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智慧 《浙江经济》2011,(24):57-57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似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长自然有烦恼,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分析客观环境的形势变化,并且从行动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才是成熟的真正标志。国家崛起也必然有代价,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中国应该如何认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并相应调整内外政策,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中国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崛起?  相似文献   

2.
入世的大潮滚滚而来,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各种进入障碍、贸易壁垒以及保护政策的削弱或消除,中国的市场将完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面对未知的利益也面对必然的冲击.中国的政府如何在宏观上采取有效的政策,中国的企业如何在微观上实现有效的经营.从而一起推动经济的稳定与发晨.这是热情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刊》2005,(30):12-12
无论外部世界怎么鼓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中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国际利益的局限性、中国国际影响的局限性甚至对地区事务影响的局限性是和中国的国力相匹配的。为未来的发展计,中国切不可心高气盛,而应该继续心平气和地坚持韬光养晦,有选择、有限度地介入国际事务:面对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中国应该如何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北京告别韬光养晦需要时间,需要条件,需要成熟的时机。但现在,远远还不是时候。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基金公司短期利益与投资者长期利益更好结合,这或许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央行关于规范住房信贷的规定发布之后,引起了全国各个领域的广泛讨论,尤其是房地产产业反映最为强烈,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也发表了不少自身的看法。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问题。这种涉及到各方利益问题的深入讨论,往往有利于使政策更加具有公平和公正性。但同时,我认为,对于央行关于规范住房信贷规定的讨论,应该从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和发展上考虑,这样可能对政策一理解的实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愈演愈烈。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此难以控制?一个不容忽视折因素是:以往的政策往往是单向的,即仅仅规定发展中国家(资本逃国)应该如何行为,而没有要求发达国家(资本“安全港”)应当如何进行配合。  相似文献   

7.
郭世梁 《魅力中国》2009,(31):97-97
现代社会,石油贵为黑金,与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着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但目前中国的石油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石油企业的发展壮大何去何从,如何进行石油行业整改就变的尤为重要。但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石油行业的缺乏规范化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的时代,也是一个法治逐步成形的时代,因为对利益维护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立法调整,把利益长久固化下来。因此,为了保护多方利益,主要是大部分的普通百姓的利益,研究石油企业背后的经济博弈,通过立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也是我国石油企业做大做强,走上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出版业在出版物市场的竞争中能否继续居于主导地位,并不完全取决于政府的准入政策,从根本上讲,这更取决于如何通过改革提升我国出版社的竞争力。摆脱大工业的企业模式,摆脱工厂化的管理方式,摆脱数量和当前利益的经营导向,使出版社的运行与后工业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相适应,建立富有弹性的和能够有效平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当前出版社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桂浩明 《沪港经济》2008,(11):42-44
2008年的9月,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是颇为不平常的。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出现了又一波恐慌性的下跌,沪市综合指数一度下探到1802点,而在11个月之前,这个指数曾经达到6124点;即便是在1个月前,它也还徘徊在2500点左右。如此快速的下跌,应该说是很出人意料的,这当然引起了投资大众的恐慌。而也就在9月份,已经对股市的下跌保持了近5个月沉默的管理部门,突然提出并且实施了多项救市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贺军 《上海国资》2010,(3):17-17
2010年初,中国经济虽然强劲复苏,但政策模糊。这与2009年初的“经济低迷、政策清楚”的格局形成强烈对比。在经济增长无大忧的背景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大转变,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货币政策应该如何由松到紧?地方投资热潮是否该有所抑制?调结构应该如何落实……观察今年以来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进入中央调控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当谷歌(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与迅雷创始人,COO程浩坐在一起商谈合作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可能就属李彦宏的心里不是个滋味:前者是自己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后者则是自己以前的老部下。但现实就是如此,在以利益为第一考量原则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于目前极力超越百度的谷歌来说.选择与迅雷合作不仅在商业上有利可图.同时也希望给对手一次心理威慑.但谷歌能否把这种合作转化为具有远大商业前景的竞争力.以及能否在盈利模式上超越百度.这都是它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董彦 《中国报道》2008,(11):78-80
面对当前全球金融风暴,中国究竟何时出手,怎么出手,需要服从自身的国家利益。虽然国际博弈中的“零和游戏”时代已经过去,但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仍是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主要目的。美欧等发达国家最擅长予为自身的利益“精打细算”。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造就主权国家后,几百年来的生存法则。中国在今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我们自己决定,而各国来往于北京与华盛顿之间如何走,则是由他们自已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非援助一直是中国对非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对非援助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模式,这是一种成功务实的中国对非援助与经贸结合的合作方式,它对中非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得失也引起世界的热议。近年来,中非关系正经历着战略性大转变。中非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把这种关系更好地引导到促进非洲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非洲自己的职责,也是中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后期思想的重要体现,其中蕴涵了众多的政策制定思想,尤其是在困难条件下如何制定政策的思想,如以事实为依据、灵活变通、正确评估自己的力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学习国际经验等。这些政策制定思想在今天仍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宋世方 《山东经济》2004,20(4):87-90
对外贸易政策有着极强的分配效应,因此,以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分配政策为研究内容的利益集团理论在对外贸易政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方面的研究是继新贸易理论之后贸易政策理论的又一次新的发展。主要论述利益集团行为对贸易政策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位女副总理。满头银发,一脸慈祥,却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铁娘子”,“拼命三郎”,而她常常笑称自己为“小女子”。 吴仪负责和分管中国对外经贸的这十几年,正是全球化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她为中国外经贸事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为谋求中国利益而殚精竭虑。如此“小女子”,却是“大丈夫”,有着无与伦比的精彩人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傅勇 《西部论丛》2010,(1):81-81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倾向于将宽松政策延续一段时间。中国亦是如此,但中国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笔者曾指出,中国应先于美国将货币政策的整体效果逐步推向中性。现在,中国政策面正试图在保持总体宽松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完成两件事:一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这一点在最近房地产政策变化中彰显无遗;二是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8.
李晶侠 《首都经济》2006,(10):52-53
2005年,中国汽车品牌总数为355个,其中轿车和乘用车总品牌数为100个。而这其中的自主品牌只有37个,可以说中国汽车赶超世界道艰路远。在日趋激烈的世界汽车产业竞争中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中国汽车业的国际人才需要研究什么?中国汽车产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汽车业资深专家陈光祖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柳泉 《开放导报》2005,(5):108-109
中国未来几年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如何选择?国内外不少经济学者都在认真思考、探讨这个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一书,对这个问题作了富有说理性的回答。这是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陈东琪先生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多年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发表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朱波 《理论观察》2008,(2):31-32
公共政策合法化应该包含合法学意义上的合法化与合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化,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又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完整内涵。扩大公民政策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对于促进公共政策的合法化有着重要意义。公民政策参与有助于增加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公民政策参与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