在政策已经准备好了,舆论也准备了,中国高新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振奋人心过,下一步我们主要的工作重点就是抓落实。怎样确保高新区的事业走在国家自主创新大旗的前列?怎样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期望做好?怎样将组织、政策、服务等一一落到实处。这是我们中国高新区协会下一步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这是在“中国高新区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上,新一届领导班子作出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11.
越南制定国营企业改革法本刊讯越南国家计划委员会已将拟定的国营企业改革法提交本届国会审议,以配合该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越南副总理阮庆说,由于国营企业与国家经济发展脱节,制定的新法案将赋予国营企业以更多的自主权力与奖励政策,并允许国营企业发行债券、股票...  相似文献   

12.
从一个昔日沿街叫卖冰棍的农民,到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榜人物,从一个几平米的空调维修店铺到销往世界180多个国家的自创空调品牌,志高的成长,可谓命运多舛。但它却一步一步地走出来,10年的苦心经营。志高已跻身中国空调前三甲、出口前二强。志高的快速成长就像一条“鲶鱼”搅动着中国空调市场格局,波澜起伏。  相似文献   

13.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8,(21):58-61
2008年8月10日晚上,在国家篮球馆里,以姚明领衔的中国国家篮球队与美国梦八队进行了一场”世纪之战”,结果梦八队以101比70战胜中国。赛后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对记者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观看人数最多的篮球比赛,中国将成为NBA的第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4.
“威胁论”萦绕中国 中国和平崛起令国人振奋,但有的国家和个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时不时地炮制“中国威胁论”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近来中国对外“投资威胁论”被炒的沸沸扬扬,这是典型的“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对此,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赵闯说:“中国现在还不是对外投资大国。通过投资抢占外国的市场。对某些国家或者是某些企业造成威胁,乃至威胁其国家安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业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产业。说它“坚强”,改革开放以来,它经历一个又一个“改”,一个又一个的“变”;说它“脆弱”,虽然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变化”历程,但与成熟的、发达的西方国家汽车业的相距甚远。2005年中国汽车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冲击,这种冲击将考验中国汽车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三个标志第一,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十五”计划是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80年一2000年GNP翻两番的计划,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修改了原定目标,提出200年人均GNP比1980年翻两番,也提前实现了。从总体上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而且比原来预定的标准高。这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小康逐步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第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计划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大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快地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到,“美国经济模式遭受重创.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和规范“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含义?应该怎样看待“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同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相比,如何认识中国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股份制热”或“股票热”正在兴起,人人都在谈论股份制,各地部在研究股票市场,一些人认为只要实行了股份制,就可以实现对国营企业的改革,解决国营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国有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对于在目前各方面约束条件下股份制在提高国营企业经济效率方面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于我们在推进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铮 《珠江经济》2003,(2):54-55
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以认为,体制创新就是改革。中国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下一步改革的突破点是“四化”.即资本社会化、产权多样化、分配公众化、管理法制化。前不久.在北京万寿北路的家中,一直低调的高尚全就此问题表达了他深思熟虑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劳动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6月8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某人士在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停顿了一下。他说:“在许多行业,中国员工的劳动时间几乎已经赶超日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