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过去30年的改革尽管内容十分丰富,但可大致概括为“市场化改革”。原因是改革的主要对象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方面成就举世公认,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乡、地区和收入差距较大,“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当前,社会上有一股思潮,将这些问题都归因于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拉开序幕以来,已走过26年的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已经建立。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突破,2004年底,全国2900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有一半以上完成公司制改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促进增长、扩大就业、繁菜市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变成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国家,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很大距离。下一步应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取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一、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改革国有经济改革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走过了近30年,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中央决策设立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标志,中国改革进人综合配套推进的新阶段。“综合配套”的要义在于变过去的重点突破为统筹推进,无论是优化经济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日前撰文指出,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变成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国家,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很大距离。下一步应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取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6.
一,对国有经济运行的基本估计 伴随着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有经济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竣的考验。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尚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又未完全建立起来,致使国有经济的运行至今未能摆脱“放、乱、紧、死”的“怪圈”。诚然,中国经济自改革以来,  相似文献   

7.
现实中的“市场化改革”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公正角度来看,可表现为“公正市场化”改革和“不公正市场化”改革。从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来看,“不公正市场化”改革还比较普遍,与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期望有很大距离,因而很多人开始反感和反对“市场化改革”。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尽力避免“不公正市场化”改革,推进“公正市场化”改革。“公正市场化”改革可理解为:在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使不同社会群体有公正参与改革和发展的机会,接受公正规则的激励和约束,公正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苗葵 《北方经济》2007,(12):74-75
一、现行税制和税收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现行税制和税收管理体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形成的。实践证明,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税制向市场体制新税制的平稳过渡,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框架,税制要素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税种由改革前的32个减少为25个。  相似文献   

9.
应该更新“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权与财权统一”理论和财政体制仅适用于计划经济和中国改革初期的经济机制和制度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同这一理念发生了明显的不协调。1994年分税制改革打破了“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论和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关系雏形,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的渐进性、阶段性,使得中国目前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主张坚持和完善分税制改革方向,同时创新性提出更新政府间财政体制框架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范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怎样参与新农村建设 首先,树立信心。必须看到,供销合作社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已经有条件、有能力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有所作为。供销合作社最困难的时候是1992-1999这8年。这8年,是供销合作社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艰难探索、痛苦挣扎的8年,是严重亏损且逐年大幅度增加、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遇股金挤兑风波,雪上加霜的8年。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供销合作社首当其冲。可以说,改计划经济,就是改供销合作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把供销合作社推向市场。供销合作社长期成长于计划经济体制,是计划调拨的枢纽和工具,是统购统销的主渠道。因此,计划经济每少一块,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就减少或萎缩一块。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社会保障制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转型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转型中的经济制度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制度性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进入转轨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这一改革目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表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进程而言 ,到 2 0 0 0年底 ,可称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创阶段” ;从新世纪开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对前一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作出判断 ,是研究今后 1 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的基础和新的起点。本文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 ,对前一阶段的改革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常修泽 《浙江经济》2003,(21):12-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任务。这里的“完善”,不仅包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且要使这种新体制更加趋于成熟、完整和定型化。如能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将是中国对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从中国肩负的这项战略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研究,笔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前三十年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主要是探索如何改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1979年以后,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府也逐步转型,从全能型、经济建设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年改革最大、最深刻的方面,当属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我国经济模式,经历了如此根本变动,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有赖于邓小平所确立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模式——“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济特区是在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区建立之初,中央就指示深圳要跳出现行体制,使深圳经济特区自建立之始就成为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试验场。深圳在17年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握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总方向,经过几任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大体系。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改革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方向,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对市场化的研究入手,综述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市场化程度的测度,形成了市场化程度的总体判断,分析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及问题,进而提出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俄罗斯(原苏联主要继承国)是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 ,现在都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向市场经济过渡 ,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是通过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行私有化的方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其体制转换与我国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改革”一词的内涵也并不相同。但单纯就建立市场经济的努力而言 ,两者也有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比较。转轨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转轨的方式和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 ,两国所选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