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套资金不到位。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来自中央和地方及各个主管部门,多年来始终存在着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现象。按现行规定,地方政府上报立项方案时必须书面承诺配套一定比例的项目建设资金(包括财政资金和农民筹资筹劳),否则不予立项,为了争取到项目,地方政府都承诺配套,实际到位很难,因此无法完成设计工程任务,虚报工程量、降低工程标准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采用BOT方式建设小城镇,有利于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营运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协同作用,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积极推动利用BOT方式进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对BOT项目实行优惠政策并形成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路作为经济的载体,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公路也进入了快速的建设阶段。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主要是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路的建设当中,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则有效的将各区域连接起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步伐,所以说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配合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频繁往来,使地方经济得以走入更广泛的市场。所以地方经济要想得以长足的发展,则首先则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因此公路建设是地方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石。本文从公路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分别从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而阐述了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宾 《发展研究》2006,(10):11-13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分析,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处于很好的扩张时期,行业相关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这说明高速公路产业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投资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根据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高速公路建设融资中,应盘活高速公路资产存量,激活高速公路资产增量,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形成新型的高速公路融资机制,实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格局。  相似文献   

5.
公路建设项目国内“BOT”模式、意为在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国内“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是指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出让公路经营权,投资出资进行建设,然后在经营期限内由投资依法进行经营,经营期满后无偿转让给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目前这种模式已在一些地方性公路建设项目、二级公路建设项目中得到较多采用。但在这种模式的应用上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为应对抗战建国之需要,国民政府积极颁布商会团体管制法令、推行县政建设运动,以增强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随着战时商会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以及战后商会与商业秩序的整理与重建,新南康县政建设运动逐步强化了政府对唐江镇商会及其同业公会,乃至下属各营业商号的控制,进而促使基层商会逐渐成为政府征税的代理人。由此,政府与商人的关系越趋紧密,而矛盾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地方财政不容乐观,政府需要商人的支持,力图吸纳和笼络一些有势力和资本的商人,以扩大战时状态下的财税收入;另一方面,商人群体为了提升对地方政治经济事务的话语权,主动参与地方政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试图以金钱换秩序。然而,这并不意味地方政府可以实现对镇商会的绝对控制,双方始终处于一种既合作又博弈的状态。抗战胜利后,唐江商人在地方参议员选举中获得一定席位,提高了他们在地方事务上的话语权,部分制衡了政府对商会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7.
王建东 《经济师》2009,(3):272-273
地方政府发债可以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降低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让资金运用更有效率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发债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为了将总需求控制在合理水平、优化投资结构,特别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十分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发债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林晓丹 《时代经贸》2013,(18):183-18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  相似文献   

9.
赵林立  李哲 《经济论坛》1999,(15):25-26
公路大发展,资金是关键。近年来,唐山市交通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全力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好筹资这篇大文章。经过几年来的积极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配资和利用外资”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筹资工作格局,为全市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一、广辟渠道筹资金,自力更生建高速唐港高速公路是连接市中心区与京唐港的陆路大通道,是唐山市“一港三路一场”现代化交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京唐港和海港开发区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潮流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从地方政府率先突破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的地方政府为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措施。如广东顺德于1995年提出了“六个行政”(即依法行政、规范行政、高效行政、透明行政、服务行政、廉洁行政)的理念,开展了“三为服务”(即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组织和用地企业是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交易的积极推动者,地方政府是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流转交易的关键决定者。在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行为不能根本杜绝的现实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变堵为疏,规范交易双方行为,调整市场秩序,建立中介组织,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2.
很多地方官员都情不自禁地用各种收费来限制汽车的消费。买一辆轿车,办好一切手续和牌照,收费最少的地区也要一万多,收费多的要十几万元,甚至超过购车款。老百姓一般也认为这种收费是可以理解的。“现在道路差嘛,他有钱买轿车,就让他多负担点修路的钱嘛!”而国家也不可能从国家预算中把公路建设、城市交通都包下来,不允许地方根据本地情况收费来补充道路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是否赋予地主政府相应的发债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文章评估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现状,并指出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制度性障碍。为了完善分税制,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有必要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文章最后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地方公债融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红辉  沙彬  王晓红 《经济论坛》2003,(23):83-83,90
随着中国入世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基础建设和公用事业也将不断拓展,城市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特别是有些地方城市政府为了某些特定的政策和目的,如承办国际性会议活动等,往往面临一些临时性的巨额支出,而这些支出又往往超过该年度正常的财政收入规模。为此城市政府如何改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缓解财政资金供需矛盾等问题,已引起地方政府及相关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城市政府融资现状1.从目前国家的经济发展看。目前国家以及各省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发展重点是处于经济发展的一线地区地方…  相似文献   

15.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胜 《发展研究》2005,(12):55-5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普遍通过举债来加大投入,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在债务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也缺乏健全的债务管理机制,从而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住房保障工作快速推进之时,地方政府普遍选择在城市边缘区集中成片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现象值得关注。尽管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都已充分论述了集中建设模式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分权与纵向政治控制相结合所形成的结构中,地方政府的选择符合有限自主性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既要遵从现有的政治激励制度安排,又要实现财政收益的最大化,为了完成中央政府计划的保障性房建设指标,在地方可用财力相对不足的背景下,只有选择在城市边缘区集中成片地建设保障房。  相似文献   

1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物品投资主体的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属公共物品范畴,其投资的主体应是各级政府.但地方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以公司法人名义投资和借款,投资主体异化产生不良的经济后果,其原因和政策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一.加大政府及社会投入,从上至下全社会搞“大交通”交通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要使公路建设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形成推进发展交通事业的强大合力。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参加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对筹措建设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步伐,保证建设质量关健问题都做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信息,今后中国信息化建设将重点发展以下十大领域:   1.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一代的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和宽带高速计算机互联网,构筑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   2.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构筑政府网络平台,形成联接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   3.制定中国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完善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立全国和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4.推进数字化城市工程,加速三网合一的城市数字化建设。   5.加快移…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当前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都在加紧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但不少地方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出现了规划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并没有把当地新农村建设个性化的东西突出体现出来,导致规划可操作性不强,实施起来也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个性化,并且要突出个性化,才能体现出当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地方特色,才能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强调个性化,需要从以下百个古而察王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