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烁 《经济论坛》2004,(11):24-24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从1995年的520万增加到2003年上半年的795万,登记失业率4.2%,比1999年底上升了1.2个百分点。此外,还有356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十五”期间城乡新增劳动  相似文献   

2.
王蕾 《经济论坛》2003,(13):10-11
一、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失业问题我国就业紧张的问题,最早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我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内实行大锅饭式的贫穷社会主义,因而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再加上广大农民被严格地限制在土地上不得流动,所以,尽管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或就业极不充分,但就业问题并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转化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出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初步的流动;城市经济中因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如纺织、采掘、日用轻工业等全行业限产、萎缩而…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 《发展研究》2003,(4):33-35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加速,“从一(一个企业、单位)而终”的就业行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个人为保持就业状态就必须连续不断地变动岗位、专业、职业甚至居住地。这个特点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尤其明显。为了较好地反映这些特征的变动趋势,本文采用1999年11月国际劳工局理  相似文献   

4.
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俊昌 《经济论坛》2005,(13):20-21
在对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研究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常常侧重于对我国就业压力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分析、中外就业政策和就业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与经验介绍、就业政策的发展过程和就业者自身的观念、行为分析研究。实践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常常表现在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对政府在就业中的作用,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文献并不多见。事实上,和谐社会的建立,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宏伟目标中,  相似文献   

5.
雷仕凤 《经济论坛》2004,(18):1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都是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坚持实行的“增长优先”战略使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型改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就业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学家指出,中国应当改变  相似文献   

6.
7.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无“失业”人员的状态被不可避免地打破,“失业”二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种表格和大小报刊,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岗、分流甚至失业,成为人们不能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诚 《经济前沿》2003,(4):6-10
中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轨道。如果说中国的商品或产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较快地适应新的市场化的发展模式,那么,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在整体上,仍然处于艰难的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轨道的转型时期。在这个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机制也是处于变革的困难然而却是关键的时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程度上中国的就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本上摆脱了过去的城乡就业完全分割、城市就业统包统配、乡村就业自然经济状态的局面,出现了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时期所共同具有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劳动力要素的使用效率日益提高、各个类型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在各个层次上逐步趋于全国统一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中国的就业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尚未能够顺利转轨,出现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不常见的高水平失业和就业不足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11.
《经济视角》2002,(4):13-13
由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完成的2002年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提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应该确立以就业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继续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介绍,该绿皮书认为,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13.
略论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做了具体描述,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现有的发展经济学以西方经济发展经验为基础,所提出的理论有失偏颇。正确评析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吸收其合理成分,对制定我国就业战略,指导实践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14.
15.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联系我省就业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地位,指导解决当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动就业体制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职工的下岗及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治本的办法是加强劳动管理,规范就业行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措施,破解再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城镇职工失业和下岗,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每年还有数百万到上千万新增经济活动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但迄今为止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程度使得城镇就业继续增长,不仅表现为新兴部门就业比重的提高,还表现为非正规就业渠道的开拓,最终体现在就业总量的持续增长。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微观调查的数据,通过对中国城镇就业增长机制的讨论,揭示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关系,以及劳动力市场在创造就业机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蔡昉 《经济世界》2003,(7):12-15
我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体制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都异常迅速,劳动者的流动性增强。在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冲击,部分劳动者在调整中会有所损失。但是,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就业的增长,把失业率压到尽可能低的水平,老百姓的收入就能持续增长,就能化解改革和调整中的冲击,保持社会稳定。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问题比其他国家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因此,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应成为我国政府各项社会…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朝黎 《现代财经》2000,20(9):56-59
我国失业人口激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量的失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处理就业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活动、劳动力流动等几个影响就业的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以期对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